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0.1C-5Mn中锰钢在双道次热压缩变形期间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魏军 岑琼瑛 +1 位作者 张梅 汪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65,93,共6页
通过Gleeble-3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Fe-0.1C-5Mn钢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850,900,950,1000℃)、道次间隔时间(1,5,10,20,50,100 s)、应变速率(0.01,0.1,1 s^(-1))对该钢在热变形期间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应力... 通过Gleeble-35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Fe-0.1C-5Mn钢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850,900,950,1000℃)、道次间隔时间(1,5,10,20,50,100 s)、应变速率(0.01,0.1,1 s^(-1))对该钢在热变形期间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基于应力、应变数据,绘制功率耗散效率图。结果表明:提高变形温度、延长道次间隔时间、增加应变速率有助于试验钢在双道次热压缩变形期间发生静态再结晶,其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10 k J·mol^(-1);试验钢的稳定变形区分布于短道次间隔时间(1,10 s)的高应变速率区域(0.2~1 s^(-1)),以及长道次间隔时间(100 s)的低温低应变速率区域(850~925℃/0.01~0.2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1C-5Mn钢 双道次热压缩 静态再结晶 功率耗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8钛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软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蒙 李萍 薛克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新型亚稳定β型TB8钛合金进行双道次间隙式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此过程中合金的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750℃时,合金在热变形初期出现了不连续屈服现象;合金在双道次热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新型亚稳定β型TB8钛合金进行双道次间隙式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此过程中合金的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750℃时,合金在热变形初期出现了不连续屈服现象;合金在双道次热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态软化,动态软化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道次间隙保温后,合金出现了明显的静态软化行为,且静态软化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8钛合金 双道次热压缩 动态软化 静态软化 变形温度 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小虎 胡小东 +1 位作者 赵红阳 巨东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6,共7页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单个物理过程耦合到一起。为了验证模型,将其应用到AZ31B镁合金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过程。探讨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道次间隔和预应变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双道次热压缩 流变应力特征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高强铝合金双道次热变形应力软化行为及组织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明义 赵晓东 陈慧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22,共4页
在实验温度为300℃和400℃,应变速率为0.01s^(-1)和1s^(-1),每道次应变0.4,道次间隔时间为10~900 s条件下,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锻态Al-Zn-Mg-Cu高强铝合金双道次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改锻试样的流变应力软化行... 在实验温度为300℃和400℃,应变速率为0.01s^(-1)和1s^(-1),每道次应变0.4,道次间隔时间为10~900 s条件下,在Gleeble^(-1)500D热力模拟实验机上进行了锻态Al-Zn-Mg-Cu高强铝合金双道次等温压缩实验,研究了合金改锻试样的流变应力软化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双道次热压缩应力软化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道次保温时间延长而升高。400℃时,由于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的完全回复和再结晶,释放了大部分变形储能,道次间应力软化不明显,且不受应变速率和保温时间的影响;300℃、1 s^(-1)条件下道次间的应力软化程度最为明显,保温10~240 s期间产生的应力软化主要是由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引起的,240~900 s期间的应力软化主要受析出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高强铝合金 双道次热压缩 应力软化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镍奥氏体耐热钢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雷 龙红军 +3 位作者 王建峰 毛天桥 李飞 张英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95-4000,共6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利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新型节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21Cr-11Ni-N-RE在变形温度950~1 150℃、应变速率0.1~10 s^-1,道次间保温时间为0.5~30 s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亚动态再结晶的动力学模型,并将预测...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利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新型节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21Cr-11Ni-N-RE在变形温度950~1 150℃、应变速率0.1~10 s^-1,道次间保温时间为0.5~30 s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亚动态再结晶的动力学模型,并将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易发生亚动态再结晶,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迅速增大;预应变超过峰值应变后,应变继续增大对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十分有限。21Cr-11Ni-N-RE耐热不锈钢的亚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mdrx为130.417 k J/mol,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节镍奥氏体耐不锈钢 亚动态再结晶 双道次热压缩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A36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6
作者 康煜华 刘义伦 何玉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5-278,共4页
为了模拟A36钢轧制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变,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通过在不同变形工艺下的软化行为研究,建立了A36钢在轧制情况下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率、应变及初... 为了模拟A36钢轧制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变,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通过在不同变形工艺下的软化行为研究,建立了A36钢在轧制情况下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率、应变及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等参数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6钢 静态再结晶 静态软化率 双道次热压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5CrNiMoV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永善 胡志强 +1 位作者 王开坤 李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8-125,共8页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热作模具钢5CrNiMoV在不同变形温度(1030、1130和1230℃)、应变速率(0.001、0.01和0.1 s^(-1))和道次间隔保温时间(1、5和12 s)下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了5CrNiMoV钢的亚... 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了热作模具钢5CrNiMoV在不同变形温度(1030、1130和1230℃)、应变速率(0.001、0.01和0.1 s^(-1))和道次间隔保温时间(1、5和12 s)下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了5CrNiMoV钢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材料的软化程度不断增强;随着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第2次加载时的加工硬化现象更加明显,且应变速率对初始亚动态再结晶影响较大。5CrNiMoV钢的亚动态再结晶激活能约为123.928 kJ·mol^(-1);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吻合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为优化5CrNiMoV钢的热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动态再结晶 双道次热压缩 动力学模型 5CrNiM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 被引量:65
8
作者 蔺永诚 陈明松 钟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1-416,共6页
