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群体的双重追求——民族大义的青年捍卫者和女性话语构建的引路人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启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本文以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植于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迁,分析女性译者群体崛起的主客观必然性,省察其翻译活动及整体译作特征。聚焦社会语境下女性译者群体翻译主题的选择,探寻其与男性译者及主题选择的... 本文以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根植于五四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变迁,分析女性译者群体崛起的主客观必然性,省察其翻译活动及整体译作特征。聚焦社会语境下女性译者群体翻译主题的选择,探寻其与男性译者及主题选择的异同,揭示时代话语、女性话语双重追求的两难,厘定文化启蒙、思想救国五四话语的共建,植入多元女性形象、走出男权传统藩篱性别话语的构建。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译者的崛起和翻译实践,已超越了译介本身,她们是国家民族大义的青年捍卫者、中国女性话语构建的引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女性译者群体 双重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史以真 寓情于文——解读恰白·次旦平措学术思想中的文史双重追求
2
作者 德吉草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21-26,共6页
恰白·次旦平措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是解放后我国藏族学者用藏文编写的第一部西藏通史,为藏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通过恰白.次旦平措史学代表作《西藏通史》和部分文学作品的解... 恰白·次旦平措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是解放后我国藏族学者用藏文编写的第一部西藏通史,为藏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通过恰白.次旦平措史学代表作《西藏通史》和部分文学作品的解读,阐述了他"还史以真,寓情于文"的双重学术追求思想。对恰白先生考证源流、辩章学术的史家风范与坚守传统诗学、注重发掘民间文化资源的文学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彰显了治史与经文互为渗透的恰白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白·次旦平措 文史 双重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作世态人心之价值祈向——评王永年《生命的张力——人类双重价值追求论略》
3
作者 郑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王永年 《生命的张力——人类双重价值追求论略》 书评 人生价值 社会正义感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庐隐、冰心早期小说看现代女性追求的冲突与互补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汉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4-69,共6页
庐隐笔下的“叛女”与冰心笔下的“淑女”呈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一种是张扬个性,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的人的要求;一种是相夫教子,只意识到家庭与婚姻职责的女性倾向。这两种价值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既互相矛盾着,又互为补充的。... 庐隐笔下的“叛女”与冰心笔下的“淑女”呈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一种是张扬个性,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的人的要求;一种是相夫教子,只意识到家庭与婚姻职责的女性倾向。这两种价值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既互相矛盾着,又互为补充的。这种冲突与互补,一方面在两个女性群中各有侧重体现,另一方面,这种冲突与互补还往往合二而一体现在个体女性身上,呈现出自相矛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女 淑女 双重追求 冲突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初探——兼论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终极目的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思华 方时姣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104,109,共15页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人学特征 生态学特征 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 建设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