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轧制态7050铝合金双道次热变形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未怡 卜恒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1,共8页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 7000系铝合金因具备低密度、高强和高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工业中可通过多道次热变形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要获得接近理想状态下的铝合金性能,必须掌握多道次热变形工艺参数对组织演变造成的影响。本实验采用TA DIL 805D动态淬火热膨胀仪对7050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研究了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和首应变对热压缩后的7050铝合金在流变应力、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第二相及织构方面的影响,其中变形温度为360、400℃,应变速率为0.05 s^(-1),间隔时间为10、100 s,首道次应变量分别为0.2、0.4、0.6、0.8和1.0,总应变1.1。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在双道次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态软化,静态和动态软化机制都是再结晶。提高变形温度会促进再结晶进程,形成较强的P织构,首应变增加,动态软化效果显著,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并且出现cube和R-cube织构,强度随首应变增大而加强。延长道次间隔时间会使织构大量聚集在α-取向线上。另外,合金经过热压缩后存在部分不溶相,但是不溶相的数量与分布与变形条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双道次热变形 流变应力 微观组织 第二相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机理研究
2
作者 龚琛杰 解超然 +4 位作者 林赞权 雷明锋 王海林 宋建荣 葛洋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 橡胶密封垫是盾构隧道接缝防水的核心结构,随着盾构隧道直径和设计水压的增大,双道密封垫模式已逐渐成为盾构隧道主流的防水设计方案。为探究双道密封垫相较于单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机理,分别针对无间隙水压作用的常规工况和有间隙水压作用的特殊工况开展双道密封垫防水试验,记录中心腔及内水腔的水压时程曲线,分析得到2种情形下防水增强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黏滞阻力的作用下,压力水从中心腔流入内水腔产生的压降是常规工况下双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缩状态下密封垫的孔隙率越小,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越显著。通过引入孔隙度影响系数,提出了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黏滞阻力压降效应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孔隙率、流体流速、多孔介质平均粒子直径3个关键参数的获取方式。在间隙水压的反作用下,外道密封垫产生附加接触应力是特殊工况下外道密封垫防水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密封垫的压缩程度越大,间隙水压作用下的防水增强效应越显著。借助压密率指标评价密封垫的等效泊松比,提出了间隙水压作用下防水增强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探明了黏滞阻力和间隙水压作用对于双道密封垫的防水增强机理,并给出了2种增强效应的计算方法,为双道密封垫防水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道密封垫 失效机理 接缝防水 黏滞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稳军 周鑫南 +2 位作者 张高乐 贺维国 于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4-1751,共8页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 为探究螺栓孔防水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影响,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自主设计新型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测试装置,开展考虑螺栓孔构造的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耐水压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螺栓孔对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整体防水性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当螺栓孔防水能力不足时,其存在将成为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薄弱环节,可能早于内道密封垫发生渗漏,由此降低内外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较单道密封垫的提升水平;2)当螺栓孔防水性能达到要求后,与单道密封垫相比,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防水体系的防水能力大幅提升;3)对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当管片接缝采用内外双侧布置双道密封垫时,应确保螺栓孔防水性能满足双道密封垫间的协同防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缝防水 双道密封垫 螺栓孔防水 高水压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密封垫分布形式对大直径盾构隧道接缝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4
作者 杨思齐 吴怀娜 +2 位作者 陈仁朋 崔庆龙 杨林松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61,共12页
为探究大直径盾构隧道双道防水密封垫的合理分布方式,采用考虑接缝细部构造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纵缝抗弯足尺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精细化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及密封垫双道外侧分... 为探究大直径盾构隧道双道防水密封垫的合理分布方式,采用考虑接缝细部构造及混凝土塑性损伤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纵缝抗弯足尺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精细化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及密封垫双道外侧分布下接缝的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精细化数值模拟在反映接缝抗弯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可靠性;2)接缝受压区高度、张开量及螺栓应力随弯矩增大呈现4阶段的发展模式,受压侧外缘接触一定程度提升了抗弯性能;3)轴力显著影响接缝初始抗弯刚度的保持,且轴力与初始抗弯刚度并非完全正相关,高轴力下初始抗弯刚度有一定下降;4)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的负弯性能略优于正弯性能,密封垫双道外侧分布的负弯性能远超正弯性能;5)密封垫分布从轴力附加弯矩和核心区混凝土高度2方面影响了接缝的抗弯刚度;6)正弯矩下双道外侧防水性能优于双道内外的防水性能,而负弯矩下双道外侧防水性能较双道内外的防水性能差。由于具有更好的正弯性能以及至少有一侧密封垫受压的防水性能,密封垫双道内外分布的纵缝形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双道防水密封垫 力学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焊对搅拌摩擦焊搭接界面及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柯黎明 魏鹏 +2 位作者 邢丽 罗凯 栾国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113,共4页
