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系统的构建:设计师对二级主体间性的评价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剑 蔡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1,共6页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产品文本在传递过程中会被不同人群、不同方式进行解读评价,形成多层级的主体间性。二级主体间性是对产品设计活动的评价,之后的各级主体间性都是以其为基础,展开意义的衍义与内容的蔓延。设计师通过“产品设计系统”与“产品评价系统”的双重构建方式,达到对设计活动评价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多层级 解读评价 双重系统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系统加密研究:获得完全安全的IBE及其扩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颂 陈宇 陈钟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双重系统加密技术首先由Waters提出,是用于构造完全安全的基于身份的加密(IBE)及其扩展方案的有力方法。针对完全安全方案的构造,研究了双重系统加密技术并提出了一个完全安全方案的通用构造方法,即将一个利用双重系统加密的IBE方案与... 双重系统加密技术首先由Waters提出,是用于构造完全安全的基于身份的加密(IBE)及其扩展方案的有力方法。针对完全安全方案的构造,研究了双重系统加密技术并提出了一个完全安全方案的通用构造方法,即将一个利用双重系统加密的IBE方案与一个普通的方案相结合,得到一个新的可以利用双重系统加密证明安全的方案。在通用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例,该实例是一个基于层级身份的加密(HIBE)方案,具有常密文长度。该方案比Waters提出的双重系统加密HIBE方案更高效,并且在判定BDH假设和判定线性假设下证明是完全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系统加密 基于身份的加密 完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封管方法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中的比较
3
作者 江尚燕 韩江英 +2 位作者 王云云 张骏飞 田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0-232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采用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肝衰竭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应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期间采用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肝衰竭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肝素钠封管,观察组在肝素钠封管前加用鱼精蛋白。比较两组在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胆红素]、止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常规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堵管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止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常规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堵管率(3.33%)低于对照组堵管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过程,在肝素钠封管前使用鱼精蛋白对患者肝功能、血常规、止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小,但可以降低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鱼精蛋白 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文苑 祝娟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61,共6页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CLF合并AKI...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序贯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CLF合并AKI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DPMAS序贯PE联合CRRT组(观察组,n=31),DPMAS序贯PE组(对照组,n=59)。收集所有患者入院一般资料、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等,计算eGFR、MELD-Na评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8.4%(15/31),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27.1%(16/59)(χ^(2)=4.071,P=0.044)。两组血液净化方式均可有效改善TBil、ALT、AST、PTA、Scr、PCT、CRP、e GFR及MELD-Na评分(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PLT及Hb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BUN、Alb、INR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AST、Scr、PCT、e GFR、MELD-Na评分、Hb、PLT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DPMAS序贯PE联合CRRT模式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肾功能,稳定机体内环境,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肾损伤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过程中肝素抗凝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明 李爽 +4 位作者 耿华 周莉 徐曼曼 刘静 陈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652,共6页
目的观察经验性肝素抗凝方案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效果与安全性,分析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DPMAS... 目的观察经验性肝素抗凝方案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过程中的抗凝效果与安全性,分析影响抗凝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DPMAS治疗的肝病患者102例,共进行治疗198次。根据DPMAS治疗过程中肝素抗凝效果分为抗凝良好组、抗凝不足组及抗凝过量组。比较不同的给药剂量组肝素抗凝效果良好例次的比例,比较3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198例次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抗凝良好组共118例次,抗凝不足组共11例次,抗凝过量组共69例次。当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30%、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325×10^(9)/L时,肝素抗凝效果良好例次的比例均>70%;抗凝不良组患者体质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PLT显著高于抗凝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抗凝良好组相比,抗凝过量组患者PTA、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Hb降低,PT、APT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次治疗后24 h内,9例次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置管处渗血,1例次患者出现鼻腔出血,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其他严重出血并发症;肝素过量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为(54.52±19.71)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者PTA>30%、PLT≤325×10^(9)/L时,DPMAS治疗中依据治疗前24 h内PTA和PLT给予不同肝素剂量是可行的,但应考虑体质量、血红蛋白对抗凝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肝素 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双重预防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景飞 马亭亭 梁天水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8期69-74,共6页
