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婧 雷联会 +2 位作者 田二云 杨洋 尹丽华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清除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血型抗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18例,定为血型不合组。术前检测受者的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者行DFPP;另... 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清除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患者血型抗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武警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18例,定为血型不合组。术前检测受者的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者行DFPP;另选取同期符合输血原则的肝移植受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受者应用DFPP的抗体滴度、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受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18例患者中,15例术前抗A或抗B血型抗体滴度>1∶16,行DFPP治疗。与DFPP前相比,DFPP后受者血型抗体滴度平均水平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检测发现,纤维蛋白原水平在DFPP后显著下降(P=0.0001)。20例次DFPP中,出现低血压3例次,出血3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管路凝血1例次,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经DFPP处理过的血型不合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FPP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型抗体水平,减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肝移植 ABO血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霍江涛 龙海丽 +1 位作者 骆翔 徐金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防止及应用价值。方法31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3d置换1次。置换液为2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1000ml。置换当日及置换后3、7、14...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的防止及应用价值。方法31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全部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3d置换1次。置换液为20%白蛋白50ml、706代血浆1000ml。置换当日及置换后3、7、14d根据临床绝对记分法评分,评分当日清晨抽血查AchR-Ab。结果痊愈、基本痊愈、好转、显效和无效分别为2、4、11、17和3例,总有效率91.9%。有2例、2次在置换中出现低血压,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能迅速降低血液中AchR-Ab水平,起效快、并发症少,对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重症肌无力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毛晓薇 侯媌媌 +1 位作者 王宗文 毕晓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对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确诊的、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无效的9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的... 目的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对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确诊的、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无效的9例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在DFPP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脑电图、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分析DFPP的治疗效果。结果9例抗NMDAR脑炎患者(男4例、女5例)均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年龄为15~69岁,中位发病年龄为37岁,平均住院时间为(33.2±7.6)d。主要临床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9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9例)、癫发作(7例)、中枢性低通气(5例)、意识障碍(5例)。1例合并卵巢畸胎瘤。9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均呈阳性,7例血清抗NMDAR阳性。9例患者均行脑电图检查,7例显示异常,以弥漫性改变、异常慢波为主要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示:4例患者额叶、顶叶、颞叶、海马等脑区可见异常信号,余5例未见异常。9例患者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均无效,行DFPP治疗后5例完全恢复,4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遗留部分症状。结论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DFPP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替代血浆置换的治疗手段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受异体血浆资源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脑炎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立 王冠 +6 位作者 赵鑫宇 刘景院 纪宇 刘勇 韩威 翁以炳 李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3-949,共7页
目的验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首诊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的HTG-AP患... 目的验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首诊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的HTG-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HTG-AP患者45例作为双重血浆分离置换组(DFPP组),采用DFPP治疗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将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HTG-AP患者24例作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采用胰岛素和葡萄糖输注控制TG。两组患者均予禁食、抑酸、抑制胰酶分泌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HTG-AP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PP组在降低TG所需时间、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P<0.05);TG下降至3.71 m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DFPP组明显少于胰岛素组,分别为(6.7±3.3)h和(44.1±11.6)h(P<0.05);在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72 h缓解率速度方面,DFPP组明显快于胰岛素组(P<0.05);DFPP组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反应指标均较胰岛素组在下降速度和幅度上明显优于胰岛素组(P<0.01)。两组治疗在实施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耐受良好,未见过敏反应、出血等不良事件,提示两组治疗安全性均良好。结论DFPP是一种快捷、有效降低TG的治疗方法,它对严重HTG-AP的疗效取决于是否早期即实施。