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筛选的多因变量偏最小二乘逐步回归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凤华 李述山 张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7,共3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变量选择,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给出一种改进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基于双重筛选的多因变量偏最小二乘逐步回归方法。双重筛选方法既能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分组,又能使每个自变量对各组因变量的...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变量选择,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给出一种改进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基于双重筛选的多因变量偏最小二乘逐步回归方法。双重筛选方法既能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分组,又能使每个自变量对各组因变量的作用反映出来。因此基于双重筛选的多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能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并得到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 双重筛选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方法在医学、卫生学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跃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4-48,共5页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是一种多自变量对多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本文着重介绍其计算原理、步骤及应用注意事项,用一计算实例对其进行说明.此法应用灵活、方便、方法较简单、分析功效较高。其用途主要三方前:1.对病因进行多因多果的分析...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是一种多自变量对多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本文着重介绍其计算原理、步骤及应用注意事项,用一计算实例对其进行说明.此法应用灵活、方便、方法较简单、分析功效较高。其用途主要三方前:1.对病因进行多因多果的分析;2.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对因变量进行分类;3.研究综合指标的影响因素.在因变量个数为一时,它与一般的逐步回归是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筛选 逐步回归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回归双重分析及其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邦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73-377,共5页
本文针对多元分析和周期分析各自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双重分析方法,它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将因子筛选和周期分析有机结合,并反映在同一预报方程中。 本文以金华市5月份降水量长期预报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本文针对多元分析和周期分析各自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预报方法——逐步回归双重分析方法,它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将因子筛选和周期分析有机结合,并反映在同一预报方程中。 本文以金华市5月份降水量长期预报为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尝试,表明该方法与多元分析和周期分析比较,其拟合误差与预报误差均较小,预报效果稳定,对长期天气预报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双重分析 长期预报
全文增补中
棉织物手感评价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曹建达 陈人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棉织物手感主观评定指标的KES-FB测试的16个物理力学量因子进行分析,剔除不显著因子,保留显著因子,建立4个回归模型,回测拟合结果较好。
关键词 棉织物 手感 主观评定 双重筛选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创买 周文 林爱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204,共9页
提出一种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气候场的预测变成对该场主分量的预测。提取对气候场变化有重要影响的500 hPa高度、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温和全球海平面气压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因子场的前若干个含高信息量的优质主分... 提出一种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气候场的预测变成对该场主分量的预测。提取对气候场变化有重要影响的500 hPa高度、太平洋及印度洋海温和全球海平面气压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因子场的前若干个含高信息量的优质主分量因子。通过相关筛选和双重检验逐步回归,建立气候场的主分量的预测方程,由此就建立气候场与多个因子场之间的联系,但是模型却仍然保持着两个场相关的特点。根据气候场的特征向量的近似不变性,将其与主分量配合进行反算,从而得到气候场的预测。以广东汛期降水预测作为试验例子,计算了它的主分量,分析了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分类,对2003—2005年的分布作预测并与实测分布作比较及进行误差检测,发现预测效能显著。有关预测的年限、区域范围、要素和因子的物理背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统计预测 气候要素场 主分量分析 双重检验逐步回归 广东汛期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筛选逐步判别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6
作者 谈小生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3-330,共8页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多元统计方法:双重筛选逐步判别分类,其目的是解决已知模型样本较少时,如何进行两类样本判别分类的问题,将此方法用于地质学中对于有矿和无矿的判别,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判据指标 多元分析 差别分类 模型样本 双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汛期降水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德花 陈创买 +2 位作者 周学鸣 孙琼博 韦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0-1196,共7页
建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来实现对福建汛期降水量场的预测。选取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诸多因子场的前若干主... 建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测模型,通过预测福建汛期降水量气候场的主分量来实现对福建汛期降水量场的预测。选取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等含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诸多因子场的前若干主分量因子作为预测因子。计算分析了福建汛期降水场的主分量分布特征和分型特点。利用相关筛选和双重检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福建汛期降水场与多个因子场的关系,建立主分量的预测方程。通过对2012年福建汛期降水的预报,发现该模型对福建汛期降水的趋势和分布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统计预测 主分量分析 双重检验逐步回归 福建汛期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梦楚 王龙 +5 位作者 朱波 王迅 闫凯龙 吕鹏辉 李佳 于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438-5441,5445,共5页
