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吸附现象作用的三维四相多组分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3 位作者 孙良田 李士伦 刘明高 钱根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0,共4页
在油气藏渗流过程中 ,油相、气相和吸附相内各烃类组分将会发生相间传质现象 ,油、气的相态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对于这类流体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力学特征和各种物理化学问题 ,可以归结为求解三维四相多组分数学模型。文章在提出考虑“吸... 在油气藏渗流过程中 ,油相、气相和吸附相内各烃类组分将会发生相间传质现象 ,油、气的相态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对于这类流体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力学特征和各种物理化学问题 ,可以归结为求解三维四相多组分数学模型。文章在提出考虑“吸附现象作用”的多组分模型假设条件之后 ,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四相 (油相、气相、水相和吸附相 )多组分数学模型。为了完成油相、气相和吸附相的相平衡计算 ,建立了考虑“吸附现象作用”、适合于地下油气藏烃类体系的三相 (气相、液相和吸附相 )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现象 作用 三维多组分模型 凝析油气藏 多孔介质 多维模型 多组分 平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地层的凝析气井定流压分析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笑萍 赵子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地层流体会产生复杂的相变,如果井底析出凝析油会造成严重的井底污染,影响气井产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凝析气井多以定流压的状态进行生产,因此,从凝析气井生产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常产量试井分析... 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地层流体会产生复杂的相变,如果井底析出凝析油会造成严重的井底污染,影响气井产量。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凝析气井多以定流压的状态进行生产,因此,从凝析气井生产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常产量试井分析理论,建立了适应于凝析气井试井分析的定流压渗流模型,绘制了试井理论图版,以适用于凝析气井的试井分析,可以通过凝析气井的产量历史解释出地层参数,还可以进行产能预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双重介质地层 定流压试井模型 理论图版 气井产量史 地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裂隙双重变形介质中的油水两相流动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利成 唐汝众 +1 位作者 仝兴华 薛世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下,文章建立了饱和油水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来模拟裂隙砂岩储层中的油-水渗流,提出了基于双孔隙固相系统变形与油水两相渗流的全耦合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给予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 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下,文章建立了饱和油水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来模拟裂隙砂岩储层中的油-水渗流,提出了基于双孔隙固相系统变形与油水两相渗流的全耦合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给予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解耦的有限元数值解方法对裂隙储层的两相流体压力、饱和度以及储层变形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储层流体运动主要由裂隙变形、油/水的PVT特性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裂缝性岩层 孔隙-裂隙双重介质 饱和油水两渗流 耦合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硫沉积影响的双重介质气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苗苗 刘启国 +1 位作者 牟爱婷 虞婷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在高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能量的不断下降,硫化氢会分解,硫颗粒析出,最终形成硫沉积现象,对地层造成污染。针对高含硫气藏中的硫污染区和未污染区,建立了双重介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 在高含硫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能量的不断下降,硫化氢会分解,硫颗粒析出,最终形成硫沉积现象,对地层造成污染。针对高含硫气藏中的硫污染区和未污染区,建立了双重介质复合气藏试井解释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井筒储集系数、表皮系数、有效井径及井筒流体相分离等因素的影响。求解了无限大气藏的井底拟压力解。最后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及Matlab软件,获得了无限大气藏井底拟压力及拟压力导数的双对数曲线图版。同时,分析了相再分布拟压力参数、含硫饱和度、硫沉积半径、内外区窜流系数、内外区弹性储容比等因素对试井曲线的影响。研究内容及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双重介质 分离 试井解释模型 试井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气相抽提过程中多孔介质扰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伟 章光新 +2 位作者 路莹 杨悦锁 董李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8-454,共7页
基于质量守恒与流体达西定律推导水气二相流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进而结合饱和度~相对渗透率~毛细压力耦合关系构建二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建立多孔介质孔隙度变化与水气二相饱和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实现多孔介质扰动时空变化的定量表征... 基于质量守恒与流体达西定律推导水气二相流动的连续性微分方程,进而结合饱和度~相对渗透率~毛细压力耦合关系构建二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建立多孔介质孔隙度变化与水气二相饱和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实现多孔介质扰动时空变化的定量表征.