利用双道次热压缩的方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研究42CrMo钢在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讨论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与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42CrMo钢静态再结晶... 利用双道次热压缩的方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研究42CrMo钢在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讨论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与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立42CrMo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相应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约为187.68kJ/mol。结果表明:变形程度对42CrMo钢的静态再结晶影响最大,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次之,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影响较小;在变形温度较低(850℃)时,随着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静态再结晶分数逐渐趋于稳定(约为0.4),这是因为在变形温度较低时,道次间不能发生完全的静态再结晶。在变形程度较小、道次间隔时间较短时,几乎不发生静态再结晶。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二者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静态再结晶 静态软化:双道次热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Al-Zn-Mg-Cu高强铝合金静态回复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坤 赵晓东 +1 位作者 陈慧琴 王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铸态试样在温度300~400℃,应变速率0.01~0.1 s^(-1),变形程度33%+20%,保温0~900 s静态回复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对该合金静态回复力学行为影响显著;(1)300℃和330...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铸态试样在温度300~400℃,应变速率0.01~0.1 s^(-1),变形程度33%+20%,保温0~900 s静态回复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对该合金静态回复力学行为影响显著;(1)300℃和330℃温度较低时,变形过程中回复较慢,存储的变形能较高,保温期间的回复和再结晶使第二道次流变应力降低,表现为流变应力软化现象,且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的软化程度增大;保温过程中析出相的出现减缓了应力软化速率;(2)温度升高到360℃和400℃时,变形过程中回复充分,存储的变形能低;变形保温后基体的固溶度高,第二道次流变应力升高,表现为流变应力硬化现象;360℃变形保温期间的回复/再结晶使得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应力又逐渐降低软化,析出相减缓了应力的软化速率;而400℃变形保温期间没有回复/再结晶和析出相,所以硬化后的应力并不随着道次间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高强铝合金 双道次热压缩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b微合金钢Q345E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思前 周瑾 +3 位作者 叶恭琦 朱焜 喻亮 黄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5,89,共4页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进行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含Nb微合金钢Q345E在不同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隙时间内的静态再结晶(SRX)行为。结果表面:不同变形温度下静态再结晶软化分数呈典型的S型曲线,符合Avrami规律。当变形温度较低时,静态...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进行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含Nb微合金钢Q345E在不同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隙时间内的静态再结晶(SRX)行为。结果表面:不同变形温度下静态再结晶软化分数呈典型的S型曲线,符合Avrami规律。当变形温度较低时,静态再结晶进行较慢,完成的时间较长;在高变形温度条件下,静态再结晶进行较快,完成的时间较短。通过回归法计算的Avrami指数n平均值为0.94,预测的软化分数和测量的软化分数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b微合金钢 双道次热压缩试验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工具钢SKS51静态再结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思前 赵刚 +2 位作者 薛刚 余驰斌 叶传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03-106,共4页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合金工具钢SKS51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850、900、950和1000℃,变形程度(真应变)为0.1、0.15、0.2和0.25,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及道次间隔时间为1、5、15、30和80 s的变形行为对其...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合金工具钢SKS51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850、900、950和1000℃,变形程度(真应变)为0.1、0.15、0.2和0.25,应变速率为0.1、1和10 s-1及道次间隔时间为1、5、15、30和80 s的变形行为对其静态再结晶的影响,并采用2%应力补偿法计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百分率,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应变速率及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会加速合金工具钢SKS51钢静态再结晶进程;通过回归法计算Avrami指数n平均值为0.5,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约为157.74 kJ/mol,SKS51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优化轧制工艺提供实验和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工具钢 SKS51 双道次热压缩试验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70HD管线钢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健 刘荣杰 +2 位作者 朱伟 谢红飙 肖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9,共6页
为研究X70HD抗大变形管线钢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了X70HD管线钢不同道次间隔保温时间、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条件下的双道次热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道次间隔保温时间越长,材料软化程度越大。随着变... 为研究X70HD抗大变形管线钢的亚动态再结晶行为,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进行了X70HD管线钢不同道次间隔保温时间、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条件下的双道次热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道次间隔保温时间越长,材料软化程度越大。随着变形速率增大、变形温度提高,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升高。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X70HD管线钢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获得的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为进一步对X70HD管线钢实际轧制生产中组织的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和控制、优化轧制工艺以及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HD管线钢 双道次热压缩 亚动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90级别管线钢静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佃秀 王守仁 +2 位作者 尚成嘉 李秀程 牛延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共6页
利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X90级别管线钢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X90管线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X90的静态再结晶的激活能,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X90管线钢静... 利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X90级别管线钢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X90管线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X90的静态再结晶的激活能,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X90管线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受道次间隔时间、变形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实验钢的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但其中变形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变形温度低于950℃时,实验钢不会发生静态再结晶,而当温度高于1000℃时,可实现完全静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90 双道次热压缩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培刚 张立文 +2 位作者 李飞 张驰 李超群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141,共6页
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对38CrMoAl钢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参数条件下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对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曲线进行分析,并使用金相显微镜对压缩后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讨论了应变、应变速... 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对38CrMoAl钢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参数条件下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对实验得到的流变应力曲线进行分析,并使用金相显微镜对压缩后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讨论了应变、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和初始晶粒尺寸等不同因素对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0.2%应力补偿法计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分数。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38CrMoAl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建立的38CrMoAl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晶粒尺寸模型 双道次热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MPa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建英 云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115,共4页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法探究Q690 MPa级别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分析了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因素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增加,静态再结晶体积... 采用双道次热压缩法探究Q690 MPa级别海洋平台用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分析了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因素对静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增加,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基本也随之增加,这与材料的位错密度和位错增殖速度直接相关。同时,建立了该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339.4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道次热压缩 静态再结晶 变形因素 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