用搅拌针长度为3.6 mm的圆柱左螺纹和右螺纹搅拌头对3 mm厚的LY12(CZ)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搭接试验,研究了双道焊搭接界面的迁移及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搅拌头顺时针旋转,采用左螺纹搅拌头时,焊核两侧的搭接界面向上迁移;采用右螺纹... 用搅拌针长度为3.6 mm的圆柱左螺纹和右螺纹搅拌头对3 mm厚的LY12(CZ)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搭接试验,研究了双道焊搭接界面的迁移及接头的性能.结果表明,搅拌头顺时针旋转,采用左螺纹搅拌头时,焊核两侧的搭接界面向上迁移;采用右螺纹搅拌头时,搭接界面向下迁移.单道焊时,由于受拉边总存在迁移界面,导致有效承载板厚减小.用左、右螺纹搅拌头交替进行双道焊接,形成焊缝一侧的搭接界面向上迁移,另一侧的搭接界面向下迁移,使接头承载时,消除迁移界面对受拉边的影响,接头的强度可达到单道焊接头的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搭接 双道 界面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防水能力及失效模式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雪 霍鹏 +2 位作者 周顺华 黄大维 黄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盾构管片接缝在高水压下的防水是保障隧道正常使用的关键。为了研究盾构隧道管片双道密封垫防水机理及最大设防压力,自行研制双道密封垫水密性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不同张开量及错台量情况下,单道及双道密封垫的最大设防压力,并探讨单道... 盾构管片接缝在高水压下的防水是保障隧道正常使用的关键。为了研究盾构隧道管片双道密封垫防水机理及最大设防压力,自行研制双道密封垫水密性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不同张开量及错台量情况下,单道及双道密封垫的最大设防压力,并探讨单道密封垫与双道密封垫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接头张开量影响接缝防水能力,随着张开量的增加,最大防水能力降低。双道密封垫失效模式与单道密封垫不同,张角情况存在手孔渗漏、蹿水等失效模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下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道密封垫 室内试验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湿化气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7
作者 陈芳 张胜芝 范荣兰 《护理研究》 2002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手术后 气道湿化 双道微量泵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中药中不同形态的砷和锑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莉丽 李娜 张德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0-812,共3页
建立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中药中As(Ⅲ),As(Ⅴ),Sb(Ⅲ)和Sb(Ⅴ)的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903和0.0578μg·L^-1,RSD分别为2.01%和1.39%。... 建立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中药中As(Ⅲ),As(Ⅴ),Sb(Ⅲ)和Sb(Ⅴ)的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工作条件下,砷和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903和0.0578μg·L^-1,RSD分别为2.01%和1.39%。将本法成功应用于中药样品的形态分析,As(Ⅲ)和As(Ⅴ)的回收率分别为90.8%~98.2%和89.2%~102.0%,Sb(Ⅲ)和Sb(Ⅴ)的回收率分别为89.7%~102.0%和90.3%~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 形态分析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管片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肖明清 薛光桥 +1 位作者 钟元 孙文昊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1,共7页
研究目的:管片接缝防水是盾构法隧道整个防水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位,以往研究多针对单道弹性密封垫,对于双道密封垫,虽然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但对其防水机理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较少,防水设计缺少理论支撑。为此,本文以某隧道为案例,对双道密... 研究目的:管片接缝防水是盾构法隧道整个防水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位,以往研究多针对单道弹性密封垫,对于双道密封垫,虽然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但对其防水机理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较少,防水设计缺少理论支撑。为此,本文以某隧道为案例,对双道密封垫的防水机理、防水能力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由于密封垫接触面凹凸不平,存在极细微渗漏孔洞,因此其防水能力受接触面最大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细微孔洞的水流阻力双控制,通过提高密封垫接触面的平整度进而减少细微孔洞的数量与大小,是加强防水能力的关键因素;(2)当内侧密封垫防水能力不高于外侧密封垫时,其总防水能力为外侧密封垫残余防水能力与内侧密封垫防水能力之和,且残余防水能力要低于初始防水能力;当内侧密封垫防水能力高于外侧密封垫时,总防水能力约等于内侧密封垫防水能力;(3)建立了双道密封垫整体防水能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双道密封垫、双道密封垫与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组合时的布置方法与技术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水压盾构隧道的防水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管片接缝防水 双道密封垫 残余防水能力 防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管片新型接缝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鲁志鹏 马天宇 +3 位作者 谢宏明 张忆 王士民 何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6,共8页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 针对高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防水问题,提出一种螺栓孔外侧间隔布置双道密封垫的新型防水体系,并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完整接缝防水体系模型进行模拟,对外道密封垫的背水面施加逐级水压,用以模拟外水压力击穿外道密封垫后,在双道密封垫之间的空腔后形成水压的过程中外道密封垫的受力状态,揭示管片接缝密封垫的变形与接触应力分布特性。并开展相关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对外道密封垫在最不利工况下的防水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仿真计算与防水试验结果一致,在外道密封垫发生渗漏水后,新型双道密封垫空腔中所形成的水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道密封垫受力变形状态,提升外道密封垫的防水能力,较单道外道密封垫防水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缝防水 高水压 双道密封垫 数值模拟 防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红慧 许学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90,共3页
