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龙志 曹小明 +2 位作者 田冲 胡宛平 张劲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5-58,61,共5页
研究了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层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界面过渡层中SiC的体积分数接近50%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高,塑性最好,但弹性... 研究了界面过渡层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层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改善了界面的结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当界面过渡层中SiC的体积分数接近50%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最高,塑性最好,但弹性模量较低。界面过渡层的存在改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机制。SiC原始泡沫增强的复合材料在断裂时,增强体SiC泡沫先断裂,基体后破坏,断裂表面凹凸不平;含界面过渡层的复合材料断裂时,过渡层的外侧界面先被撕开,内侧界面结合良好,基体与增强体同时断裂,断口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界面过渡层 压缩性能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制动盘及闸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劲松 曹小明 胡宛平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39-42,共4页
简述了国内外对高速列车制动材料的研究概况,探讨了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对制动材料 的要求,分析了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制动盘 闸片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制动系统 制动材料 碳化硅 高温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环氧树脂体系的双连续相结构及其应变激励下的修复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庆丽 李刚 +3 位作者 张晨 杜中杰 励杭泉 刘和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研究了聚砜含量为10%的E-51/PSF/MTHPA/2,4-EMI共混体系在等温固化时双连续相相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在不同应变下的自修复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倒置相差显微镜照片验证了双连续相相结构的演变过程。倒置相差显微镜测试的结果表明,9... 研究了聚砜含量为10%的E-51/PSF/MTHPA/2,4-EMI共混体系在等温固化时双连续相相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在不同应变下的自修复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倒置相差显微镜照片验证了双连续相相结构的演变过程。倒置相差显微镜测试的结果表明,90℃固化3 h后聚砜/环氧固化体系伸长率较高,回弹及应力松弛性能较好,后固化样品的自修复性能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砜 双连续相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S双连续相的临界组分比及相形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剑 许忠斌 冯连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6-39,44,共5页
在哈克转矩流变仪中,研究了操作温度、螺杆转速、共混时间和相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尼龙6/聚苯乙烯(PA6/PS)共混物形成双连续相组分比例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温度、螺杆转速、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成双连续相组分比例范... 在哈克转矩流变仪中,研究了操作温度、螺杆转速、共混时间和相容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尼龙6/聚苯乙烯(PA6/PS)共混物形成双连续相组分比例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温度、螺杆转速、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成双连续相组分比例范围的影响不大,SMA的加入使形成双连续相的比例范围大大减小,SMA阻碍分散相间的碰撞、降低其凝聚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双连续相PA6/PS(50/50,质量分数/%)共混物进行静态热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形态发现:在一定温度下双连续相相尺寸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大;温度越高,相尺寸随时间增大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但仍能够保持双连续相态。在一定温度下,连续相经过破裂、凝聚,使两组分的界面面积降低是相态粗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 共混 形态 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在双连续相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迁移行为对其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惠健 任鹏刚 +3 位作者 李然 解瑞红 孙振峰 任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88,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S)/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导电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研究表明,静态热场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并逐渐达到稳定。动态剪切热场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先下降后上升,当180℃剪切8mi...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NS)/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导电复合材料。导电行为研究表明,静态热场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并逐渐达到稳定。动态剪切热场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先下降后上升,当180℃剪切8min时,GNS的体积分数为3.4%的50%PP/50%HDPE混合体系电阻率从104Ω·m降低到100Ω·m,下降了4个数量级。剪切时间延长到18min时,其电阻率又升至103Ω·m。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热场作用下GNS从PP基体中向HDPE基体内迁移,且热场+剪切场下的迁移更加明显。通过调控剪切热场的作用时间可有效调节GNS在PP/HDPE双连续相中的分布,进而获得具有较优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熔融共混 双连续相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相SiC/Al复合材料压渗工艺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董盼 汤涛 +1 位作者 汤文明 郑治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为了充分发挥陶瓷和金属的各自优势 ,同时避免它们的各自劣势 ,文章采用鲜有报道的多孔陶瓷骨架压渗工艺制备双连续相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 Si C多孔陶瓷骨架 ,然后将纯金属 A l压渗到骨架中 ,为了改善压渗效... 为了充分发挥陶瓷和金属的各自优势 ,同时避免它们的各自劣势 ,文章采用鲜有报道的多孔陶瓷骨架压渗工艺制备双连续相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 Si C多孔陶瓷骨架 ,然后将纯金属 A l压渗到骨架中 ,为了改善压渗效果 ,还对助渗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纯金属 A l可以压渗进入陶瓷骨架中 ,使用助渗剂可得到更好的效果。该材料应用前须进一步改善压渗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骨架 压渗工艺 助渗剂 双连续相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压渗合金 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制动条件下泡沫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惠阳 刘贵民 +1 位作者 兰海 杜建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为解决履带式特种车辆机械制动器过热失效问题,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SiC/Cu和SiC/Fe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两种材料在连续紧急制动工况和连续高温制动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三维形貌仪等... 