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速率采样MFA-PID串级控制在汽包水位系统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大中 宁薇薇 倪玮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1,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速率采样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与基本无模型控制以及PID控制方法相比,在对外部扰动控制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的能力方面都有明显地提高,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以电站锅炉汽包水位为对象做了仿真验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速率采样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与基本无模型控制以及PID控制方法相比,在对外部扰动控制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的能力方面都有明显地提高,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以电站锅炉汽包水位为对象做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控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速率采样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汽包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速率同步采样法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周军 李孝文 盛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将双速率同步采样法用于电力系统谐波测量,导出相应的DFT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单速率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速率同步采样 电力系统 谐波测量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双速率同步采样法及其傅里叶变换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菲娜 左伍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417,共4页
针对现有的双速率同步采样序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算法是一个经验公式和计算量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速率同步采样法.改进的采样法采用传统的采样间隔补偿方法以平抑对周期信号采样所产生的周期误差,将所有的采样点按时间顺序... 针对现有的双速率同步采样序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算法是一个经验公式和计算量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速率同步采样法.改进的采样法采用传统的采样间隔补偿方法以平抑对周期信号采样所产生的周期误差,将所有的采样点按时间顺序划分成点数相同的前后两组,对两段中对应点的采样间隔分别给以相同的补偿,将双速率采样问题归结成均匀采样问题,并利用均匀采样的基本理论,导出改进的双速率采样序列 DFT的算法.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补偿方法相比,改进的采样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采样的周期误差,而且 DFT算法的乘法计算量减少了一半.适用于周期信号的电参数测量与频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同步采样 DFT 周期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速率同步采样在谐波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军 范新媛 +1 位作者 蒲晓红 胡晓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70-72,共3页
给出了双速率同步采样法用于谐波分析的算法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同步采样算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速率同步采样 谐波分析 算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采样速率的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龙宁 张凤荔 虞厥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2-333,共2页
高精度动目标检测是雷达数字接收机的一项核心技术,现有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数字接收机的高精度、低计算量、超低信噪比环境等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基于双采样速率的高精度动目标检测技术,它包括基于FFT... 高精度动目标检测是雷达数字接收机的一项核心技术,现有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数字接收机的高精度、低计算量、超低信噪比环境等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基于双采样速率的高精度动目标检测技术,它包括基于FFT的欠采样信号频率无模糊估计,高精度多普勒频移估计和基于双采样速率的动目标径向速度估计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 无模糊频率估计 多普勒频移估计 采样速率 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速率同步采样法在谐波间谐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俊 肖辉 +1 位作者 江维 曾林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96-99,109,共5页
非同步采样是造成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的根本原因,而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是影响DFT变换谐波测量精度的主要原因。因此采样方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采样法上存在的误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的双速率同步采样法,该方法在使... 非同步采样是造成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的根本原因,而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是影响DFT变换谐波测量精度的主要原因。因此采样方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传统采样法上存在的误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的双速率同步采样法,该方法在使用传统的采样间隔补偿方法抑制周期信号产生的周期误差后,对补偿后残留下来的误差进行分析,比较残留误差与定时器分辨率Td的大小关系,从而做进一步的补偿,再用均根方值算法进行处理,这样就更有效的减小了误差。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步采样 频谱泄露 栅栏效应 速率同步采样 残留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非均匀采样实现谐波的高精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毅 古天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信号的谐波分析一直是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提高谐波分析精度的有效方法的研究,从傅里叶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谐波分析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设备及采样数据的前提下,利用双速率采样的非均匀序列,... 信号的谐波分析一直是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提高谐波分析精度的有效方法的研究,从傅里叶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谐波分析方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设备及采样数据的前提下,利用双速率采样的非均匀序列,简单有效地提高谐波分析的精度。计算机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双速率采样 非均匀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C196KC单片机与MAX125/126ADC接口在采样法电力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久美 王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5,共4页
主要介绍如何利用80C196KC单片机的HSO功能及T2定时器捕捉功能,通过双速率同步采样工频信号,实现电参数测量。同时介绍了高速14位带多路开关及采样保持器ADC(MAXI25/126)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 单片机 速率同步采样 A/D转换 电参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衡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9
作者 李传庆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6-38,共3页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作为一种先进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对于具有非自衡能力的受控对象却不能够直接应用此方法。为此,对于非自衡系统提出了基于MFAC的边镇定边反馈补偿控制方案,即对于内回路采用简单反馈环节来镇定...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作为一种先进控制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对于具有非自衡能力的受控对象却不能够直接应用此方法。为此,对于非自衡系统提出了基于MFAC的边镇定边反馈补偿控制方案,即对于内回路采用简单反馈环节来镇定非自衡系统,外回路以MFAC作为反馈补偿器来消除系统的静态误差,并且提高整个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对非自衡系统的受控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衡 汽包水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双速率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量的实时检测技术及实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冰菁 朱坚民 孟庆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针对电力参数的实时高精度检测难题, 介绍了一种用于交流电量 (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 的采用双速率同步交流采样算法的实时自动检测技术。该系统基于 16位单片机, 以交流电量为检测对象, 通过对工频的跟踪检测和双... 针对电力参数的实时高精度检测难题, 介绍了一种用于交流电量 (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 的采用双速率同步交流采样算法的实时自动检测技术。该系统基于 16位单片机, 以交流电量为检测对象, 通过对工频的跟踪检测和双速率同步交流采样算法, 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文中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经过实践证明, 该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智能检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量 智能检测 实现 单片机 速率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单片机的非正弦波功率表的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菲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提出了一种以C8051F高速片上系统单片机为核心的非正弦波功率表的设计。分析了它的测量原理,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它具有成本低,频率范围宽,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非正弦波 C8051F 速率同步采样 功率表 研制 单片机 高速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