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重力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空中交通流量组合预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明 韩松臣 黄林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4-770,共7页
基于四阶段法,采用双重力模型,预测全国空域的交通流量OD分布.针对历史数据的随机性和周期性,建立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得出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结果.采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分析了组合预测结果.算例分析表明,对比华北地区空... 基于四阶段法,采用双重力模型,预测全国空域的交通流量OD分布.针对历史数据的随机性和周期性,建立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得出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结果.采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分析了组合预测结果.算例分析表明,对比华北地区空中交通流量统计数据,与回归分析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相比,本文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更高、更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理 组合预测 四阶段法 双重力模型 GM.GRNN模型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接入客流精细化预测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彦宇 孙琦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有不同类型的新线或者延长线投入运营。新线接入不仅会改变原有轨道交通路网的拓扑结构,影响乘客出行路径选择,而且对客流时空分布有较大影响。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新线车站的开通年全日上下车...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每年都会有不同类型的新线或者延长线投入运营。新线接入不仅会改变原有轨道交通路网的拓扑结构,影响乘客出行路径选择,而且对客流时空分布有较大影响。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新线车站的开通年全日上下车人数为依据,采用改进的双约束重力模型实现新线车站相关OD客流量全日预测;建立路网及车站的分时进出站规律模型,实现新线相关OD客流量的精细化预测;采用加权平均法对既有车站OD客流量进行预测,并分析挖掘历史新线接入前后既有车站客流的变化规律,实现预测优化调整。提出的预测方法不仅可应用于新线接入前,为新线接入后的运营安全和科学高效的调度指挥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可用于轨道交通线路规划阶段客流分布预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接入 约束重力模型 分时预测模型 既有OD预测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客流空间分布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丽辉 朱建生 +2 位作者 徐彦 王洪业 吕晓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6,共5页
为准确预测高速铁路站间OD客流,采用时间和空间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构建高速铁路发到量的灰度预测模型,然后将预测结果应用于双约束重力模型预测高速铁路站间OD客流量。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基于2012—2015年发送量和到达量的历史... 为准确预测高速铁路站间OD客流,采用时间和空间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构建高速铁路发到量的灰度预测模型,然后将预测结果应用于双约束重力模型预测高速铁路站间OD客流量。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基于2012—2015年发送量和到达量的历史数据建立灰度预测模型,预测2016年京沪高速铁路的发送量和到达量,再根据2015年京沪高速铁路24个车站的OD客流数据拟合出双约束重力模型,进而预测2016年各站间OD客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时间和空间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可以应用于高速铁路客流空间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客流空间分布 灰度预测模型 约束重力模型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广通道行包运输OD量预测研究
4
作者 王德占 李雪飞 郎茂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8,共4页
采用灰色预测法对京广通道主要城市的铁路行包运输发送量和到达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对各主要城市间铁路行包OD交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对于优化铁路运输产品、提高铁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京广通道 行包运输 OD量预测 灰色预测法 约束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