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邦原型学习的特征图中毒攻击和双重防御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瑞锦 王金波 +3 位作者 张凤荔 李经纬 李增鹏 陈厅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5-1374,共20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无需用户共享私有数据、以分布式迭代协作训练全局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目前流行的联邦学习方法FedProto采用抽象类原型(称为特征图)聚合,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然而,该方法未考虑所聚合的特征图的正确性,而错误的... 联邦学习是一种无需用户共享私有数据、以分布式迭代协作训练全局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目前流行的联邦学习方法FedProto采用抽象类原型(称为特征图)聚合,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然而,该方法未考虑所聚合的特征图的正确性,而错误的特征图可能导致模型训练失效.为此,首先探索针对FedProto的特征图中毒攻击,论证攻击者只需通过置乱训练数据的标签,便可将模型的推测准确率至多降低81.72%.为了抵御上述攻击,进一步提出双重防御机制,分别通过全知识蒸馏和特征图甄别排除错误的特征图.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防御机制可将受攻击模型的推测准确率提升1-5倍,且仅增加2%系统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数据异构 知识蒸馏 特征图中毒攻击 双重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双重孔隙瓦斯输运机理及模型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伟 韩冬阳 +2 位作者 徐浩 周禹军 李天男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瓦斯是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瓦斯的输运行为是煤层气开采的核心问题,然而双重孔隙煤层的瓦斯输运机理还没有达成共识。为了明确瓦斯输运机理,可视化瓦斯动态输运过程,构建裂隙中瓦斯由压力梯度驱动、煤基质内瓦斯分别由压力梯... 瓦斯是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瓦斯的输运行为是煤层气开采的核心问题,然而双重孔隙煤层的瓦斯输运机理还没有达成共识。为了明确瓦斯输运机理,可视化瓦斯动态输运过程,构建裂隙中瓦斯由压力梯度驱动、煤基质内瓦斯分别由压力梯度驱动和密度梯度驱动的2种煤层双重孔隙钻孔瓦斯渗流模型。2种模型均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通过自主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瓦斯压力分布、瓦斯涌出速度和瓦斯累计涌出量。通过对比数值解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探讨2种模型的准确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①2种模型在抽采前期均由达西流主导,其瓦斯涌出速度和累计瓦斯涌出量与现场基本保持一致,而煤基质内的气体将在后期主导气体输运。②由于游离瓦斯的存在,基质密度梯度模型的钻孔瓦斯压力变化范围比压力梯度模型的更大,更符合现场实测情况。说明煤基质中的扩散行为更符合游离瓦斯密度梯度驱动模型。③钻孔瓦斯涌出速度与原始瓦斯压力、孔隙率、裂隙渗透系数呈正相关,与基质半径负相关。所构建的裂隙瓦斯压力梯度驱动、基质游离瓦斯密度梯度驱动双重孔隙钻孔瓦斯输运模型更真实、准确地反映煤储层钻孔瓦斯输运的物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瓦斯输运 密度梯度 双重孔隙模型 瓦斯涌出速率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触觉双重迁移学习的番茄成熟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 杜东峰 +2 位作者 李爽 单东日 陈振学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针对当前自动化采摘过程中仅依赖视觉技术无法准确识别番茄成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触觉双重迁移学习的番茄成熟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视觉触觉双重迁移学习融合算法作为特征提取融合模块,解决无法有效提取番茄特征信息的... 针对当前自动化采摘过程中仅依赖视觉技术无法准确识别番茄成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触觉双重迁移学习的番茄成熟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视觉触觉双重迁移学习融合算法作为特征提取融合模块,解决无法有效提取番茄特征信息的问题。其次,将软参数共享-多标签分类方法作为分类模块,通过增加不同分类任务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出现过拟合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成熟后为红、黄果等单一颜色的番茄品种,并在新开发的视觉触觉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软参数共享-多标签检测模型参数量为1.882×10^(7),成熟度AUC分值达到0.9773,对比不确定性加权损失、自适应硬参数共享、十字绣网络和软参数共享等检测模型,参数量分别下降3.08×10^(6)、6.16×10^(6)、3.08×10^(6)和3.08×10^(6),成熟度AUC分值分别提高0.0175、0.0179、0.0267和0.0089。这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采摘过程中对番茄成熟度的检测能力,为番茄成熟度检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成熟度 机器视觉 机器触觉 双重迁移学习 软参数共享-多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严太华 张凯越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2,40,共13页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作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大议题。基于2006—2022年中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自贸区设立对区域内部发展差...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作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大议题。基于2006—2022年中国28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自贸区设立对区域内部发展差距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的设立能够同时缩小本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区域内部发展差距,且主要通过激发创业活力、加速要素流动和推动产业协同集聚三种机制发挥作用。制度创新排名靠前的自贸区和非中心城市自贸区,对于缩小本城市以及地理位置相近城市的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均具有显著效果,而中心城市自贸区的影响相对较小,制度创新排名靠后的自贸区则不能产生显著影响。此外,自贸区对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影响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周边160千米范围内,呈现出空间衰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衰减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专利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捷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21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了绿色专利与企业所受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专利显著缓解了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绿色专利的质量越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 本文利用中国2000-2021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结合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了绿色专利与企业所受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专利显著缓解了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绿色专利的质量越高,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能力越强;绿色专利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债权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渠道进而影响融资约束。进一步的研究把绿色专利划分为减缓型和适应型,并考虑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冲击。从中发现,目前中国只有减缓型绿色专利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稳定的缓解效应,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减缓型绿色专利的缓解效应,但削弱了适应型绿色专利所能发挥的作用。本文结论一方面点出了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应注重自主创新及专利申请,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适应型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可能面对的资金困境,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专利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利平 辛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7-819,共13页
