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探析——基于再分配公平双重内涵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玉华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相对于初次分配中的市场公平而言,再分配是基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进行的,它要实现的是社会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体现公平原则,但目前我国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方面却存在... 相对于初次分配中的市场公平而言,再分配是基于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进行的,它要实现的是社会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体现公平原则,但目前我国在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方面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解决再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建立有效的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再分配 过程公平 社会公平 双重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生成进路与双重内涵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兴圆 袁银传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共9页
唯物史观创立期间,马克思以劳动活动为基点开辟解析人的本质的新视界,并衍生出关于人的世界的劳动生成论,形成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一重内涵。其后,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露劳动者遭物化,资本无偿占有剩余劳动而增殖,资本逻辑... 唯物史观创立期间,马克思以劳动活动为基点开辟解析人的本质的新视界,并衍生出关于人的世界的劳动生成论,形成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第一重内涵。其后,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露劳动者遭物化,资本无偿占有剩余劳动而增殖,资本逻辑扩张下人受物化的社会关系宰制,自由个性被物的同质性遮蔽。马克思提出了从劳动和劳动者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超越路向,形成了关于资本逻辑的劳动批判论,劳动人本思想第二重内涵由此呈现。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两重内涵是递进式的,在真理和道义的统一中,马克思批判了资本逻辑,高扬了劳动人本逻辑。再现马克思劳动人本思想的演进逻辑,呈现出了马克思人本关切精神的真实面向,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民特质,这对深刻领会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人本思想 双重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的概念层表达式“X BE Y”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巧云 涂志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共8页
隐喻,是使用"是"、"成"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同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表达。隐喻总是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概念层表达式"X BE Y";其中,X和Y分属两个不同范畴。表达式"X BE Y"成为隐喻... 隐喻,是使用"是"、"成"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同其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表达。隐喻总是显性或隐性地包含着概念层表达式"X BE Y";其中,X和Y分属两个不同范畴。表达式"X BE Y"成为隐喻概念层表达式有两个主要理据:谓词BE能够进行外延—内涵性双重逻辑解读①,保证了表达式"X BE Y"既可在表面上利用Y的外延对X进行述说又可利用Y的内涵属性对X进行述说;其识解依赖人类常规关系认知范式,这种常规关系或知识结合语境限制因素解决了"X BE Y"中喻体Y部分属性的提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X BE Y”表达式 同一律 外延—内涵双重逻辑解读 常规关系认知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