对于操作技术成熟的大型医疗机构,应尽早使用DFPP方法对重症HTG-AP进行治疗,以期尽早阻断HTG-AP可能的恶性进程应该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 高三酰甘油血症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快速降脂的血浆置换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安航 王曙霞 +5 位作者 孙瑾 宿永康 其力格尔 蔡爽 程柏凯 朱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严重高酯血症可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等一系列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血浆置换和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快速降脂方法,更早更及时的降脂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血浆置... 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严重高酯血症可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等一系列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血浆置换和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快速降脂方法,更早更及时的降脂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血浆置换和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的方法、优势、不足及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治疗 血浆置换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脱敏措施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方腾 张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5,共7页
肝移植领域中由于供肝匮乏,ABO血型不合供肝作为边缘性供肝的一种类型,拓宽了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濒临死亡时的供者来源渠道。随着围手术期多种脱敏技术的不断进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脱敏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术后并发症的... 肝移植领域中由于供肝匮乏,ABO血型不合供肝作为边缘性供肝的一种类型,拓宽了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濒临死亡时的供者来源渠道。随着围手术期多种脱敏技术的不断进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脱敏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近年来,新型脱敏措施不断涌现,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其作用机制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仍需深入探究。鉴于此,本文就各种新型脱敏措施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综述,旨在探讨不同脱敏措施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佐证材料,从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脱敏措施 ABO血型不合 肝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敏预处理对高致敏活体肾移植受者PRA水平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伟 昌盛 +4 位作者 张伟杰 陈刚 郭辉 陈孝平 周平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分析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等脱敏处理对等待活体肾移植的高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滴度以及对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11例PRA强阳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抗体... 目的分析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等脱敏处理对等待活体肾移植的高致敏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滴度以及对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11例PRA强阳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抗体>80%)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肾移植史。其中5例为实验组,于手术前隔日行DFPP(3~7次),加用免疫抑制剂。实验组患者每次DFPP前后抽取的血清及滤过弃物均采用流式细胞法测定PRA滴度变化。其余6例患者为对照组,移植前未作脱敏预处理。术后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早期第1例患者做了7次DFPP并加其它免疫处理,前5次抗体滴度明显下降,但后两次处理后抗体出现反弹。其余4例患者经3~5次DFPP处理后,抗体滴度不断下降。移植术后11例患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实验组中有1例(1/5)发生细胞性排斥反应,而无体液性排斥反应,对照组中有4例(4/6)发生细胞性排斥反应,有3例(3/6)并发体液性排斥反应。结论 DFPP结合其它免疫处理方法进行脱敏预处理,能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前PRA滴度,降低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和细胞性排斥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群体反应性抗体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交叉配型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毅 蒋鸿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3-539,共7页
为了进一步规范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KT)受者的选择、亲属活体供者的选择、受者的术前准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凝血功能紊乱的监测与治疗、并... 为了进一步规范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KT)受者的选择、亲属活体供者的选择、受者的术前准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凝血功能紊乱的监测与治疗、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 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血浆置换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活体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血清差异蛋白质的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江涛 王志军 +2 位作者 曹旭晴 曹丽 郑亚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和健康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产物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与LN发生相关的血清蛋白质。方法:利用DFPP的方法分别对4例LN患者和4例健康人血浆进行过滤,将滤下的大分子蛋白混合物行双向电泳分离并...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LN)患者和健康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产物中的差异蛋白质,筛选与LN发生相关的血清蛋白质。方法:利用DFPP的方法分别对4例LN患者和4例健康人血浆进行过滤,将滤下的大分子蛋白混合物行双向电泳分离并银染显影,经图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应用QSTAR Pulsar I型串连飞行质谱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点,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对其中有意义分子行血清浓度检测验证。结果:2组间筛选出差异蛋白点共317个,其中表达量差异达3倍以上的蛋白点69个,经串连质谱分析鉴定出包括人冷凝集素IgM抗体、免疫球蛋白λ轻链、谷胱甘肽-S-转移酶、结合珠蛋白前原蛋白、甲状腺素转运蛋白、载脂蛋白E、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玻连蛋白、角蛋白和转铁蛋白等十多个在SLE活动性肾炎血清中表达改变的蛋白分子。ELISA及RIA检测结果与双向电泳相符。结论:LN患者血清与健康人血清的蛋白表达谱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分子可能成为LN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飞行质谱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