厘清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对实现城乡共荣、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实证... 厘清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对实现城乡共荣、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聚集模式;2)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战略显著提高了试点省份的农业经济韧性;3)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安慰剂等一系列检验下仍具有稳健性;4)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战略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来提高农业经济韧性。研究结论不仅从农业经济韧性的视角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实施效果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农业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经济韧性 空间溢出 空间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双重机器学习下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万青 叶秋志 陈永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 数据具有边际报酬递增乘数效应,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增长极。通过数据制度松绑将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借助双重机器学习模型,选取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考察制度松绑、数字治理生态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建链路径。研究发现:①以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为代表的制度松绑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管理机构的设立推动数字政策环境、数字经济环境与数字社会环境优化,从而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发展;②进一步分析发现,制度松绑带来的驱动效应受到异质性因素干扰,其中在高政府效率、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化水平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强。研究结论为新质生产力嵌入制度变迁视角提供理论解读,为通过制度路径和治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松绑 数字治理生态 新质生产力 大数据管理机构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基于生产关系理论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小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4,共16页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生产关系视角,选取2011-2022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立足生产关系视角,选取2011-2022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且数字经济对新质劳动对象的影响最大。就区域而言,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不同资源禀赋下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衰退型城市、非资源型城市、成熟型城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转型等机制驱动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新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点云双重补全网络
9
作者 吴萌 严瑞祺 +2 位作者 孙增国 赵怀栋 何芊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305,共9页
受到传感器性能与采集遮挡等因素的影响,点云采集形成的连续缺失会严重影响被采集对象的形态与结构的表达。因此,点云的补全成为三维点云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经过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框架来提取全局特征预测完整点云... 受到传感器性能与采集遮挡等因素的影响,点云采集形成的连续缺失会严重影响被采集对象的形态与结构的表达。因此,点云的补全成为三维点云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经过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框架来提取全局特征预测完整点云的点云补全网络,会使输入点云的几何结构被破坏,造成位移损失,使点云中点的分布不均匀。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搭建了一个点云双重补全网络,第一重生成粗糙点云,再经过第二重精细化生成更为精细的点云数据。并增加了一种基于多头自注意的全局特征感知模块和特征扩展模块。通过注意力机制感知聚合点云特征,增强每个点的特征维度,有效地增强了点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中利用这两个模块,来增强点云补全的完整性和精细性,可以有效地恢复点云的结构。经过实验测试表明:在PCN数据集和Completion3D数据集中平均CD分别达到5.98×10-3和6.11×10-3,在可视化结果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补全 多头注意力 特征扩展 双重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乳状液对低脂猪肉糜盐溶蛋白凝胶稳定性及介观力的影响
10
作者 高雪琴 常晗笑 +2 位作者 冯春梅 付丽 庄军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双重乳状液比单重乳状液具有更好的包封性、稳定性。文章以不同浓度植物油-聚蓖麻酸聚甘油酯(PGPR)-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的双重乳状液代替动物脂肪制备低脂肉糜凝胶,研究了双重乳状液对低脂肉糜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 双重乳状液比单重乳状液具有更好的包封性、稳定性。文章以不同浓度植物油-聚蓖麻酸聚甘油酯(PGPR)-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的双重乳状液代替动物脂肪制备低脂肉糜凝胶,研究了双重乳状液对低脂肉糜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低脂肉糜凝胶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弛豫时间、蛋白质溶解度和盐溶蛋白浊度等指标,评价双重乳状液对低脂肉糜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肉糜凝胶的保水性与添加脂肪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7%~29.9%,双重乳状液添加量为0.4 g/kg时效果最佳,水结合能力强,持水性好。添加双重乳状液的样品凝胶的弹性和硬度显著增强,盐溶蛋白浊度、吸光度和溶解度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蛋白质凝胶;另外,添加0.4 g/kg双重乳状液的肉糜凝胶的弛豫时间比添加0.2 g/kg低脂肉糜凝胶和对照组的弛豫时间T22均显著提前,峰面积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双重乳状液能显著促进蛋白质凝胶的形成,该研究为食品中脂肪替代物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乳状液 低脂肉糜 凝胶 脂肪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及工程应用
