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东平 顾慧丹 +1 位作者 张叶 杨锦飞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6年第4期30-33,共4页
用三氯氧磷、双酚A与苯酚反应制得化合物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进行讨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三氯氧磷、双酚A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05;第一步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 h;第... 用三氯氧磷、双酚A与苯酚反应制得化合物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进行讨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三氯氧磷、双酚A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05;第一步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8 h;以A lC l3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A总质量的2%,产品收率达88.7%.通过FT-I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在塑料中对其阻燃性能做了测试,结果表明它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 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PC/PBT合金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觉渊 刘述梅 +1 位作者 傅轶 赵建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100,105,共5页
研究了10%(质量分数,下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阻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增韧方法。5%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MBS)、3%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复合增韧基体质量比70... 研究了10%(质量分数,下同)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阻燃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的增韧方法。5%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酯(MBS)、3%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复合增韧基体质量比70∶30的合金,缺口冲击强度达44.5 kJ/m2,拉伸强度达53.8 MPa,3.2 mm厚样条UL-94测试为V-0级。热重分析表明,RDP使上述合金第一失重段残炭率增加17.6%,700℃残炭率增加4.1%。聚苯醚(PPO)代替10%的合金基体后1.6 mm厚的样条阻燃等级达UL-94 V-1级,垂直燃烧残炭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炭层表面结构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合金 间苯二(二苯基磷酸酯) 无卤阻燃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辛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用间苯二酚、三氯氧磷和苯酚作为原料合成出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MgCl2,并且其最佳的用量为间苯二酚用量的1%(mol)。所得产物经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酸度的表征并... 用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用间苯二酚、三氯氧磷和苯酚作为原料合成出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催化剂为MgCl2,并且其最佳的用量为间苯二酚用量的1%(mol)。所得产物经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酸度的表征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热失重分析表明产物的5%热失重分解温度为315℃,可作为阻燃工程塑料的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间苯二(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应富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27期5-5,共1页
文章利用双酚A和氯磷酸二苯酯合成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讨论,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物料比为2.1: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4h,溶剂为苯。
关键词 酚a 磷酸二苯酯 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磷酸酯齐聚物阻燃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新龙 朱绪飞 +2 位作者 宋晔 贾红兵 崔立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11-13,共3页
以三氯氧磷、双酚A和苯酚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双酚A磷酸酯齐聚物阻燃剂,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确认。研究了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的催化效果最好,最佳用量为每100份双酚A加入0.9份AlCl_3,酯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40... 以三氯氧磷、双酚A和苯酚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双酚A磷酸酯齐聚物阻燃剂,其结构经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确认。研究了催化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的催化效果最好,最佳用量为每100份双酚A加入0.9份AlCl_3,酯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40~160 ℃,产品收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磷酸酯齐聚物 合成 阻燃剂 三氯氧磷 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双酚亚磷酸酯类抗氧剂HP-10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婷婷 杜飞 +1 位作者 刘涛民 袁玉兵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研究了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简称双酚Z)与三氯化磷为原料,经一级酯化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一氯化物;与异辛醇二级酯化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异辛烷氧基亚磷酸酯(简称HP-... 研究了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简称双酚Z)与三氯化磷为原料,经一级酯化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一氯化物;与异辛醇二级酯化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异辛烷氧基亚磷酸酯(简称HP-10)。