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阳离子光固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光 邢涛 黄鹏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研究光引发剂、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阳离子光固化的影响,确定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光固化体系的配方组成。利用湿法手工铺叠工艺和紫外光辐照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敏剂和链转移剂... 通过研究光引发剂、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阳离子光固化的影响,确定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光固化体系的配方组成。利用湿法手工铺叠工艺和紫外光辐照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光固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利用紫外光辐射固化成型技术制备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加入链转移剂的光敏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化 碘翁盐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对脂多糖应激断奶仔猪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玉兰 鲁晶 +3 位作者 石君霞 侯永清 朱惠玲 丁斌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5-150,共6页
试验研究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对脂多糖(LPS)应激断奶仔猪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断奶仔猪,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罗格列酮(ROS,... 试验研究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对脂多糖(LPS)应激断奶仔猪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断奶仔猪,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罗格列酮(ROS,PPARγ激动剂)+LPS组;双酚A型环氧树脂(BADGE,PPARγ抑制剂)+ROS+LPS组。注射LPS或生理盐水3 h后,前腔静脉采血待测。结果显示:1)ROS缓解了LPS导致的断奶仔猪血液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的降低(P<0.05),BADGE阻断了ROS的缓解作用(P<0.05);2)ROS缓解了LPS导致的断奶仔猪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升高(P<0.05)及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的降低(P<0.10),BADGE阻断了ROS的缓解作用(P<0.10)。结果表明,ROS在一定程度上缓解LPS应激导致的断奶仔猪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的下降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而BADGE阻断了ROS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双酚a型环氧树脂 断奶仔猪 脂多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雪艳 马骉 +1 位作者 魏堃 薄延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271-3275,共5页
为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对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基本性能的影响,将异佛尔酮二胺(IPDA)与具有不同分子量比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双... 为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对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基本性能的影响,将异佛尔酮二胺(IPDA)与具有不同分子量比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拉伸-回复形状记忆测试分析了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以及JH-230对固化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JH-230可以增加固化体系链段的柔韧性;固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动态模量随JH-230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形变完全回复时间随JH-230含量的增加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储能模量 形状记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外电场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结构及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莎 陈家茂 +3 位作者 孙林翔 陈凯 汪辉耀 俞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1 a.u.=5.142×1011 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1 a.u.=5.142×1011 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化率、前线轨道的能级和成分,原子之间的键能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从倒V型结构逐渐变成线性结构,总能量降低,偶极矩和极化率都升高,且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降低;最高占据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增大,沿逆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核反应活性,最低空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沿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电反应;位于分子两端环氧基团上的C-C,C-O容易发生断裂,进而破环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红外光谱在高频区的吸收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外电场 密度泛函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赢 李新 +3 位作者 余志科 周雪映 倪才华 石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112,共4页
采用碱法提取粮食加工废弃物——稻壳中的木质素,利用木质素与双酚A结构相似,对二者进行共混,并在碱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果发现:当木质素替代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得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 采用碱法提取粮食加工废弃物——稻壳中的木质素,利用木质素与双酚A结构相似,对二者进行共混,并在碱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果发现:当木质素替代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得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最大为0.30,重均分子量为6 045,分子量分布相对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木质素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环氧值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一蔚 郑亚萍 +3 位作者 李沛沛 屈萍 杨睿璐 李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66,共7页
研究了聚醚胺(D-230、T-403)、甲基四氢苯酐(MeTHPA)3种固化剂与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性能,针对不同体系的反应活性、固化反应动力学、凝胶时间、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冲击断口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3... 研究了聚醚胺(D-230、T-403)、甲基四氢苯酐(MeTHPA)3种固化剂与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性能,针对不同体系的反应活性、固化反应动力学、凝胶时间、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冲击断口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体系的凝胶时间均显著下降,其中MeTHPA体系的凝胶时间最短,耐热性能最好;T-403体系在室温下的剪切强度最大,达到30.059 MPa;D-230体系的冲击韧性较高,达到51.279kJ/m2;用这3种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6.55、63.99、67.60kJ/mol,其反应级数分别为0.865、0.902、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聚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废料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尹志玉 李晶晶 +3 位作者 唐晓东 冯雪峰 曹晔飞 高志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中的液固废料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剂种类、原料液固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浸渍比对活性炭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OH为最佳活化剂,原料液固质量比3∶7、浸渍...