11
作者 杜晓昕 郝田茹 +3 位作者 王波 王振飞 张剑飞 金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2-1896,共15页
针对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策略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DGTO)。引入Halton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在算法寻优阶段使用多维随机数策略,并... 针对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GTO)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寻优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重随机扰动策略的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DGTO)。引入Halton序列初始化种群,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在算法寻优阶段使用多维随机数策略,并在探索阶段提出自适应位置搜索机制,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双重随机扰动策略,解决大猩猩的群居效应,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采用逐维更新策略更新个体位置,提升算法的收敛精度。通过10个基准测试函数寻优结果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可知,改进算法在寻优精度、收敛速度上有较大提升。同时,通过工程优化问题的实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算法在处理现实工程问题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 Halton序列 自适应位置搜索 双重随机扰动策略 逐维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活化多孔碳氮材料实现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高效矿井水脱盐
12
作者 贺琼琼 彭海森 +5 位作者 孟振 苗真勇 万克记 许恩乐 高明强 黄少萌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2-1746,共15页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成的脱盐能力壁垒。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重活化多孔碳氮电极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以蔗糖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整合了双模板法、水蒸气活化、酸浸氧化及氮掺杂的优点,改善了材料的润湿性和导电性,同时使得电极材料具备独特整齐排列的柱状结构、更大的比表面积(1039.76 m^(2)/g)、更丰富的孔结构(0.32 cm^(3)/g)、更多的氮氧电负性点位和更好的润湿性能,以此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矿井水脱盐。该材料(H_(2)O(g)-HNO_(3)/CN)应用于FCDI装置中且经过电压、活性材料含量、处理液初始浓度及pH的工艺优化后对1 g/L的NaCl溶液脱盐5 h,除盐率高达100%,平均脱盐速率、脱盐量、电荷效率及标准脱盐量能耗分别为0.00952mg/(min·cm^(2)),37.08mg/g,24.02%和481.98J/mol,即使经过7次循环吸脱附试验,除盐率仍能达到95.71%。为了探究H_(2)O(g)-HNO_(3)/CN的吸附除盐机理,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比电容高达99.38 F/g,内电阻极小;对Na^(+)离子的吸附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Na^(+)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4.30mg/g,饱和吸附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活化 多孔碳氮材料 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 高盐矿井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体识别受体在嗜神经病毒感染中的双重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玉 周远涛 +4 位作者 肖洋 刘晓宁 贺晓丽 陶律延 李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7-1262,共6页
嗜神经病毒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敏感的病毒。固有免疫系统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病原体识别受体信号网络的激活在嗜神经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过程中发挥“双刃剑”作用,既有抗病毒效应,又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加剧病... 嗜神经病毒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敏感的病毒。固有免疫系统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病原体识别受体信号网络的激活在嗜神经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过程中发挥“双刃剑”作用,既有抗病毒效应,又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加剧病毒的感染。本文就病原体识别受体在嗜神经病毒感染中的双重作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病原体识别受体 嗜神经病毒 双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过程理论在会计与审计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14
作者 陈宋生 王晓丽 李晨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13,176,共7页
双重过程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人类思维与行为的两种不同认知过程。该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讨论双重过程理论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该理论主要集中用于分析绩效激... 双重过程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人类思维与行为的两种不同认知过程。该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应用,本文重点讨论双重过程理论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该理论主要集中用于分析绩效激励、审计判断、审计评估等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双重过程理论内涵、意义、局限、展望和内涵做出理论评述,并分析其在会计与审计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能够更好地了解双重过程理论在会计与审计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为审计师、企业及监管机构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过程理论 审计判断 审计评估 绩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企业自恋的CEO会带来更好的ESG表现吗?——CEO双重性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单标安 陈彪 +1 位作者 熊逸雨 林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制造企业ESG表现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话题。CEO作为企业关键决策者,其自恋是影响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关键内因。借鉴高层梯队理论,利用2010—2022年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制造...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制造企业ESG表现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话题。CEO作为企业关键决策者,其自恋是影响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关键内因。借鉴高层梯队理论,利用2010—2022年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企业CEO自恋程度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企业CEO自恋对ESG表现的不同维度会产生差异影响,对企业环境表现、社会表现产生积极的线性影响,对企业治理表现产生非线性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关系受CEO双重性的调节。研究结论丰富了高阶理论的应用范畴和ESG表现驱动因素的研究,发展企业ESG相关理论的同时为制造企业更好践行ESG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自恋 ESG表现 CEO双重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新型双重移相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
