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任文娟
汪贞
+4 位作者
杨先海
刘济宁
杨倩
陈英文
沈树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72和96 h死亡率等指标比较8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毒性具有线性相关性。根据GB 30000.28—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对受试物的急性水环境毒性的分级标准,判定BPP为毒性Ⅰ级,BPA、BPB、BPF、BPZ、BPAP和BPAF为毒性Ⅱ级,根据Verhaar分类方法,双酚A及其类似物属于麻醉致毒机制的化学品,其毒性大小与疏水基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50)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酚A及其类似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红蕊
马彦萱
+2 位作者
张琼华
顾佳丽
赵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74-2284,共11页
研究双酚A及其类似物(BP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了解有毒物质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毒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BPs对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和毒性机制等提供参考依据,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
研究双酚A及其类似物(BP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了解有毒物质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毒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BPs对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和毒性机制等提供参考依据,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2010年来研究BPs与血清白蛋白、脱氧核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结合过程,包括结合机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结合距离、结合作用力,及其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影响等,并分析了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生
物
大分子
相互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任文娟
汪贞
杨先海
刘济宁
杨倩
陈英文
沈树宝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100)
文摘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72和96 h死亡率等指标比较8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毒性具有线性相关性。根据GB 30000.28—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对受试物的急性水环境毒性的分级标准,判定BPP为毒性Ⅰ级,BPA、BPB、BPF、BPZ、BPAP和BPAF为毒性Ⅱ级,根据Verhaar分类方法,双酚A及其类似物属于麻醉致毒机制的化学品,其毒性大小与疏水基团相关。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50)
畸形
Keywords
bisphenol A and its analogue
acute toxicity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
deformity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酚A及其类似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红蕊
马彦萱
张琼华
顾佳丽
赵刚
机构
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74-2284,共11页
文摘
研究双酚A及其类似物(BPs)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了解有毒物质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毒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揭示BPs对人体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和毒性机制等提供参考依据,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2010年来研究BPs与血清白蛋白、脱氧核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结合过程,包括结合机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结合距离、结合作用力,及其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影响等,并分析了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生
物
大分子
相互作用机制
Keywords
bisphenol A and its analogues
biomacromolecule
inter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急性毒性
任文娟
汪贞
杨先海
刘济宁
杨倩
陈英文
沈树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酚A及其类似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红蕊
马彦萱
张琼华
顾佳丽
赵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