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 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范围在0.9984-0.999 8,留一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范围在0.823-0.937。其中预测模型y1(香气质)=-2.501 4 x1+0.9377x8–0.0693 x12–0.6815x14-0.1547x15+2.8024x16–0.1524x19+1.860 1x23+2.5547x27+1.3390 x29+17.3163,R^2为0.9998,q^2为0.937,这为利用中性致香成分针对红花大金元预测感官质量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2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中2-乙酰基吡咯和5-甲基糠醛含量与香气量和杂气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法尼基丙酮和6-甲基-5庚烯-2酮含量与回甜感得分之间、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与成团性得分之间、其他类芳樟醇含量与香气质和杂气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醛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2-乙酰呋喃含量与杂气、香气量、回甜感、干燥感、成团性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β-紫罗兰酮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 烟叶 感官质量 中性致香成分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欧洲黑杨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9
作者 刘希华 廖之栋 +1 位作者 邢建宏 苏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4-2528,共5页
通过测定在两种氮素水平下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与光合生理指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计算了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材积和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叶肉导度、胞间CO2浓度与... 通过测定在两种氮素水平下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与光合生理指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计算了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材积和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叶肉导度、胞间CO2浓度与空气CO2浓度比值;对欧洲黑杨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长指标与光合生理的关系、光合能力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生长指标与各光合参数存在着极显著水平的差异,无性系重复力高,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指标遗传控制强,且遗传变异丰富,可以进一步选择高氮高光效品种。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的表观叶肉导度、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蒸腾速率与生长指标相关,因此光合生理指标也可以作为欧洲黑杨良种选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光合指标 无性系重复力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预测 被引量:42
10
作者 尹锴 崔胜辉 +3 位作者 赵千钧 花利忠 石龙宇 吝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85-6094,共10页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变异的贡献率。RDA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小路面积和垃圾数4变量为能够显著解释林下叶层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信息量百分比达61%,10变量共同解释的信息量为72.1%。在RDA分析的基础上,对10环境变量组合与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发现草本密度与海拔、坡度、距林缘距离、枯落物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坡度、郁闭度、枯落物盖度、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坡度、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岩石盖度、伐桩数呈极显著相关;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海拔、郁闭度、小路面积、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植物多样性 冗余分析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林下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袋蛾发生级别的两种回归测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忠义 张超英 +2 位作者 何瑞珍 杨红旗 白忠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和主分量旋转回归两种方法 ,对影响大袋蛾发生率、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 ,保留显著因子 ,建立 9个测报模型 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因变量 3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 ,并...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和主分量旋转回归两种方法 ,对影响大袋蛾发生率、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 ,保留显著因子 ,建立 9个测报模型 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因变量 3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 ,并划分等级 利用已建立模型进行回测 ,历史符合率达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袋蛾 有虫株率 虫口密度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主分量旋转回归 回归测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选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永明 杨向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筛选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从我院心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房颤病人99例作为实验组,非房颤病人9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筛选自变量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 目的:筛选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从我院心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房颤病人99例作为实验组,非房颤病人9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筛选自变量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白蛋白水平和左心房大小的临界值。结果: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按P值水平依次为左心房内径[P=0.0001,风险比值(OR)=3.024]、白蛋白水平(P=0.0200,OR=0.730)和三尖瓣关闭不全(P=0.0207,OR=1.699)。左心房内径和白蛋白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39.5mm和39.6g/L。由这3个危险因素建立的白蛋白复合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房颤的发生,符合率为84.2%。结论:白蛋白水平、左心房内径大小和三尖瓣关闭不全是预测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自蛋白血症与房颤相关提示"营养不良性"房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例对照研究 筛选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三尖瓣关闭不全 独立危险因素 左心房内径 蛋白水平 低白蛋白血症 单因素分析 左心房大小 营养不良性 预测模型 曲线分析 工作特征 临界值 实验组 内科病 对照组 自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吴县柑桔品质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45,共4页
