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胡塞尔论同情的意向结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志达
《哲学分析》
2014年第6期20-33,共14页
在其两篇论同情的论文(2008、2012)中,耿宁从儒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同情问题,借助胡塞尔的同情理论刻画了同情的一般意向特征,讨论了同情在反思与前反思、自身意识与他异意识之间的理论关系。仅就同情的意向特征来考察耿宁的相关论述,...
在其两篇论同情的论文(2008、2012)中,耿宁从儒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同情问题,借助胡塞尔的同情理论刻画了同情的一般意向特征,讨论了同情在反思与前反思、自身意识与他异意识之间的理论关系。仅就同情的意向特征来考察耿宁的相关论述,可刻画出同情的意向结构:虽然想象行为在某些同情经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想象本身并不是同情行为的决定性要素。具体来说,同情是一种特殊的"他人感知",后者是感知行为与当下化行为的意向融合;就其意向结构而言,同情更类似于图像意识而非纯粹的想象意识。进而言之,同情意向性不是单一意向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双重意向性,恰恰是这种意向的双重性使我们得以理解他人视角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当下化
想象
他人感知
拟-视角获取
双重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耿宁唯识学研究管窥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精兵
王恒
《哲学分析》
2014年第5期25-33,197,共9页
胡塞尔现象学和玄奘唯识学都是对意识或心识的卓越研究。耿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意识一般之三分结构、过去之特殊现实性。但是他对玄奘唯识学中四分说的性质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这导致他依据三分说来质疑唯识三世说。...
胡塞尔现象学和玄奘唯识学都是对意识或心识的卓越研究。耿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意识一般之三分结构、过去之特殊现实性。但是他对玄奘唯识学中四分说的性质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这导致他依据三分说来质疑唯识三世说。玄奘四分说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发生学描述,陈那三分说才是意识结构描述。唯识学三世说可以在发生学上借"自缘返缘"结构得到完满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唯识学
耿宁
双重意向性
自缘返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
3
作者
马迎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
内时间意识研究是胡塞尔创建超越论现象学的先导和基础。在借助滞留概念超出描述心理学的立义模式之后,胡塞尔历时近30年,先后将内时间结构揭示为具有内在建基关联的滞留的双重意向性、完整的双重意向性在具体当下之上的建构,以及从原...
内时间意识研究是胡塞尔创建超越论现象学的先导和基础。在借助滞留概念超出描述心理学的立义模式之后,胡塞尔历时近30年,先后将内时间结构揭示为具有内在建基关联的滞留的双重意向性、完整的双重意向性在具体当下之上的建构,以及从原区分到融合为一的活的当下的构造。根据上述内时间的建构层次,胡塞尔刻画出了同样具有内在建基关系的三种形态的超越论现象学,即纯粹现象学、习性现象学和本性现象学。超越论现象学是一门具有严格的内在建基结构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内时间意识
超越论现象学
双重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塞尔论同情的意向结构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志达
机构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
出处
《哲学分析》
2014年第6期20-33,共14页
文摘
在其两篇论同情的论文(2008、2012)中,耿宁从儒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同情问题,借助胡塞尔的同情理论刻画了同情的一般意向特征,讨论了同情在反思与前反思、自身意识与他异意识之间的理论关系。仅就同情的意向特征来考察耿宁的相关论述,可刻画出同情的意向结构:虽然想象行为在某些同情经验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想象本身并不是同情行为的决定性要素。具体来说,同情是一种特殊的"他人感知",后者是感知行为与当下化行为的意向融合;就其意向结构而言,同情更类似于图像意识而非纯粹的想象意识。进而言之,同情意向性不是单一意向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双重意向性,恰恰是这种意向的双重性使我们得以理解他人视角及其意义。
关键词
同情
当下化
想象
他人感知
拟-视角获取
双重意向性
Keywords
empathy
presentification
imagination
Other-perception
quasi-perspective-taking
bidirectional intentionality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耿宁唯识学研究管窥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精兵
王恒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2014年第5期25-33,197,共9页
基金
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胡塞尔的经验概念>(项目编号:CXZZ12_0002)资助
文摘
胡塞尔现象学和玄奘唯识学都是对意识或心识的卓越研究。耿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意识一般之三分结构、过去之特殊现实性。但是他对玄奘唯识学中四分说的性质的理解可能并不准确,这导致他依据三分说来质疑唯识三世说。玄奘四分说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发生学描述,陈那三分说才是意识结构描述。唯识学三世说可以在发生学上借"自缘返缘"结构得到完满说明。
关键词
现象学
唯识学
耿宁
双重意向性
自缘返缘
Keywords
phenomenology
Vijptimātratā
structure
genesis
back-pratītya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
3
作者
马迎辉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视野中的精神分析思潮研究”(19BZX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内时间意识研究是胡塞尔创建超越论现象学的先导和基础。在借助滞留概念超出描述心理学的立义模式之后,胡塞尔历时近30年,先后将内时间结构揭示为具有内在建基关联的滞留的双重意向性、完整的双重意向性在具体当下之上的建构,以及从原区分到融合为一的活的当下的构造。根据上述内时间的建构层次,胡塞尔刻画出了同样具有内在建基关系的三种形态的超越论现象学,即纯粹现象学、习性现象学和本性现象学。超越论现象学是一门具有严格的内在建基结构的哲学。
关键词
胡塞尔
内时间意识
超越论现象学
双重意向性
Keywords
Husserl
inner time consciousnes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dogy
double intentions
分类号
B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胡塞尔论同情的意向结构
罗志达
《哲学分析》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耿宁唯识学研究管窥
赵精兵
王恒
《哲学分析》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胡塞尔的内时间研究与超越论现象学
马迎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