为提高油气管道高后果区(HCAs)的安全管理水平,文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双重预防系统。该系统包括首页、系统管理、高后果区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信息公示以及知识库7个模块,可实现高后果区风险和隐患的数字... 为提高油气管道高后果区(HCAs)的安全管理水平,文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双重预防系统。该系统包括首页、系统管理、高后果区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信息公示以及知识库7个模块,可实现高后果区风险和隐患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以某成品油管道迁改工程为例,将双重预防体系引入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应用研究,分析高后果区风险、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建立高后果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并针对高后果区风险和隐患的管理需求,开发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双重预防管理系统。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系统运行流畅、功能齐全、安全性能较高,能够提高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防控能力,并扩大双重预防体系的应用范围,也可为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系统 油气管道 高后果区 风险管控 隐患治理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失业——再就业的双重调控系统战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振才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3-7,共5页
论失业——再就业的双重调控系统战略尹振才失业问题,已与通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四大难题。严重失业不仅导致通货膨胀、资源浪费,还会加剧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所以,失业——再就... 论失业——再就业的双重调控系统战略尹振才失业问题,已与通货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一起被列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四大难题。严重失业不仅导致通货膨胀、资源浪费,还会加剧环境恶化和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所以,失业——再就业工程自然成为各国政府治理国家的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失业 就业 双重调控系统 人力资源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双重代码系统”与语音研究
8
作者 张喆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132,共3页
语言的双重代码系统展现了语言和文化的一体性特征。"双重规则"不仅作用于词汇层面,而且也存在于语音层面,并对语音研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双重代码系统 文化规则 语言规则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驱动双连杆柔性臂系统建模与抑振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学丰 孙立宁 蔡鹤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6-328,共3页
以宏微双重驱动的双连杆柔性臂机器人为背景,研究其建模与振动控制问题。通过忽略弹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对刚性运动模型,建立了由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然后在刚性模型基础上叠加振动模型实... 以宏微双重驱动的双连杆柔性臂机器人为背景,研究其建模与振动控制问题。通过忽略弹性振动对刚性运动的影响,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对刚性运动模型,建立了由伺服电机和压电陶瓷共同作用下的振动方程,然后在刚性模型基础上叠加振动模型实现了对柔性臂的描述;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系统总的模型简单且易于同时考虑多个振动模态。最后给出了压电陶瓷抑振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臂机器人 压电陶瓷 振动控制 建模 仿真 控制算法 双重驱动双连杆柔性臂系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1000的海洋剖面测量平台双重数据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安刚 张喜验 +1 位作者 綦声波 陈宗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7,共5页
为新型海洋剖面测量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CR1000数据采集仪的数据存储安全和数据读取方便的双重数据系统。第一重数据,分散存储于自容式传感器,传感器的上位机软件通过CR1000来读取;第二重数据,集中存储在CR1000的数据扩展模块中,通过海... 为新型海洋剖面测量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CR1000数据采集仪的数据存储安全和数据读取方便的双重数据系统。第一重数据,分散存储于自容式传感器,传感器的上位机软件通过CR1000来读取;第二重数据,集中存储在CR1000的数据扩展模块中,通过海洋剖面测量平台的上位机软件直接读取。实验结果表明,该存储方案可有效地实现采样数据的存储和读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新型海洋剖面测量平台的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数据系统 数据采集仪 CR1000 剖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质量低空遥感-地面传感双重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飞扬 胡月明 +1 位作者 陈联诚 王广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7-125,共9页
【目的】将无人机(UAV)低空遥感检测系统与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网络(UAV-WSN)集成,实现通过一套系统进行低空遥感监测和地面长期监测的双重监测,为耕地质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提供监测数据。【方法】本研究探讨了现有UAV-WSN系统无法实现双... 【目的】将无人机(UAV)低空遥感检测系统与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网络(UAV-WSN)集成,实现通过一套系统进行低空遥感监测和地面长期监测的双重监测,为耕地质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提供监测数据。【方法】本研究探讨了现有UAV-WSN系统无法实现双重采集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耕地质量监测的低空遥感-地面传感双重采集系统,提出一套双重采集的工作流程,以及提升性能的基于航线的LEACH算法。仿真分析试验中调整UAV飞行高度和地面节点密度,以比较双重采集系统和UAV-WSN系统总飞行时间的不同。【结果】双重采集系统1次飞行同时采集2种监测数据,无需完成低空遥感监测数据采集后再次走遍所有地面节点,在低空遥感地面图像分辨率变化的情况下,总飞行时间比UAV-WSN系统快165 s;双重采集系统根据无人机航线和地面节点位置进行调整,在地块内节点数量变化的情况下,总飞行时间基本不变,比UAV-WSN系统快129~194 s。【结论】双重采集系统能够减少现场采样所需的总工作时长,降低采样工作的复杂程度,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无人机-无线传感器网络 低空遥感监测 集成 双重采集系统 总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模式人工肝治疗对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金凤 梁菲 +2 位作者 黄建伟 王昊 韩璞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8-551,共4页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模式和传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模式人工肝治疗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此类血...