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于多个自变量、多个因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回归类型分析具有明显优势。柑桔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就存在这种耦联作用。运用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影响柑桔品质的气象因子分析效果明显。光、温、水... 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于多个自变量、多个因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回归类型分析具有明显优势。柑桔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就存在这种耦联作用。运用双重筛选多对多逐步回归对影响柑桔品质的气象因子分析效果明显。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柑桔品质均有影响,尤以温、光条件影响为主,多因子综合影响要比单因子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品质 双重筛选 多元分析 柑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的LIBS钢液成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翠红 崔金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6-881,共6页
为了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基体效应对其测量精确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预测,以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对待测元素的影响。通过与单变量定标和偏最小二乘模型定标进行对比研究可知,待测元素Mn和Si的定标曲线的拟合度分别... 为了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基体效应对其测量精确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预测,以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对待测元素的影响。通过与单变量定标和偏最小二乘模型定标进行对比研究可知,待测元素Mn和Si的定标曲线的拟合度分别从0.991和0.993提高到了0.996和0.997,对于验证样品的预测相对误差也分别从6.231%,6.912%下降到了5.510%和6.125%。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可以有效减小基体效应,定标精度有较明显提高,对分析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双重筛选 偏最小二乘法 钢液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工艺对铁观音茶叶内含物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郑月梅 郑德勇 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4-588,共5页
以铁观音毛茶为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试验方案,结合二次多项式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和摊叶厚度等因素对茶叶内含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清香型铁观音在80℃、150 min、4.0 cm和99℃、120 min、5.5 cm的... 以铁观音毛茶为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试验方案,结合二次多项式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和摊叶厚度等因素对茶叶内含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清香型铁观音在80℃、150 min、4.0 cm和99℃、120 min、5.5 cm的条件下处理,可使生化品质达到较高.对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和摊叶厚度3个自变量及茶叶生化品质、儿茶素品质指数和苦涩味指数、γ-氨基丁酸和茶氨酸含量5个因变量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烘焙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每上升1℃,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0.7424,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提高0.0126;烘焙温度和时间对生化品质、γ-氨基丁酸和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呈负相关,即低温长时间烘焙有利于功能性氨基酸的富集.经计算,其优化烘焙工艺组合为:85℃、300 min、1.0 cm,此时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1.027 mg·g-1,茶氨酸含量为7.102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叶 烘焙 内含物 均匀设计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超大型、大型金矿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世称 杨毅恒 +1 位作者 严光生 李景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7-24,共8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是当今地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国开展全国性大型、超大型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尚属首次。本文利用全国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按照"鹤立鸡群"的观点,以大型、超大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是当今地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我国开展全国性大型、超大型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尚属首次。本文利用全国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按照"鹤立鸡群"的观点,以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密集区为模型单元,以金矿床密集区和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在充分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构造刻划矿床变大、变富的因变量,应用双重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全国大型、超大型金矿开展了定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超大型矿床 模型单元 预测单元 矿床密集区 双重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其比值对施肥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忠义 金国 +2 位作者 卫媛 闫瑞瑞 吕世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4,共8页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于碳,进而导致植物群落碳氮比下降。施氮肥对植物群落氮含量促进作用明显,磷肥(高于175kg/hm^(2))和钾肥(高于28kg/hm^(2))施用量须达到阈值才能影响植物群落碳氮比。植物群落碳、氮和碳氮比对氮肥的响应程度依次降低,且存在自身的响应规律。在保证获得较高的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情况下,保证植物群落碳氮比合理是判断草地改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地 施肥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