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工艺中的液固废料为原料,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活性炭。考察了活化剂种类、原料液固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浸渍比对活性炭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KOH为最佳活化剂,原料液固质量比3∶7、浸渍比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条件下制备出的活性炭得率为35.28%,亚甲基蓝吸附量为1 531 mg/g。利用BET、SEM、FTIR、XRD、Bohem滴定对活性炭的形貌结构、表面官能团等进行表征。活性炭呈非晶形态,且表面分布着发达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1 693 m^(2)/g,总孔容为0.754 0 cm^(3)/g,平均孔径为1.782 nm,微孔容占总孔的82.73%。FTIR和Bohem滴定显示,活性炭表面含有酚羟基、醇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其总酸度为3.34 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工艺废料 活性炭 KOH 得率 亚甲基蓝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技术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晨 唐晓东 +3 位作者 李晶晶 冯雪峰 曹晔飞 高志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介绍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机理和工业生产方法,综述了一步法和两步法双酚A型环氧树脂(BADGE)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步法包括添加催化剂、固碱法、溶剂法、钠盐法、常减压共沸法,两步法包括两步法动力学、使用催化剂、降低水解氯,分... 介绍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机理和工业生产方法,综述了一步法和两步法双酚A型环氧树脂(BADGE)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步法包括添加催化剂、固碱法、溶剂法、钠盐法、常减压共沸法,两步法包括两步法动力学、使用催化剂、降低水解氯,分析了其合成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BADGE合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合成机理 生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玻璃粉掺杂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正艋 张明旭 +4 位作者 张馨宁 梁策 张海亮 李云辉 马玉芹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0,共6页
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短切玻璃纤维和纳米玻璃粉为填料,通过模压加工工艺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使用热失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纳米玻璃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 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短切玻璃纤维和纳米玻璃粉为填料,通过模压加工工艺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使用热失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了纳米玻璃粉含量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求解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添加短切玻璃纤维后,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最大热分解温度从365℃提高至369℃,而随着纳米玻璃粉的加入,其最大热分解温度进一步提升5~16℃。且复合材料的残炭率在65.41%~69.15%之间,相比双酚A型环氧树脂、短切玻璃纤维增强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9.88%~71.51%、22.95%~27.11%。同时纳米玻璃粉的加入也使得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得到提升,最高为153.14 kJ/mol,相比双酚A型环氧树脂单体及短切玻璃纤维材料增强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活化能135.65 kJ/mol、137.46 kJ/mol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纳米玻璃粉的引入改变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短切玻璃纤维 纳米玻璃粉 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固砂性能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俊波 向兴金 +4 位作者 舒福昌 林科雄 罗刚 李玉光 王珊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58-60,共3页
针对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出砂问题,选取了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ER1用于化学固砂实验,研究了其化学式及主要反应机理,并在室内测试了ER1固砂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在60℃下选用40~80目干燥石英砂、固化剂GN加量为1.2%、ER1树脂加量为4.5%... 针对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的出砂问题,选取了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ER1用于化学固砂实验,研究了其化学式及主要反应机理,并在室内测试了ER1固砂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在60℃下选用40~80目干燥石英砂、固化剂GN加量为1.2%、ER1树脂加量为4.5%、偶联剂KH550加量为0.2%、固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散砂固结体的抗压强度为12.3MPa,空气渗透率为12.9md,煤油渗透率为4.1md。固结体样品能够抵抗地层水、泥质等的混入,有较好的耐酸碱等介质的能力,在大流量长时间水的冲刷下没有散砂被冲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反应机理 化学固砂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甘芸 张墩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将氢化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HBPA-EP),产物分别用多元胺类或酸酐类固化剂固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固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固化条件、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等。结果表明... 将氢化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HBPA-EP),产物分别用多元胺类或酸酐类固化剂固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固化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固化条件、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等。结果表明,当分别采用1,3-环己二甲胺、液态聚酰胺、顺式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固化HBPA-EP(环氧值为0.45)时,其固化条件分别为100℃、2h,145℃、4h,90℃、2h,120℃、4h,130℃、2h,150℃、4h,140℃、2h和160℃、4h,用这4种固化剂进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0.62、56.88、74.56kJ/mol和68.36kJ/mol,其反应级数分别为0.886、0.901、0.915和0.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六氢苯酐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热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苑吉河 张曦 +5 位作者 李新田 赫树开 曾晓哲 岳运奇 于小雨 李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29,共6页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 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4-甲基六氢苯酐(4-MHHPA)固化的双酚A型环树脂(DGEBA)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特性。结果表明:C-O的断裂是环氧树脂热解主要的引发反应,CO2、HCHO、CO、H2O是环氧树脂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小分子气态产物。CO和H2O的分子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O2的分子数量反而减少,高温条件下有利于CO和H2O的形成。根据分子模拟轨迹,阐述了CO2和H2O的形成机理。SF6背景下热解实验结果显示,330℃时采集到明显的CO2谐波吸收信号,温度高于400℃之后H2O的谐波吸收信号明显增大,H2O的产出时间明显滞后于CO2,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REAXFF 热解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耐热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蒲建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改性可以明显提高耐热性。