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模式和传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模式人工肝治疗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此类血小板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1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15例DPMAS模式人工肝患者,纳入DPM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匹配(±5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PE的患者15例纳入PE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黄疸、少尿、水肿等)是否改善,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情况以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结果:DPMAS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6.67%,高于P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 d内转归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PMAS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PE组(P<0.05)。治疗后PE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DPMAS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平均约(8.2±3.1)支,住院期间输注血小板(1.5±0.3)IU,DMPAS组患者输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后血小板明显上升。结论:与PE模式相比,DPMAS人工肝模式可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刺激患者血小板再生,提高血小板水平,从而降低因血小板低下而发生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血小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人工肝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代梅 刘霞 +6 位作者 陈宗倩 赵菲 王章琴 刘康彦 杨平 罗亚文 申友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即PE+DPMAS治疗前与第1次、第2次治疗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即PE+DPMAS治疗前与第1次、第2次治疗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7名肝衰竭患者,根据采取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不同将接受PE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PE+DPMAS的3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收集2组治疗前与2次治疗后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营养状况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球蛋白(globulin,G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第1次、第2次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治疗比对照组治疗能更好地清除TBil、ALT、AST。2组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第2次治疗后TBil分别为(388.37±180.26)μmol/L vs.(382.37±151.39)μmol/L、(296.22±137.81)μmol/Lvs.(310.76±113.57)μmol/L、(244.63±143.40)μmol/Lvs.(293.91±149.7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与2次治疗后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治疗前与2次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第1次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治疗节点比较,TBil、血小板、Glb、ALT、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次PE+DPMAS治疗模式更能有效吸附和降低肝衰竭患者体内的胆红素和转氨酶,且对凝血功能、白蛋白影响小,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高胆红素血症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临床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激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25
14
作者 许何明 张骏飞 +7 位作者 董静 宋海燕 陈照林 刘力伟 潘劲劲 刘波 陈曦 吕荣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第九〇一医院感染科接受DPMAS治疗好转出院的38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第九〇一医院感染科接受DPMAS治疗好转出院的38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0,DPMAS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对照组(n=18,DPMAS治疗)。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住院时间、DPMAS治疗次数等。结果(1)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72、6.625、2.416、3.026,P值分别为<0.001、<0.001、0.024、0.005);(2)治疗2周时观察组患者TBIL、CRP、IL-6、IL-8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50、-2.241、-3.917、-2.147,P值分别为<0.001、0.031、<0.001、0.039);(3)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3.20±1.15)d vs.(10.11±2.49)d,P<0.001]、TBIL降至肝衰竭诊断临界值之下的时间[(15.25±1.33)d vs.(19.92±2.81)d,P<0.001]、住院时间[(44.20±4.62)d vs.(59.25±8.06)d,P<0.001]、DPMAS治疗次数[(3.00±0.97)次vs.(4.22±1.52)次,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5.0%vs.22.2%,P=0.566)、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40.0%vs.33.8%,P=0.671)、腹水发生率(45.0%vs.44.4%,P=0.973)、肝肾综合征发生率(10.0%vs.16.7%,P=0.5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PMAS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前期可快速降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TBIL及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消化道症状,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及DPMAS治疗次数,加速患者病情恢复,且对并发症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糖皮质激素 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条件下的双重学习系统
15
作者 程一智 吴寅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4-1057,共14页