案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定场地而言,抽提影响带的空间形态与抽提真空度密切相关,抽提真空度越大,影响半径及影响带内的气流速度越大,本案例中抽提真空度在11kPa和31kPa时的抽提影响半径分别达到8.5m和9m;在抽提过程中,孔隙度及渗透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显著变化,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长及其变幅则与离抽提段的空间距离成反相关,抽提压力为0.7 105Pa、特征参数C=0.8的情景模拟显示:距离抽提段1m的P1点在约40min后孔隙度达到稳定、增幅为0.0387,而较远的P4点,距抽提段水平距离为3m,约在60min后达到稳定、增幅为0.0031,相应地,P1和P4点介质渗透率分别从1.18×10-11m2增加至2.22×10-11与1.25×10-11m2;在相同抽提压力下,孔隙度增幅与关键参数C值成正相关,抽提压力为0.9×105Pa、C=0.1和0.8时的孔隙度最大增幅分别约为0.009和0.055;相同参数C条件下,孔隙度增幅与抽提压力成正相关,C=0.8、抽提压力为0.7×105Pa时的孔隙度最大增幅则达到0.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抽提 流动 多孔介质 扰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饱和多孔介质中三维应力波的传播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凯欣 刘颖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9-473,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液饱和多孔介质中应力波的传播,提出了三维两相细观计算模型。基于此模型,应用Galerkin余量法并计及流-固耦合界面的耦合效应,利用直接耦合的技术,开发了三维流-固混合显式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冲击载荷作用下... 为了深入研究液饱和多孔介质中应力波的传播,提出了三维两相细观计算模型。基于此模型,应用Galerkin余量法并计及流-固耦合界面的耦合效应,利用直接耦合的技术,开发了三维流-固混合显式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在此基础上对冲击载荷作用下液饱和多孔介质中三维应力波的传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详细讨论了孔隙率,孔隙形状等因素对应力波传播主导波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饱和多孔介质 模型 流-固耦合 显式动力有限元法 三维应力波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水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瑜 李晓红 +1 位作者 卢义玉 靳晓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5-999,共5页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水力学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至175m时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的变化,在应用上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 分形网络 广义双重介质 三维水力学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裂结构岩质边坡渗流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瑜 赵阳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渗流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 把块裂结构岩质边坡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广义双重介质,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了1~2级主干裂隙分形网络,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了合理的块裂结构边坡三维渗流模型,给出了有限元解法,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位致175m时边坡渗流场的变化,在应用上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裂结构岩质边坡 分形网络 广义双重介质 三维渗流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浆液在岩土介质中的非混溶流动过程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同春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化学浆液在岩土双重孔隙介质中的流动是一个二相驱替过程。对这一过程建立方程描述并求解,结果显示了化学浆液在孔隙系统中的吸渗速度远小于在裂隙系统中的流动速度。
关键词 双重孔隙介质 流动 化学浆液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合兴场底水气藏排水采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匡建超 王世泽 +2 位作者 王玉兰 石发展 何春蕾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针对四川合兴场须二底水气藏目前开采中的主要问题 ,应用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借助于排水采气的单井处理技术 ,进行了排水采气的数值模拟研究。根据 17个排水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 ,分析了双重介质底水气藏的水侵规律 ,推荐了科学合理... 针对四川合兴场须二底水气藏目前开采中的主要问题 ,应用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借助于排水采气的单井处理技术 ,进行了排水采气的数值模拟研究。根据 17个排水方案的模拟计算结果 ,分析了双重介质底水气藏的水侵规律 ,推荐了科学合理的排水方案 ,对气井的复活或延长气井和气藏的开采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合兴场 底水气藏 排水采气 双重介质三维二相模型 数值模拟 工艺排水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基质块渗流特征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滢 杨胜来 +3 位作者 任双双 刘京 马铨峥 陈彦昭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5,共4页
高效开发致密油藏需要分段多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以形成网络裂缝。压裂后的致密油藏为基质-裂缝双重孔隙介质,渗流过程复杂。由于缝网的复杂性及表述的困难性,导致产能模拟的不确定性。为此文中由易到难,先以一个基质块为研究对象,研... 高效开发致密油藏需要分段多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以形成网络裂缝。压裂后的致密油藏为基质-裂缝双重孔隙介质,渗流过程复杂。由于缝网的复杂性及表述的困难性,导致产能模拟的不确定性。为此文中由易到难,先以一个基质块为研究对象,研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储层压裂后流体从基质块向裂缝的流动;再在一个基质块内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三维渗流模型,并给定不同的边界条件描述基质块衰竭开采的过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隐式压力并求解模型。通过选取地质及流体参数进行实例计算,得到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不同基质块尺寸下的基质块压力分布、日产量、累计产量、可动用体积百分比、采收率等关系,定量地认识了一个基质块的渗流参数,为致密油储层渗流特征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三维渗流模型 启动压力梯度 双重孔隙介质 衰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