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双输入双输出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 被引量:1
1
作者 景军 《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双输入双输出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电路 ,采用了零极子等效电路分析法 ,并用新型有源器件CCII和FTFN分别实现。该电路具有两个电流输入端和两个电流输出端 ,不必改变电路结构 ,可实现高通、带通、低通、全通滤波功能。两个... 提出了一种新的双输入双输出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电路 ,采用了零极子等效电路分析法 ,并用新型有源器件CCII和FTFN分别实现。该电路具有两个电流输入端和两个电流输出端 ,不必改变电路结构 ,可实现高通、带通、低通、全通滤波功能。两个电流输出端口具有极高的输出电阻 ,因此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且ω0 和Q可独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输入双输出电流模式 零极子 电流型有源滤波器 CCII FTF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扩展移相双有源全桥变换器降压-升压模式下电流应力优化
2
作者 陶海军 王宏祎 杨乃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5-1595,共11页
为降低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在降压-升压模式下的电流应力,提出一种基于新扩展移相调制的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将变压器两端输出高电平电压之间移相量定义为外移相角,再对比分析降压-升压模式下内移相角在变压器不同侧时变换器的工作... 为降低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在降压-升压模式下的电流应力,提出一种基于新扩展移相调制的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将变压器两端输出高电平电压之间移相量定义为外移相角,再对比分析降压-升压模式下内移相角在变压器不同侧时变换器的工作特性,根据移相角之间的关系划分为3种工作模态,得到电流应力表达式和功率模型.然后,对比分析得到优化工作模式,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算法获取电流应力最优的相移组合.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在降压-升压模式下对变换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显著降低变换器在降压-升压模式下的电流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全桥 新扩展移相 降压-升压模式 电流应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磁驱动喷油器多模式喷射特性
3
作者 朱成君 魏代君 +1 位作者 王晓艳 董全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基于可控喷油规律的先进燃烧模式,探究了双电磁驱动喷油器不同喷射模式下的喷射特性.采用动量法搭建喷油器入口压力和喷油规律联合试验平台,通过设计双电磁阀(分别为NCV-1和NCV-2)的驱动电流时序控制形式塑造不同形状的喷油速率曲线,实... 基于可控喷油规律的先进燃烧模式,探究了双电磁驱动喷油器不同喷射模式下的喷射特性.采用动量法搭建喷油器入口压力和喷油规律联合试验平台,通过设计双电磁阀(分别为NCV-1和NCV-2)的驱动电流时序控制形式塑造不同形状的喷油速率曲线,实现了单阀矩形、双阀矩形、斜坡和靴形等多种喷射模式.结果表明:与双阀矩形喷射模式相比,单阀喷射模式的喷油始点延迟0.23 ms,喷油速率增长速度更小.斜坡模式的喷油速率曲线在NCV-2驱动前与单阀矩形模式基本重合,在NCV-2驱动后喷油速率迅速增大.此外,当NCV-1与NCV-2的驱动间隔为1 ms时,斜坡模式的喷油量较双阀矩形喷射模式减少了22%左右,且稳定喷射阶段的喷油速率波动明显更小.靴形模式的喷射延迟与双阀矩形模式近乎相同,在NCV-1驱动时刻与第2次驱动NCV-2间隔为1 ms时的喷油量可达到双阀矩形模式的82%以上,并且在减小稳定喷射阶段的喷油速率波动上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喷油规律 电磁驱动喷油器 驱动电流时序控制 多喷射模式 喷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研究
4
作者 陈旭 张凯 +3 位作者 刘晨 张金鼎 张黎明 姚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7,共13页
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进行多次计算耗时的油藏数值模拟,而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可以实现高效且精度近似的油藏数值模拟替代计算。在基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中,通常将采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进行调整的油藏不确... 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进行多次计算耗时的油藏数值模拟,而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可以实现高效且精度近似的油藏数值模拟替代计算。在基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中,通常将采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进行调整的油藏不确定性参数作为深度学习代理模型的输入参数。现有的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常为单一输入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架构,并未考虑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需要对多个油藏不确定性参数进行调整,且需要训练多个深度学习代理模型以实现对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及压力场分布的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将油藏渗透率场分布及相对渗透率参数作为输入,使用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同时对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及压力场分布进行预测,利用Peaceman方程计算产量,并耦合到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器(ES-MDA)方法中,对油藏渗透率场分布及相对渗透率参数进行反演更新,实现较为高效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在指定时间步的油藏含水饱和度场分布、压力场分布的预测精度均为93%以上。相较于传统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基于双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避免了多次调用油藏数值模拟器的计算耗时问题,提高了拟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 油藏数值模拟 深度学习 代理模型 输入输出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控制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皇金锋 曹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149,共11页
