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乐感的本土化探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评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晓云 王佑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2-72,共1页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的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意谓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犹如研究语言文化者必须首先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 “双重乐感”(bi-musicality)的理论与实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意谓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犹如研究语言文化者必须首先掌握被研究对象的语言那样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能够表演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文化乐器,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此理论亦称为“双重音乐能力”,强调“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认为“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描述该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乐感 本土化 双重音乐能力 语言文化 评介 音乐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