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进气道结构下带凹腔补燃室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 1
-
-
作者
王彦红
姚弘悦
东明
-
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6031)。
-
文摘
针对导弹应用固体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的掺混燃烧问题,通过一次燃气的气相燃烧模型和硼燃料的KING燃烧模型,探究了双侧90°和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带凹腔补燃室(后倾角范围为90°~150°)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情况.阐述了凹腔旋流效应及其对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的影响,进行了燃烧性能量化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双侧180°进气条件下凹腔增大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凹腔截面出现4个大对冲旋涡,掺混更加均匀,有利于燃烧组织,有效燃烧空间更大,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达到85%.双侧90°进气条件下凹腔截面形成逆时针单向旋涡,燃烧集中在狭小空间,对燃烧过程不利,补燃室出口总燃烧效率仅为55%.凹腔后倾角由90°提高到120°时,燃料和空气的掺混空间增大,促进了燃烧过程.凹腔后倾角继续提高到150°,凹腔空间增大改善燃烧的作用微弱.
-
关键词
双进气道结构
凹腔
补燃室
硼颗粒
燃烧过程
-
Keywords
dual intake structure
cavity
secondary combustion chamber
boron particles
combustion process
-
分类号
V43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