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袋蛾发生级别的两种回归测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忠义 张超英 +2 位作者 何瑞珍 杨红旗 白忠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和主分量旋转回归两种方法 ,对影响大袋蛾发生率、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 ,保留显著因子 ,建立 9个测报模型 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因变量 3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 ,并... 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和主分量旋转回归两种方法 ,对影响大袋蛾发生率、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 ,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 ,保留显著因子 ,建立 9个测报模型 在此基础上 ,采用加权平均法将因变量 3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 ,并划分等级 利用已建立模型进行回测 ,历史符合率达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袋蛾 有虫株率 虫口密度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主分量旋转回归 回归测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预测 被引量:42
2
作者 尹锴 崔胜辉 +3 位作者 赵千钧 花利忠 石龙宇 吝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85-6094,共10页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变异的贡献率。RDA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小路面积和垃圾数4变量为能够显著解释林下叶层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信息量百分比达61%,10变量共同解释的信息量为72.1%。在RDA分析的基础上,对10环境变量组合与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发现草本密度与海拔、坡度、距林缘距离、枯落物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坡度、郁闭度、枯落物盖度、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坡度、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岩石盖度、伐桩数呈极显著相关;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海拔、郁闭度、小路面积、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植物多样性 冗余分析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林下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焙工艺对铁观音茶叶内含物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月梅 郑德勇 叶乃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4-588,共5页
以铁观音毛茶为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试验方案,结合二次多项式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和摊叶厚度等因素对茶叶内含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清香型铁观音在80℃、150 min、4.0 cm和99℃、120 min、5.5 cm的... 以铁观音毛茶为材料,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试验方案,结合二次多项式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和摊叶厚度等因素对茶叶内含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制清香型铁观音在80℃、150 min、4.0 cm和99℃、120 min、5.5 cm的条件下处理,可使生化品质达到较高.对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和摊叶厚度3个自变量及茶叶生化品质、儿茶素品质指数和苦涩味指数、γ-氨基丁酸和茶氨酸含量5个因变量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烘焙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温度每上升1℃,儿茶素品质指数提高0.7424,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提高0.0126;烘焙温度和时间对生化品质、γ-氨基丁酸和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呈负相关,即低温长时间烘焙有利于功能性氨基酸的富集.经计算,其优化烘焙工艺组合为:85℃、300 min、1.0 cm,此时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1.027 mg·g-1,茶氨酸含量为7.102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叶 烘焙 内含物 均匀设计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大金元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感官质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梦楚 王龙 +5 位作者 朱波 王迅 闫凯龙 吕鹏辉 李佳 于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438-5441,5445,共5页
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 以42个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法等分析了感官质量指标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感官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成团性的预测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范围在0.9984-0.999 8,留一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范围在0.823-0.937。其中预测模型y1(香气质)=-2.501 4 x1+0.9377x8–0.0693 x12–0.6815x14-0.1547x15+2.8024x16–0.1524x19+1.860 1x23+2.5547x27+1.3390 x29+17.3163,R^2为0.9998,q^2为0.937,这为利用中性致香成分针对红花大金元预测感官质量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2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中2-乙酰基吡咯和5-甲基糠醛含量与香气量和杂气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法尼基丙酮和6-甲基-5庚烯-2酮含量与回甜感得分之间、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与成团性得分之间、其他类芳樟醇含量与香气质和杂气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苯甲醛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美拉德反应产物2-乙酰呋喃含量与杂气、香气量、回甜感、干燥感、成团性得分之间、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β-紫罗兰酮含量与香气质得分之间、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量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大金元(Nicotiana tabacum L.cv.Honghua Dajinyuan) 烟叶 感官质量 中性致香成分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欧洲黑杨光合特性的遗传分析
5
作者 刘希华 廖之栋 +1 位作者 邢建宏 苏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4-2528,共5页
通过测定在两种氮素水平下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与光合生理指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计算了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材积和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叶肉导度、胞间CO2浓度与... 通过测定在两种氮素水平下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生长指标(苗高和地径)与光合生理指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计算了15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材积和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叶肉导度、胞间CO2浓度与空气CO2浓度比值;对欧洲黑杨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长指标与光合生理的关系、光合能力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生长指标与各光合参数存在着极显著水平的差异,无性系重复力高,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指标遗传控制强,且遗传变异丰富,可以进一步选择高氮高光效品种。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的表观叶肉导度、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蒸腾速率与生长指标相关,因此光合生理指标也可以作为欧洲黑杨良种选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光合指标 无性系重复力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其比值对施肥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忠义 金国 +2 位作者 卫媛 闫瑞瑞 吕世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4,共8页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于碳,进而导致植物群落碳氮比下降。施氮肥对植物群落氮含量促进作用明显,磷肥(高于175kg/hm^(2))和钾肥(高于28kg/hm^(2))施用量须达到阈值才能影响植物群落碳氮比。植物群落碳、氮和碳氮比对氮肥的响应程度依次降低,且存在自身的响应规律。在保证获得较高的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情况下,保证植物群落碳氮比合理是判断草地改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地 施肥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