应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 ,该方法线性范围宽 (砷 0~ 80 μg L、汞 0~ 10 μg L) ,检出限低 (砷 0 .14 μg L、汞 0 .0 11μg L) ,加标回收率分别在 95 .8%~ 97.6 %和 88.8%~ 91.6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 应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和汞 ,该方法线性范围宽 (砷 0~ 80 μg L、汞 0~ 10 μg L) ,检出限低 (砷 0 .14 μg L、汞 0 .0 11μg L) ,加标回收率分别在 95 .8%~ 97.6 %和 88.8%~ 91.6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36 %和 1.8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土壤 联合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击穿水压的双道密封垫防水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明清 虞雄兵 +1 位作者 薛光桥 张超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1-797,共7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在防水性能提升上的效果,首先定性分析双道密封垫的防水机制,给出击穿水压概念以及基于弹性力学的密封垫击穿水压数值估算公式;然后开展双道密封垫试验,对击穿水压数值进行验证,得出影响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的... 为研究盾构隧道双道密封垫在防水性能提升上的效果,首先定性分析双道密封垫的防水机制,给出击穿水压概念以及基于弹性力学的密封垫击穿水压数值估算公式;然后开展双道密封垫试验,对击穿水压数值进行验证,得出影响双道密封垫防水性能的一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当外界水压大于外道密封垫初始防水能力的1.36倍时,密封垫被完全击穿,丧失残余防水能力;2)不同的密封垫布置方式会影响双道密封垫的防水能力,在双道密封垫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将防水能力更强的密封垫布置在外侧,且双道密封垫的防水能力差距不宜过大;3)沟槽的结构和尺寸会影响密封垫的防水能力;4)无论是单道密封垫,还是双道密封垫,无错位量密封垫的防水压力远大于有错位量密封垫的防水压力,因此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错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道密封垫 击穿水压 弹性力学 数值模拟 防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砷和汞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世仙 魏士倩 余永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采用湿法消解蔬菜样品,用AFS-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蔬菜中的As和Hg重金属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和Hg元素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2和0.999 6,检出限分别为0.011 9和0.013 9 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0... 采用湿法消解蔬菜样品,用AFS-230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蔬菜中的As和Hg重金属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和Hg元素的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2和0.999 6,检出限分别为0.011 9和0.013 9 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01.5%和89.8%~97.3%,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1.4%和0.52%,方法可供各地测定各类蔬菜中As和Hg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消解 双道 原子荧光光谱法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密封舱双道静密封结构泄漏检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东永 陈联 +4 位作者 陈光奇 刘刚 温永刚 赵铄 郭军辉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介绍了空间站密封舱双道密封结构特点和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给出了几种常用双道密封结构泄漏检测方法的原理,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空间站双道密封结构的泄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理论... 介绍了空间站密封舱双道密封结构特点和影响密封性能的因素,给出了几种常用双道密封结构泄漏检测方法的原理,并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空间站双道密封结构的泄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出双道密封结构是内密封圈泄漏还是外密封圈泄漏,检漏灵敏度可以满足空间站在轨泄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道密封结构 泄漏检测 密封舱 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720Li合金双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阚志 杜林秀 +1 位作者 胡军 于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69,73,共4页
