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健外交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4,共15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关系 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企业加成率 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基于投资外交假说的再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范祚军 张誉夫 陈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48,共22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潮持续高涨,在当下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对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中国海外投资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外交关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潮持续高涨,在当下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对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中国海外投资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外交关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2005—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加剧了双边外交分歧,这种影响在沿线发达国家中更为突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投资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绿地投资并未对双边外交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基础设施投资,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部门的海外投资会加剧外交分歧效应。这一发现形成了对传统经济依赖与商业和平论的新拓展,有效阐明了当代中国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为此,中国应审慎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利用好多边合作机制,在明晰不同投资部门外交影响异质性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差异化地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投资 双边外交 外交政策理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集体对话”外交——围绕中非合作论坛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晨光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8,77,共6页
"集体对话"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其主导的专门机制与多国进行集体互动的外交方式,其以双边和多边外交为基础,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实践中,"集体对话"外交具有突出的外交整合能力,机制化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中国是&... "集体对话"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其主导的专门机制与多国进行集体互动的外交方式,其以双边和多边外交为基础,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实践中,"集体对话"外交具有突出的外交整合能力,机制化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中国是"集体对话"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中非"集体对话"外交有效提升了中国对非外交的战略水平,其成功实践为中国"集体对话"外交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对话”外交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中非合作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外交浅谈
4
作者 一帆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0期31-32,共2页
多边外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外交形式,反映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结构的现实,也成为各国捍卫国家利益,
关键词 多边外交 世界政治经济 国家利益 双边外交 联合国发展 各国议会联盟 联合国系统 联合国组织 国际活动 对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合作的结构性解读与战略再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暮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4,I0004,共18页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性弊端。具体来说,中日韩合作的脆弱性来自双边性的过剩与多边性的不足:三国往往倾向于通过双边外交进行协调和谈判,导致中日韩合作的收益被双边模式稀释和抵消;同时,双边冲突往往“溢出”至三边关系,导致中日韩高层会晤屡屡中断。未来中日韩合作需要进行战略上的重新定位,应聚焦于中日韩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弱政治领域”,坚持其“多边性”,特别是在双边关系发生摩擦时,通过三边外交协调实现对双边关系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合作 三边框架 双边外交 区域合作 小多边主义 战略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参与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学峰 金峰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2,共6页
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参与解决发生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主要途径包括三类:多边外交、双边协调努力和驻苏企业发挥作用。三种途径的相互关系是:借助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参与解决问题的进程,有意识地与其他区域性组织配合引导议题发展方向... 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参与解决发生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主要途径包括三类:多边外交、双边协调努力和驻苏企业发挥作用。三种途径的相互关系是:借助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参与解决问题的进程,有意识地与其他区域性组织配合引导议题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加强与美国在关键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借助中国—苏丹政府的双边接触、中国驻苏企业的积极影响,促进苏丹政府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再在联合国框架内确定政治解决的具体方法和"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富尔 多边外交 双边外交 中国驻苏丹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身份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新和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暖化的影响下,北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注的焦点。在逻辑上,中国北极身份决定其北极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北极利益的阶段性特征。"非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身份并不能满足北极经济利...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暖化的影响下,北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注的焦点。在逻辑上,中国北极身份决定其北极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北极利益的阶段性特征。"非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身份并不能满足北极经济利益特征要求,相比之下,"利益攸关方"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塑性。但是,中国"强双边外交+弱多边外交"北极外交实践模式与北极问题之间存在应对缺口。鉴于此,从不同层面优化北极身份是实现北极经济利益与"和谐北极"目标的有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北极身份 双边多边外交 北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