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主学习的双重认知培养实证研究
1
作者 孔庆胜 陶丽君 任和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其认知风格,即场独立(fieldindependency)/场依赖(fielddependency)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教学实践和具体实验数据来论证培养双重认知风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场依... 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其认知风格,即场独立(fieldindependency)/场依赖(fielddependency)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教学实践和具体实验数据来论证培养双重认知风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场依赖者的双重认知培养效果较之场独立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独立 场依赖 双重认知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认知外语教学策略的数学建模评价
2
作者 樊习英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8-181,共4页
文章将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从跨学科的角度,应用数学建模对发展双重认知的外语教学策略进行评价研究,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数学模型 双重认知 外语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脑卒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3
作者 张璐 马江平 +3 位作者 杨二丽 陈秋华 董丽军 尹小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4-1042,共9页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 目的分析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前沿趋势。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MDT应用于脑卒中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5篇,其中中文124篇,英文16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加拿大、荷兰、中国和英国为英文文献的高产国家。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为高产机构。Vrije University Amsterdam为英文文献高产机构。中文高频关键词包括步态、跌倒、平衡、认知和姿势控制。英文高频关键词包括双重任务、步行、步态、平衡和认知-运动干扰。近两年出现的突现词有步态训练、认知任务、平衡能力和认知-运动干扰。结论CMDT应用于脑卒中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包括步态训练、认知任务、认知-运动干扰等。深入探讨CMDT的作用机制,构建脑卒中CMDT最佳康复方案,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的双重机制: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静 陈巍 丁峻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双重机制 具身模仿 心智化能力 社会脑 镜像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中国认知”的演绎经纬与事实定位--对近代日本来华知识人“中国体验”的再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天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共8页
在近代日本知识人来华考察的过程中,塑造于古代经典的中国形象与近代现实社会所感受的中国形象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建构了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以日本知识人的中国游记为对象,探讨幕末至昭和初期以知识人为主体的日本人的来华体... 在近代日本知识人来华考察的过程中,塑造于古代经典的中国形象与近代现实社会所感受的中国形象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建构了近代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以日本知识人的中国游记为对象,探讨幕末至昭和初期以知识人为主体的日本人的来华体验,进而考察其来华过程中的感性因素在建构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中所发挥的作用。由于个人体验与时代状况的差异,幕府末期至昭和初期,日本来华知识人的中国认知大致呈现出五种表现形态。对各种形态的认知做出历史还原和事实定位,对于准确把握日本人中国观的形成过程及其后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中国认知 日本知识人 中国体验 事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依帆 王莉 +2 位作者 张天芳 王大明 陈作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的62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单纯运动训练组(STT组)21例,及双重任务训练组(DTT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治疗,STT组和DTT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步行—抗阻训练和认知步行—抗阻训练(均为1次/天,45min/次,5天/周,共12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行DXA检查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起立步行测试(TUGT)、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等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STT组和DTT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同时STT组和DTT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12周后,DTT组较STT组的MoCA、POMA、M-FES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ASMI和TUG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相较于单纯运动训练,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在预防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 肌少症 跌倒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可以实现科学发现吗?——机器智能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与限度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玮晗 董春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机器学习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数据密集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局限。近年来,计算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方法,试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集中自动发现科学定律,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科学发现的本质,... 机器学习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数据密集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局限。近年来,计算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方法,试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集中自动发现科学定律,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科学发现的本质,由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通过细致分析机器学习系统在数据选择、模型构建、理论与现象的关联以及思维本质等方面与人类的发现过程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并不具备自主思维能力,即其输出仍是在现有的人类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已深刻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既要承认机器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也要坚持人类在科学发现中的特殊作用。未来应当追求的是人机高效协作,而非让机器取代人类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发现 机器思维 科学发现 认知双重过程理论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韧性对足球运动员认知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琬 姜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7,共6页
认知控制是个体利用情景信息完成目标导向行为的认知功能,比赛压力及赛场情绪事件都会对运动员的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与反应。目的: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心理韧性足球运动... 认知控制是个体利用情景信息完成目标导向行为的认知功能,比赛压力及赛场情绪事件都会对运动员的认知控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运动员的决策与反应。目的:基于双重认知控制理论,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情绪调节策略对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为运动员情绪调节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提供依据。方法:81名足球运动员分为高、低心理韧性组,各组分别在快乐和愤怒情绪状态下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完成足球版AX-CPT试验任务,结果如下。(1)情绪与心理韧性出现交互作用,快乐情绪下,足球运动员表现出反应性控制;愤怒情绪下,足球运动员表现出主动性控制。(2)情绪与情绪调节策略出现交互作用,在快乐情绪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均能有效降低足球运动员的反应性控制;愤怒情绪下,表达抑制调节策略显著降低了足球运动员的主动性控制。(3)情绪调节策略能有效降低情绪对低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结论:情绪调节策略能够降低情绪对运动员双重认知控制的影响,高心理韧性足球运动员的双重认知控制受到情绪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韧性 双重认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求解多约束QoS路由优化问题的改进伊藤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余世明 周凯杰 何德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2021年第1期12-20,共9页
针对伊藤算法(ITO)在大规模网络中求解多约束服务质量(QoS)路由优化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从而导致算法成功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策略协同优化的改进伊藤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漂移与波动过程的结合方式,提出了一种... 针对伊藤算法(ITO)在大规模网络中求解多约束服务质量(QoS)路由优化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从而导致算法成功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策略协同优化的改进伊藤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漂移与波动过程的结合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更新策略,并引入双重认知策略和多精英引导学习策略,设计了一种新的路径权重更新规则。该规则使算法中漂移粒子和波动粒子强度根据个体适应度灵活变化,具有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了QoS路由的迭代次数与费用,并且在较大规模网络中有理想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优化 服务质量(QoS) 伊藤算法(ITO) 双重认知 协同更新 精英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信念一致效应及其消除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文毅 张静 李广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9-795,共7页
人们已有的先前信念会导致对于新文本信息认知加工的偏向。文本-信念一致效应显示,在文本基面中,信念不一致的文本信息加工优于信念一致的信息;而在情境模型中,信念一致的文本信息加工优于信念不一致的信息。可靠性评价理论和认知的双... 人们已有的先前信念会导致对于新文本信息认知加工的偏向。文本-信念一致效应显示,在文本基面中,信念不一致的文本信息加工优于信念一致的信息;而在情境模型中,信念一致的文本信息加工优于信念不一致的信息。可靠性评价理论和认知的双重加工模型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文本-信念一致效应。最后,如何通过文本呈现方式或者个体因素,消除文本-信念一致效应的负面影响,也获得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前信念 文本-信念一致效应 可靠性评价理论 认知双重加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