为解决履带式特种车辆机械制动器过热失效问题,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SiC/Cu和SiC/Fe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研究两种材料在连续紧急制动工况和连续高温制动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三维形貌仪等手段分析摩擦因数、温度和磨损率的变化规律,揭示相应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连续紧急制动实验中,接触表面经历了摩擦膜形成和层间断裂过程,摩擦因数随接合次数增加略微下降,并趋于稳定。在前40次接合中,SiC/Cu和SiC/Fe摩擦副的磨损率整体下降。在40~60次接合中,SiC/Cu摩擦副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加剧,磨损率升高。而SiC/Fe摩擦副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率较低。在连续高温制动实验中,摩擦因数在前6次接合中逐渐升高,制动时间逐渐缩短。在第6次接合后,摩擦副边缘区域出现的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导致力矩下降,摩擦因数和制动时间均呈先降后升趋势。连续高温制动过程中以严重的黏着磨损为主,SiC/Cu和SiC/Fe摩擦副的磨损率均随接合次数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制动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相微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与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鲍沂沂 贾少晋 +3 位作者 李记伟 陈俊聿 曹海 孙茜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双连续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是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单体(B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为油相,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20%)水溶液为水相,丙烯酸(AA)为助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60℃聚合制备得到。利用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 双连续相乳液制备多孔聚合物是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单体(B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为油相,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20%)水溶液为水相,丙烯酸(AA)为助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60℃聚合制备得到。利用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产物的多孔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红外光谱和万能拉力机表征产物结构组成和拉伸性能等。研究了水相含量不同对聚合产物形貌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水相比例为40%和50%时,聚合产物为呈开孔结构的多孔聚合物。当水相比例30%时,其拉伸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乳液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相导热HDPE/PS/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虹 师雯 +3 位作者 周聪 张梓楠 游峰 刘仿军 《胶体与聚合物》 2021年第4期163-165,共3页
以碳化硅(SiC)或改性碳化硅(SMA-m-SiC)作为导热填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为基体,制备HDPE/PS/Si C(SMA-m-SiC)复合材料,其中HDPE:PS=60:40,可形成明显的双连续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双连续结构的基础上,以SMA-m-Si C... 以碳化硅(SiC)或改性碳化硅(SMA-m-SiC)作为导热填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为基体,制备HDPE/PS/Si C(SMA-m-SiC)复合材料,其中HDPE:PS=60:40,可形成明显的双连续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成双连续结构的基础上,以SMA-m-Si C作为导热填料可以更好地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且SMA-m-Si C含量为50 wt%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0.8109 W/m·k,提高30%,软化温度达到1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导热复合材料 导热填料 导热系数 双连续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连续结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雷聪 晋芳伟 +1 位作者 张萍 仇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50,共4页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两相组织在三维空间呈各自连续的状态,二者互相缠绕、互为支撑、强弱互补,由于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具有特有的拓扑结构,复合材料通常表现出独特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热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减震性能。因此,对其进行...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两相组织在三维空间呈各自连续的状态,二者互相缠绕、互为支撑、强弱互补,由于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具有特有的拓扑结构,复合材料通常表现出独特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热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减震性能。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双连续相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成型方法,对比了不同陶瓷相与金属复合所表现出的结构特性和性能特点,并展望了该结构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连续相 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成型方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胶/聚丁烯-1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彦 高晗 +1 位作者 夏琳 辛振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8-124,共7页
以杜仲胶(EUG)和聚丁烯-1(PB-1)为原材料,通过物理机械共混和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具有双连续相结构EUG/PB-1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探讨了共混比对材料硫化特性、物理力学性能、耐热性、微观形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UG/PB-... 以杜仲胶(EUG)和聚丁烯-1(PB-1)为原材料,通过物理机械共混和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具有双连续相结构EUG/PB-1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探讨了共混比对材料硫化特性、物理力学性能、耐热性、微观形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UG/PB-1共混比由90/10变化至60/40时,交联程度有所降低;力学强度和硬度降低然而耐热性明显提高;形变率(Δε)、形状固定率(Rf)均呈上升趋势,而形状回复率(Rr)因交联程度降低略有下降,当共混比为80/20和70/30时,形状记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胶 聚丁烯-1 形状记忆 双连续相 共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多孔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12
作者 江国健 肖清 +2 位作者 彭伟 徐家跃 刘高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10-412,418,共4页
三维网络多孔陶瓷/金属双(共)连续相复合材料(C4材料)具有各向同性和正向加合性质,在摩擦器件和制动元件、电子封装材料及散热器件、航空航天器件、光学仪表材料、运动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C4材料的各种... 三维网络多孔陶瓷/金属双(共)连续相复合材料(C4材料)具有各向同性和正向加合性质,在摩擦器件和制动元件、电子封装材料及散热器件、航空航天器件、光学仪表材料、运动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C4材料的各种制备技术,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本课题组提出的原位反应无压浸渗新工艺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C4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加合 网络多孔陶瓷 (共)连续复合材料 C^4材料 原位反应无压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