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及其对美国黑人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晓洋 马艳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通过对杜波依斯的介绍及其“双重意识”概念的解释,阐述了美国黑人的内在心理冲突问题和困惑所在。指出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的概念是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主义的产物,从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两方面讨论了“双重意识”的内涵。指出“双... 通过对杜波依斯的介绍及其“双重意识”概念的解释,阐述了美国黑人的内在心理冲突问题和困惑所在。指出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的概念是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主义的产物,从象征意义和比喻意义两方面讨论了“双重意识”的内涵。指出“双重意识”揭示了黑人性格的二重性和黑人作家的两难抉择。分析了黑人文学作品中出现同化和分离之间的持续张力的原因,强调了杜波依斯提出的“双重意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波依斯 双重意识 美国黑人文学 二重性 同化与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意识的坚守与疏离——后殖民语境下《耻》文化身份的探寻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斯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9-100,共2页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小说《耻》,以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土崩瓦解背景下的白人生活为主要线索,以及白人在种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标准之间徘徊的两难局面为主要矛盾,表现了南非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的社会环境下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文...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的小说《耻》,以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土崩瓦解背景下的白人生活为主要线索,以及白人在种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标准之间徘徊的两难局面为主要矛盾,表现了南非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的社会环境下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文化冲突,特别是在白人特权消失后的社会里,黑人和白人的人性扭曲和道德伦理的严重错位而导致的白人双重意识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提出对南非人生存窘境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耻》 双重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柏油孩》的双重意识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丽荣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6-49,共4页
将托尼·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孩》置于多元文化语境下,借助杜波依丝的双重意识理论,分析美国黑人寻求自身文化独立时的困境及其与白人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小说 《柏油孩》 双重意识 文化孤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双重意识
4
作者 王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5-36,共2页
影片《印度之行》是导演大卫.李恩根据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同名小说拍摄而成。影片当中存在着复杂的双重意识——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本文试图从电影中的景物表现以及人物语言及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原作者的个人经历、原作者... 影片《印度之行》是导演大卫.李恩根据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同名小说拍摄而成。影片当中存在着复杂的双重意识——殖民意识和反殖民意识。本文试图从电影中的景物表现以及人物语言及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原作者的个人经历、原作者对帝国主义的态度、社会集体想象物三个方面探寻这种双重意识产生的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之行》 双重意识 思想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古体诗词英译的意识双重结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的思维要经历一个构建意识双重结构的过程,这双重结构就是:使翻译得以发生的本体结构和使翻译工作得以展开和完成的摹状结构。这就是有篇章翻译工作特点的翻译"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模型"。从汉语古体诗词的英... 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的思维要经历一个构建意识双重结构的过程,这双重结构就是:使翻译得以发生的本体结构和使翻译工作得以展开和完成的摹状结构。这就是有篇章翻译工作特点的翻译"意识双重结构理论模型"。从汉语古体诗词的英译来说,透过这双重结构可以基本完成翻译的过程,但译文可能还有点粗糙、不完善,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加工,首先是不失原意,然后是尽可能符合原诗的风格。如果说从事件发展为用例事件需要主体的意向性作主导,那么对用例事件作深加工则更需要主体的意向性发挥更细致、深层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双重结构 翻译 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感觉到感受 从原初意识到反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黑人小说的嬗变及双重文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加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0-183,共4页
几百年来,非洲裔族群对种族平等的呼声从未间断。美国黑人作家在各国的历史语境中挣扎摸索,探求一条通向独立自我、独立人格的道路,其间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或以“求同”作文化融合的尝试,或以“立异”抵抗修正主流文化,使其为负载两... 几百年来,非洲裔族群对种族平等的呼声从未间断。美国黑人作家在各国的历史语境中挣扎摸索,探求一条通向独立自我、独立人格的道路,其间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或以“求同”作文化融合的尝试,或以“立异”抵抗修正主流文化,使其为负载两种文化的黑人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虽然他们对美学传统不断进行修正与创新,但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实质不变。黑人文学的嬗变反映了黑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羽翼渐丰并逐步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独立 奴隶叙事 身份认同 双重意识 美国 黑人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恩诗歌《出神》的双重诗意
7