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中许多研究一致认为,人的行为由双重学习系统控制,分别是反射性系统和反思性系统。前者是自动化的习惯系统,反应快速,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后者是反应较为缓慢的认知系统,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但也更加灵活... 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中许多研究一致认为,人的行为由双重学习系统控制,分别是反射性系统和反思性系统。前者是自动化的习惯系统,反应快速,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后者是反应较为缓慢的认知系统,需要消耗更多认知资源,但也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两种学习系统并行存在而又相互竞争,共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究竟是哪种学习系统对人的特定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又有哪些因素导致该系统对行为的支配,是近年来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过去研究者们采用导航学习、概率分类学习或工具性学习及其计算模型,从行为和大脑层面探讨双重学习系统在急性和慢性应激下的变化。通过回顾和分析这些研究,我们总结出应激导致个体向习惯行为转变的生理机制,即去甲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在杏仁核的参与下与受体结合协同作用于双系统相关的脑区,并从该角度出发重新梳理和解释毒品成瘾的形成。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个体基因差异与应激影响学习的关系,并采用多种研究手段以更好地揭示其背后的神经和内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双重学习系统 反射性系统 反思性系统 毒品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细菌基因组的双重选择系统的构建
16
作者 李文静 杨桂霞 +2 位作者 周贤轩 陈婷婷 石春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9-1704,共6页
对细菌基因的敲除与回补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基因组的改造。传统的Red同源重组敲除系统依赖于抗性标记基因的正向选择,无法实现基因回补菌株的选择。文章通过构建具有独特优势的双重选择系统,将2种选择标记基因tetA和sacB构建到一... 对细菌基因的敲除与回补可以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基因组的改造。传统的Red同源重组敲除系统依赖于抗性标记基因的正向选择,无法实现基因回补菌株的选择。文章通过构建具有独特优势的双重选择系统,将2种选择标记基因tetA和sacB构建到一个自杀质粒中,该质粒含有tetA-sacB双基因盒,可以利用该双基因盒的双重选择作用实现细菌基因组中基因的敲除与回补。结果表明:在敲除大肠杆菌MG1655中的lacZ基因时,利用构建的双重选择系统中tetA的抗生素耐药性成功筛选到阳性克隆;利用双重选择系统的反向选择作用,在含有镰刀菌酸和蔗糖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实现了lacZ基因的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同源重组 双重选择系统 基因敲除 基因回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带检测点的向前恢复容错系统中的检测周期分析
17
作者 胡宝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3期182-185,共4页
对采用向前恢复检测点机制的容错系统中检测周期对实时系统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为采用该机制的实时系统设计中合理地选择检测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双重系统 容错结构 向前恢复 检测点 检测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薄膜天线张拉系统优化设计及天线结构模态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志全 邱慧 +1 位作者 李潇 林秋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51,共8页
设计航天器平面薄膜天线双重索网张拉系统的构型,并以可伸展支撑杆承受轴力最小、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最大、端杆长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张拉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可伸展支撑杆所受轴力减小了15.51%,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提高了1.25%... 设计航天器平面薄膜天线双重索网张拉系统的构型,并以可伸展支撑杆承受轴力最小、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最大、端杆长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张拉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可伸展支撑杆所受轴力减小了15.51%,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提高了1.25%,端杆长度减小了0.30%。利用ABAQUS软件对索膜结构、支撑框架以及天线整体的模态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将天线结构等效模型基频的解析解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二者相互印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薄膜内拉应力、可伸展支撑杆壁厚、可伸展支撑杆铺层角度和端杆壁厚对天线整体基频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薄膜天线 双重索网张拉系统 优化 结构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产品成功机制研究:“双重导向”HRMS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林 沈坤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制造企业新产品成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从微观层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所谓"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即同时具备"承诺导向"和"控制导向"双重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文献梳理的... 制造企业新产品成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从微观层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所谓"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即同时具备"承诺导向"和"控制导向"双重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380家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柔性能力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该研究为制造企业新产品成功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组织柔性能力 新产品成功 创新驱动战略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致密油藏油水两相瞬态流动模拟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毛新军 胡广文 +3 位作者 张晓文 张文全 秦莹民 王朝阳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2-578,共7页
致密油藏压裂开发过程中具有油藏多相渗流和储层裂缝网络非均质等特征,导致多裂缝水平井的油水流动模拟难度较大,致密油藏多裂缝水平井生产过程的模拟方法难以同时耦合上述特征.针对致密油藏基质-裂缝双重介质系统内油水两相瞬态流动提... 致密油藏压裂开发过程中具有油藏多相渗流和储层裂缝网络非均质等特征,导致多裂缝水平井的油水流动模拟难度较大,致密油藏多裂缝水平井生产过程的模拟方法难以同时耦合上述特征.针对致密油藏基质-裂缝双重介质系统内油水两相瞬态流动提出一种新的数学解析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基质-裂缝网络-水力压裂裂缝多重介质系统内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同时引入动态泄流面积模型解决储层裂缝非均质问题,基于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基质-裂缝网络-水力压裂裂缝系统3个区域内物质平衡方程,准确、系统地模拟和预测压裂水平井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区域内的平均压力、累产油/水量和日产油/水量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该方法以实验室数据为约束,减少解析计算的计算量,可提升对致密油藏基质-裂缝双重介质系统内油水两相瞬态流动的认识,指导致密油藏的高效压裂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致密油藏 压裂水平井 双重介质系统 半解析流动模型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