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
- 1
-
-
作者
赵泽月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75,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国生物医药供应链韧性评估与预警研究”(24BGL28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金融资源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研究”(2023-JC-QN-0781)。
-
文摘
科学阐释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差距的影响,对于优化绿色创新空间格局、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基于2011-202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差距影响的特征事实和异质双边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第一,总体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差距表现出显著的缩小作用,且这种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实质性绿色创新偏好。第二,数字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差距的抑制效果存在多维异质性,从时空异质性看,这种缩小作用在“十三五”时期以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从结构异质性看,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绿色创新差距的缩小效果最佳,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次之,数字支持服务程度的效果最差。第三,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对绿色创新差距的缩小效果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动态演化特征。第四,数字金融发展的作用效果会因绿色创新差距水平的变化而出现“结构突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积极加快数字金融发展,融入高质量的绿色创新活动,同时摒弃同质化的金融赋能政策。研究结论不仅为有效推动绿色创新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十五五”时期加快实现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政策启示。
-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差距
固定效应模型
双边动态演变
绿色金融
-
Keywords
digital finance
green innovation gap
fixed effects model
bilateral dynamic evolution
green finance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