对GH4720Li合金在1080~1180℃、应变速率为0.1s^(-1)条件下的双道次压缩过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是GH4720Li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在双道次压缩间歇期内,合金发生亚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低于1120℃... 对GH4720Li合金在1080~1180℃、应变速率为0.1s^(-1)条件下的双道次压缩过程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是GH4720Li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在双道次压缩间歇期内,合金发生亚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低于1120℃的变形间歇期,亚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速度缓慢;1120℃及以上温度的变形间歇期,亚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速度加快。随变形温度升高和第一道次变形量增大,道次间歇期的亚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速度加快。γ′相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协调变形,并发生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20Li合金 静态再结晶 双道次压缩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次搅拌摩擦焊后Cu-Al接头的成型及界面组织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玉花 陈飞 +2 位作者 吴永武 王希靖 郭廷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异种金属纯铜、纯铝板材进行了搅拌摩擦单道次焊与双道次焊试验,试验中采取搭接焊方式,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对焊接接头成型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道焊能够形成良好的搭接接头,但易出现孔洞缺陷,双... 对异种金属纯铜、纯铝板材进行了搅拌摩擦单道次焊与双道次焊试验,试验中采取搭接焊方式,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对焊接接头成型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道焊能够形成良好的搭接接头,但易出现孔洞缺陷,双道次焊能消除单道次焊接产生的孔洞缺陷.单道次焊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由Al_2Cu层和Al_4Cu_9层组成,双道次焊后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只有Al_2Cu层.单道次和双道次焊接后金属间化合物层总厚度小于1μm,双道次焊后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搭接焊 异种金属 双道次焊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8钛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软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蒙 李萍 薛克敏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40,共5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新型亚稳定β型TB8钛合金进行双道次间隙式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此过程中合金的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750℃时,合金在热变形初期出现了不连续屈服现象;合金在双道次热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新型亚稳定β型TB8钛合金进行双道次间隙式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此过程中合金的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为750℃时,合金在热变形初期出现了不连续屈服现象;合金在双道次热压缩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和静态软化,动态软化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道次间隙保温后,合金出现了明显的静态软化行为,且静态软化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8钛合金 双道次热压缩 动态软化 静态软化 变形温度 道次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小虎 胡小东 +1 位作者 赵红阳 巨东英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6,共7页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 建立了一类镁合金双道次热变形过程的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考虑到镁合金具有六重对称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模型采用了六边形元胞网格。另外,通过计算位错密度演变和设定晶粒形核长大规则,模型将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静态再结晶、亚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等单个物理过程耦合到一起。为了验证模型,将其应用到AZ31B镁合金单道次和双道次热压缩过程。探讨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道次间隔和预应变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 双道次热压缩 流变应力特征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联合测定饲料中砷和汞 被引量:3
19
作者 聂燕 李缙扬 秦宏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2-34,共3页
砷、汞系有害元素,被列为环境监测的必检项目,饲料也不例外,饲料中砷测定方法很多,有化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氢化物原子吸收法(HG—AAS)以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等.化学法操作复杂灵敏度低;石墨炉法干扰大,对痕... 砷、汞系有害元素,被列为环境监测的必检项目,饲料也不例外,饲料中砷测定方法很多,有化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氢化物原子吸收法(HG—AAS)以及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等.化学法操作复杂灵敏度低;石墨炉法干扰大,对痕量砷的测定均不太理想.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及回收率均很理想,且用样少,曲线线性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双道原子 荧光光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道打捆机送抽丝液压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永领 林自旺 +2 位作者 韩旭 金友仲 韩志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54-158,共5页
为充分提高全自动双道打捆机抽丝力,利用AMESim软件平台对打捆机送抽丝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综合分析抽丝过程中马达、泵、蓄能器、管路和阀件参数对马达速度响应和扭矩特性等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验证因素影响显著性... 为充分提高全自动双道打捆机抽丝力,利用AMESim软件平台对打捆机送抽丝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综合分析抽丝过程中马达、泵、蓄能器、管路和阀件参数对马达速度响应和扭矩特性等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验证因素影响显著性,最终提出优化方案并应用于打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道打捆机 抽丝 液压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