16
作者 刘春喜 王涛 田迎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共11页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作原理,验证了降低电感电压可以明显降低电流应力。然后考虑不同的传输功率和电压调节比,对相应工作区间的电流应力进行分段优化,推导出最小电流应力下的最优移相比组合,并结合电流应力分段优化设计了闭环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双有源桥变换器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优化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在低到中功率范围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更小,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双重移相 电流应力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封管方法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比较
17
作者 江尚燕 韩江英 +2 位作者 王云云 张骏飞 田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0-232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采用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肝衰竭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采用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肝衰竭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肝素钠封管,观察组在肝素钠封管前加用鱼精蛋白。比较两组在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胆红素]、止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常规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堵管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止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常规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堵管率(3.33%)低于对照组堵管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过程,在肝素钠封管前使用鱼精蛋白对患者肝功能、血常规、止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小,但可以降低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鱼精蛋白 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如何激发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8
作者 赵娜 袁梁 +1 位作者 龙汉 朱维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2,共11页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 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对重污染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部地区企业、营商环境好的地区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成熟企业。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减弱了企业政策不确定性感知,提高了实体金融投资的相对报酬。此外,企业减少金融资产配置后,资本配置趋于向实,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实体投资、环保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重污染企业 脱虚向实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0和PAX5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马慧 张燕林 +1 位作者 李颖鸿 赵建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5-968,共4页
目的 探索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的来源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共80例,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单染和双染,通过计算阳性细胞的比例(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及对... 目的 探索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的来源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共80例,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单染和双染,通过计算阳性细胞的比例(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及对染色强度评分来判读两种染色方法。结果 在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单染和双重染色技术中,两种染色方法在阳性细胞比例和染色强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切片无脱片现象,组织结构完整,定位准确,对比清晰。结论 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中,染色定位清晰,病理诊断结果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纵结合视角下中国农业双重碳补偿机制
20
作者 张希栋 付文豪 裴梓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8,共15页
该研究基于农业净碳汇、农业碳转移构建了中央与省(区、市)、省份之间的农业纵向、横向相结合的双重碳补偿机制,采用农业碳补偿模型对2015—2022年中国农业碳补偿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①2015—2022年中国农业碳补偿金额呈现“先上升,... 该研究基于农业净碳汇、农业碳转移构建了中央与省(区、市)、省份之间的农业纵向、横向相结合的双重碳补偿机制,采用农业碳补偿模型对2015—2022年中国农业碳补偿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①2015—2022年中国农业碳补偿金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碳受偿金额较高的区域主要为华北、华中,碳支付金额较高的区域主要为华南。②纵向碳补偿角度而言,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是碳受偿金额较高的6个地区,共占农业碳受偿总金额的90%左右;江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是碳支付金额较高的6个地区,共占农业碳支付总金额的80%左右。③横向碳补偿角度而言,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北京、四川、重庆是主要碳支付地区,黑龙江、新疆、吉林、河南、内蒙古、安徽是主要碳受偿地区,整体呈现出“南支付、北受偿”的空间分布格局。近年来由于新疆碳受偿金额增长、河南碳受偿金额下降等因素,碳受偿地区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④中国农业横向碳补偿总金额为0,可对中国农业纵向碳补偿金额空间格局进行修正。如以往研究,认为北京是农业碳受偿地区,而西藏、青海是农业碳支付地区,考虑到农业横向碳补偿后,北京转变为农业碳支付地区,西藏、青海转变为农业碳受偿地区。引入农业横向碳补偿制度对于促进地区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构建横纵结合的农业双重碳补偿机制;从农业碳账户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农业碳补偿管理平台建立以及农产品“碳标签”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碳账户 碳转移 双重碳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