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破坏准则的抗震结构可靠指标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新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0-164,共5页
以结构抗震分析的时程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可靠度分析的J·C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多层剪切型结构基于双参数(变形与耗能)破坏准则的抗震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方法可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且可对结构进行地震... 以结构抗震分析的时程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可靠度分析的J·C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多层剪切型结构基于双参数(变形与耗能)破坏准则的抗震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方法可考虑结构参数随机性对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且可对结构进行地震全过程可靠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剪切型 抗震结构 可靠指标 双重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钢杆件基于变形和耗能的塑性破坏准则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锦文 瞿伟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1-75,共5页
目前工程界常采用的构件双重破坏机制不能准确反映钢杆件不同塑性程度时的破坏特征,且存在低估钢构件极限滞回耗能能力、不能反应非峰值变形对构件破坏的影响等缺陷,制约了对罕遇地震或强风等作用下钢结构的耗能能力及破坏机理的研究。... 目前工程界常采用的构件双重破坏机制不能准确反映钢杆件不同塑性程度时的破坏特征,且存在低估钢构件极限滞回耗能能力、不能反应非峰值变形对构件破坏的影响等缺陷,制约了对罕遇地震或强风等作用下钢结构的耗能能力及破坏机理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钢杆件的基于变形和耗能的改进的双重破坏机制模型。该模型在较小塑性应变阶段采用基于低周疲劳理论的双重破坏机制非线性组合形式,在较大塑性应变阶段改进了Park-Ang破坏模型,从而可反映不同塑性程度的钢杆件破坏特征。利用一批钢杆件的低周疲劳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反映构件首次超越和累积耗能联合作用的破坏机理,对工程结构在强风或强震作用过程中结构工作状态的把握以及破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双重破坏准则模型 变形 耗能 钢杆件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破坏模糊评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开仲 莫永辉 +1 位作者 蒙方成 周如意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了掌握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后损伤和破坏情况,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各部件结构构造和受力特征,建立各个部件的杆件的基于变形或强度和能量的双重破坏评估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钢管混凝土拱桥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 为了掌握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后损伤和破坏情况,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各部件结构构造和受力特征,建立各个部件的杆件的基于变形或强度和能量的双重破坏评估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钢管混凝土拱桥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地震破坏模糊评估方法。通过一座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工程应用,由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破坏模糊评估可知,在加速度峰值为0.1、0.2、0.4和0.8g的地震作用下,整桥的破坏指数分别为0.150、0.152、0.172和0.318,说明在峰值为0.4g的地震作用下桥梁为轻微破坏,在0.8g的地震作用下,为中等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拱桥 破坏评估 双重破坏准则 破坏指数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