作者 朱黎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有关约翰·多恩诗歌《出神》主题的争议在西方评论界一直没有停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矛盾对立的解读是以赫伯特·格瑞厄森为代表的"爱情玄学说"和皮埃尔·莱构斯首开先河的"色情诱惑说...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有关约翰·多恩诗歌《出神》主题的争议在西方评论界一直没有停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矛盾对立的解读是以赫伯特·格瑞厄森为代表的"爱情玄学说"和皮埃尔·莱构斯首开先河的"色情诱惑说"。如果对《出神》进行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的双重解读就会发现,文章认为,《出神》是一首经过精心构思、具有灵肉双重意味的诗歌,与诗歌的主题并行不悖。诗歌语义表层探讨的爱情玄学和深层隐喻的情色世界与诗人要表达的灵肉合一的爱情观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双重性使诗歌既富有灵魂的圣洁,又弥漫着肉欲的气息,从而形成了精神层面和感觉层面的复杂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多恩 《出神》 双重意识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叶芝其人其诗 被引量:10
8
作者 方汉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74-83,73,共11页
本文从四个不同层面去论述本世纪初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人生哲学、创作思想及其主要诗作:一、探索诗人在追求永恒艺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双重意识,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二、剖析诗人的贵族理想... 本文从四个不同层面去论述本世纪初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人生哲学、创作思想及其主要诗作:一、探索诗人在追求永恒艺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双重意识,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二、剖析诗人的贵族理想主义和对人民大众的态度;三、探讨诗人对待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复杂态度、矛盾心态及其理想的英雄观;四、简述诗人在世界风云突变面前所描绘的梦魇般的幻像及其对世界未来的预言.不断探索永恒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相互关系,是诗人一生从事诗作的主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幻理想 永恒艺术 双重意识原则 贵族主义 爱尔兰民族独立 梦魇幻像 未来预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笔下的男性人物形象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绪肃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为读者建构了一个白人文化侵蚀下的黑人世界。她笔下的男性人物在黑白文化的夹缝中或沉沦或错位或窒息或探寻,她刻画的黑人男性在既是美国人同时是黑人的双重文化冲击下自我的异化。
关键词 莫里森 文化冲突 黑人男性 异化 双重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功能一侧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厚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77-81,共5页
:8 0年代初 ,大脑两半球功能活动一侧化现象的基本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活动机制的许多推测。近期的研究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分离后的左右脑可能不存在“双重意识”;左右脑半球有可能都介入了视觉空间信息的加工 ;正常人左右... :8 0年代初 ,大脑两半球功能活动一侧化现象的基本发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活动机制的许多推测。近期的研究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分离后的左右脑可能不存在“双重意识”;左右脑半球有可能都介入了视觉空间信息的加工 ;正常人左右脑半球的机能优势活动存在复杂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功能一侧化 双重意识 视觉-空间信息加工 时间-空间动态-侧化关系 大脑 人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传的神话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卓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自白体”诗歌的自传性提出质疑,通过对“自白体”诗歌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洛威尔的代表作《生活研究》的分析,从诗歌的叙述者和诗歌的叙述对象以及叙述特点等方面探究了“自白体”诗歌的自传性背后所隐藏的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从而... 对“自白体”诗歌的自传性提出质疑,通过对“自白体”诗歌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洛威尔的代表作《生活研究》的分析,从诗歌的叙述者和诗歌的叙述对象以及叙述特点等方面探究了“自白体”诗歌的自传性背后所隐藏的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从而揭示出“自白体”诗歌的真正价值:诗人为读者也为自己制造出了一个自传神话,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性 建构 叙述的双重意识 自传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外国文学教育新思路——以希尔德烈斯小说《白奴》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冬梅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89,共2页
现阶段国内的成人外国文学教育在选材上只局限在少数经典作品,在分析时只注重表层意义;这样另外的一些杰出文本就被忽视了,学生剖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很难提高。以分析杰出的作家、历史学家理查.希尔德烈斯的著名小说《白奴》为例,运用... 现阶段国内的成人外国文学教育在选材上只局限在少数经典作品,在分析时只注重表层意义;这样另外的一些杰出文本就被忽视了,学生剖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很难提高。以分析杰出的作家、历史学家理查.希尔德烈斯的著名小说《白奴》为例,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福柯的话语理论,从主人公阿尔琪的身份入手,剖析故事背后隐含的奴隶制下黑人的双重意识,双重眼光,身心压迫,家庭模式以及作者本人对现实、人生、社会等问题所作的思考;旨在对成人外国文学教育的材料选择和教学方法有一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双重意识 双重压迫 家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诗学的研究路径与走势
13
作者 赵新 何发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历代学者研究孟子诗学,分为三大治学进路:经学化/政教观的进路、纯文学/纯诗学的进路、思想史/文化史的进路,这几种研究路径的形成受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的影响而有特定的研究指向。融通"双重问题意识"是一种全面而恰当... 历代学者研究孟子诗学,分为三大治学进路:经学化/政教观的进路、纯文学/纯诗学的进路、思想史/文化史的进路,这几种研究路径的形成受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的影响而有特定的研究指向。融通"双重问题意识"是一种全面而恰当地处理孟子诗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诗学 三种进路 双重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