一级酯化工艺条件:n(双酚Z)∶n(三氯化磷)=1.0∶1.3,催化剂0.2g,反应时间2.0h,温度85.0℃;二级酯化工艺条件:异辛醇6.5g,缚酸剂13.0g,反应时间4.0h,温度85.0℃。合成HP-10收率达84.3%,熔点147.5~148.2℃,经IR1、H NMR、13 C NMR、LC-MS谱图解析,与HP-10结构相符,产物质量分数大于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磷酸酯抗氧剂 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 缚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磷酸双酚A四个(二乙二醇单丁醚)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应喜 刘霞 +1 位作者 程锦承 毛圣杰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以亚磷酸三乙酯、双酚A、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 ,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 ,合成了二亚磷酸双酚A四个(二乙二醇单丁醚 )酯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时间Ⅰ为 1h ,反应时间Ⅱ为 ... 以亚磷酸三乙酯、双酚A、二乙二醇单丁醚为原料 ,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 ,合成了二亚磷酸双酚A四个(二乙二醇单丁醚 )酯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时间Ⅰ为 1h ,反应时间Ⅱ为 2 .5h ,反应温度Ⅰ为 12 0 130℃ ,反应温度Ⅱ为 15 0~ 16 0℃ ,催化剂用量为羟基化合物总质量的 1.4 % ,双酚A/亚磷酸三乙酯 /二乙二醇单丁醚 (摩尔比 )为 1∶2 .0 5∶4。在此条件下 ,收率大于 99%。用元素分析、IR与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亚磷酸酚a四个(二乙二醇单丁醚)酯 合成 表征 磷酸酯 抗氧剂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磷酸双酚A四硬脂醇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应喜 刘霞 张国庆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3-205,208,共4页
研究了以亚磷酸三乙酯、双酚 A、硬脂醇为原料 ,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合成二亚磷酸双酚 A四硬脂醇酯 ,考查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关键词 磷酸酯 抗氧剂 热稳定剂 二亚磷酸酚a四硬脂醇酯 合成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聚磷酸酯阻燃剂BAPDP的合成及其在PC/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东平 顾慧丹 杨锦飞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2,共3页
用三氯氧磷、双酚AP与苯酚经两步反应制得了新型化合物双酚AP双(二苯基磷酸酯)(BAPDP)。采用单因素法对催化剂、物料比、反应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以TiCl4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AP质量的2.0%,n(POCl3):n(双酚AP):n(PhOH... 用三氯氧磷、双酚AP与苯酚经两步反应制得了新型化合物双酚AP双(二苯基磷酸酯)(BAPDP)。采用单因素法对催化剂、物料比、反应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以TiCl4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AP质量的2.0%,n(POCl3):n(双酚AP):n(PhOH)=4:1:4.05。第一步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 h;第二步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0 h,产率为78.5%。通过1H NMR、FT-IR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产物经热重法分析表明其热稳定性较好,并考察了BAPDP在PC/ABS中的阻燃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 酚aP 三氯氧磷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俊亮 肖苏尧 +3 位作者 陈运娇 陈雪香 汤杰 曹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抗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PC/ABS的制备及燃烧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少忠 夏延致 +1 位作者 纪全 孔庆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 以齐聚磷酸酯(BD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C/ABS塑料合金,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扫描电镜(SEM)及热裂解-气相/质谱法(Py-GC/MS)等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BDP对PC/ABS有良好的阻燃效果;BDP的加入使PC/ABS燃烧残留物上产生大量的致密微孔,同时由Py-GC/MS分析表明BDP的加入降低了PC/ABS可燃性降解产物的生成,裂解产物中含有三苯基磷酸酯(TPP),说明BDP在塑料合金降解过程中分解生成TPP发挥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齐聚酚a(二苯基)磷酸酯 阻燃性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乙烯酯树脂
1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7-577,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异氰酸酯改性乙烯酯树脂,其组成(质量分数)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20%-60%,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为10%-40%,反丁烯二酸为5%~25%,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5%~15%,苯乙烯为上述反应物总量的30%-5... 该发明涉及一种异氰酸酯改性乙烯酯树脂,其组成(质量分数)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20%-60%,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为10%-40%,反丁烯二酸为5%~25%,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5%~15%,苯乙烯为上述反应物总量的30%-50%。其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三(2.4戊二酮基)合铬和阻聚剂酚类化合物存在下,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丙烯酸和反丁烯二酸加入反应釜,在100—140℃下反应1—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酯树脂 改性 酚a型环氧树脂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反丁烯二酸 甲基丙烯酸 类化合物 质量分数 制备方法 反应物 苯乙烯 阻聚剂 催化剂 反应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