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重乐感的本土化探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晓云
王佑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2-72,共1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的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意谓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犹如研究语言文化者必须首先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的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意谓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犹如研究语言文化者必须首先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言那样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乐器,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此理论亦称为“双重音乐能力”,强调“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认为“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描述该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乐感
本土化
双重音乐能力
语言文化
评介
音乐
家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乐感的本土化探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晓云
王佑夫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暨西域文史中心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2-72,共1页
文摘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的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意谓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犹如研究语言文化者必须首先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言那样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乐器,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此理论亦称为“双重音乐能力”,强调“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认为“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描述该音乐”。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乐感
本土化
双重音乐能力
语言文化
评介
音乐
家
60年代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重乐感的本土化探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宋晓云
王佑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