本文介绍了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耐热性的方法并对其在胶粘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介。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应用 高耐热性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合颖 陈婷 +2 位作者 孙广卫 周景辉 韩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当前,从制浆造纸工业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主要用于生产混凝土减水剂、石油开采助剂、农药增效剂、分散剂等,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本文介绍了将工业木质素用于生产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生产方法包括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 当前,从制浆造纸工业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主要用于生产混凝土减水剂、石油开采助剂、农药增效剂、分散剂等,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本文介绍了将工业木质素用于生产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生产方法包括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环氧树脂直接共混固化、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和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官能化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问世
1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原料 制备方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特种压敏胶的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王秋景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8期355-357,共3页
为了提高产品的涂装质量 ,消除产品盲孔存油及涂装盲区应改进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对几种胶粘剂进行相关的试验 ,找到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特种压敏胶 涂层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F_(7)N/CO_(2)及其分解气体与环氧树脂的相容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竣然 颜湘莲 +4 位作者 高克利 刘伟 秦明辉 韩冬 张国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0-899,共10页
全氟异丁腈(C_(4)F_(7)N)混合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正处于研发与小规模应用阶段,设备气固材料的相容性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文以氦气(He)为对照组,以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常用的固体绝缘材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70℃和100℃条... 全氟异丁腈(C_(4)F_(7)N)混合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正处于研发与小规模应用阶段,设备气固材料的相容性是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该文以氦气(He)为对照组,以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常用的固体绝缘材料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70℃和100℃条件下为期28天的相容性热加速试验。从气体组分、固体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方面评价了C_(4)F_(7)N/CO_(2)混合气体及其分解气体两种气氛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材料的相容特性。结合α-Al_(2)O_(3)掺杂微粒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界面区理论,分析了环氧树脂试样电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气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C_(4)F_(7)N/CO_(2)及其分解气体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气固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 CO_(2) 分解气体 双酚a型环氧树脂 气固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光敏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鹤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采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光敏树脂低聚物基体,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二溴新戊基二醇乙烯丙基醚为活性稀释剂,二氧化硅为填料,制备了三维打印用...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丙烯酸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采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为光敏树脂低聚物基体,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二溴新戊基二醇乙烯丙基醚为活性稀释剂,二氧化硅为填料,制备了三维打印用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光敏树脂。通过测试光敏树脂的固化时间、黏度、固化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光敏树脂各组分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质量分数为8%,稀释剂质量分数为20%,填料质量分数为1.0%时,光敏树脂拉伸强度为15.6 MPa,耐热温度为2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环氧丙烯酸 光敏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室温固化、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三明 魏巍 +3 位作者 杨天博 郑春柏 郑昌梅 邓鹏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采用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C6mim]FeCl_4)与混合胺复配室温(20℃)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并与其它脂肪胺类室温固化E-51体系在力学性能、热性能、耐老化性能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C6mim]FeCl_4不同添加量对固化体... 采用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C6mim]FeCl_4)与混合胺复配室温(20℃)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并与其它脂肪胺类室温固化E-51体系在力学性能、热性能、耐老化性能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C6mim]FeCl_4不同添加量对固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6mim]FeCl_4/混合胺复配室温固化E-51体系的室温拉伸强度可达90 MPa,高温(120℃)下也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失重(5%)分解温度为310℃,200℃老化7 d后,拉伸强度为28 MPa,是一种可在高温下使用的新型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基甲基咪唑四氯化铁盐 双酚a型环氧树脂 室温固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25
20
作者 范一波 曹瑞军 范圣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用马来酸酐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主链上的仲羟基进行醇解反应,在环氧树脂主链上引入亲水性-COOH基团,制得水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溶剂、温度、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 用马来酸酐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主链上的仲羟基进行醇解反应,在环氧树脂主链上引入亲水性-COOH基团,制得水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溶剂、温度、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以醋酸丁酯为溶剂,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 h,m(马来酸酐)∶m(E-44)=8.6∶100,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接枝率(RGH)为86.09%,环氧保留率(RRE)为96.69%,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优异的固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马来酸酐 醇解 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