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行刑衔接视野下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反思
被引量:56
- 1
-
-
作者
练育强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3-131,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之核心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ZDC035)的成果之一
-
文摘
针对同一违法行为既施以行政处罚又处以刑罚处罚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目前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存在着一定冲突。通过追溯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罗马法上的本义及其在两大法系中的传承、我国的发展,立足于我国公民的权益保护以及公法责任的体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应采用有限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同时,应在同步协调原则的指引之下实施不再罚的要求。
-
关键词
行刑衔接
双重违法性
一事不再罚
同步协调
-
分类号
D922.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当前我国经济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问题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晶晶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8,共7页
-
基金
公安部软科学项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研究"(项目编号:2010LLYJGADX03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刑事和解作为新型的犯罪处置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刑事诉讼程序模式,寻求一种相对平和而非激烈对抗的方式解决刑事纠纷。在我国,自2002年以来,检察机关率先开展了刑事和解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新刑事诉讼法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写入刑事和解,是对我国刑事诉讼体制的一大创新。当前我国经济犯罪持续高发,渐成主流犯罪的态势下,借鉴已有经验,进行经济犯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尝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中国语境下的刑事和解,有丰厚的社会文化思想底蕴,是"和合"精神在新时期的崭新呈现。刑事和解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充分考虑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自身特点,有利于刑罚预防功能的更好实现。尤其需要明晰的是,经济犯罪案件刑事和解与"用钱买刑"有着实质的区别。将经济犯罪案件纳入刑事和解的适用范畴中,有助于实现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和谐"价值观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经济犯罪
“和合”精神
宽严相济
双重违法性
刑罚预防功能
-
分类号
D924.1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