针对两路输入电压大小不等而导致交错控制双输入Buck变换器工作模式复杂、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将变换器的两路输入电压分3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建立了变换器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的临界负载、电感电流和... 针对两路输入电压大小不等而导致交错控制双输入Buck变换器工作模式复杂、参数设计困难的问题,将变换器的两路输入电压分3种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且建立了变换器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CM)和不连续导电模式(DCM)的临界负载、电感电流和输出纹波电压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变换器的临界负载随两路输入电压压差的减小而增大,电感电流纹波及输出纹波电压随两路输入电压压差的减小而减小;当两路输入电压相等时,变换器的临界负载达到最大,电感电流纹波及输出纹波电压达到最小。最后搭建了双输入Buck变换器实验平台,并通过给定的3组输入电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变换器的工作模式以及输出纹波电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交错控制方式的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Buck变换器 交错控制 工作模式 纹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输出PWM型电流模式控制的DC/DC转换器的设计
6
作者 郑凯华 吴煊 +1 位作者 孙伟锋 吴建辉 《电子工程师》 2003年第10期62-64,共3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脉宽调制 (PWM)技术并在非连续电流导通模式控制下工作的双输出DC/DC转换器的设计 ,该转换器在 5V输入电压下利用一个电感实现升压和反压两路电压输出。详细介绍了该转换器实现双电压输出的工作原理和驱动逻辑 ,并采用HSP... 提出了一个基于脉宽调制 (PWM)技术并在非连续电流导通模式控制下工作的双输出DC/DC转换器的设计 ,该转换器在 5V输入电压下利用一个电感实现升压和反压两路电压输出。详细介绍了该转换器实现双电压输出的工作原理和驱动逻辑 ,并采用HSPICE电路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PWM 电流模式控制 DC/DC转换器 电压输出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V双输出DC/DC控制器具电流模式控制、mΩ以下DCR检测、I2C/PMBus接口和可编程环路补偿 被引量:1
7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1期159-159,共1页
凌力尔特公司推出双输出电流模式同步降压型DC/DC控制器LTC3884,该器件具可编程环路补偿和基于I2C的PMBus接口。这款器件提高了电流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以最大限度提高转换器效率和增加功率密度,因此允许使用DC电阻(DCR)非常低(0.3 m... 凌力尔特公司推出双输出电流模式同步降压型DC/DC控制器LTC3884,该器件具可编程环路补偿和基于I2C的PMBus接口。这款器件提高了电流检测信号的信噪比,以最大限度提高转换器效率和增加功率密度,因此允许使用DC电阻(DCR)非常低(0.3 mΩ)的功率电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模式控制 输出 DC/DC DCR I2C/PMBus 电流检测 输入电压范围 降压型 输出电压 凌力尔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CCII多输入单输出n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春华 沈光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OCCII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1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2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基于MOCCIIn阶多输入单输出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1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2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电流模式滤波器。由于仅依靠改变外部输入电流信号的接入数目和方式来实现不同功能的滤波器,而电路内部结构及器件数目不变,所以该电路便于单片集成。文中对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输出的第二代电流传输器 电流模式 输入输出n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PLC系统双I/O冗余输入输出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9
作者 易春辉 李天石 刘锦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5,56,共3页
在水电站工业自动化控制中,针对现场高可靠性应用场合,PLC系统往往采用双I/O冗余输入输出。双I/O冗余输入输出不能简单地直接串并联,必须根据信号的类型、信号等级、输入输出方式不同,分别解决。对于模拟量输出冗余还应注意切换过程的... 在水电站工业自动化控制中,针对现场高可靠性应用场合,PLC系统往往采用双I/O冗余输入输出。双I/O冗余输入输出不能简单地直接串并联,必须根据信号的类型、信号等级、输入输出方式不同,分别解决。对于模拟量输出冗余还应注意切换过程的扰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运行 PLC I/O冗余 模拟量输入输出 切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文球 樊宇 +4 位作者 马同礼 王自成 罗积润 赵鼎 田文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双栅带状注行波管的设计,采用CST-MWS仿真获得了良好的信号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 输入输出结构 S参数 带状注行波管 CST-M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电调谐双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卫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可变电流增益双输出CCⅡ(DOCCⅡ)构成的状态完全可调谐的双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滤波器的参数可以通过DOCCⅡ的可变电流增益因子独立调谐。基于一般双二阶滤波器的设计原则,给出了一种通用电调谐电流模式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提出了一种利用可变电流增益双输出CCⅡ(DOCCⅡ)构成的状态完全可调谐的双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滤波器的参数可以通过DOCCⅡ的可变电流增益因子独立调谐。基于一般双二阶滤波器的设计原则,给出了一种通用电调谐电流模式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推出了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二阶传输函数,给出了相应PSPICE仿真的频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跨导运算放大器 电调谐 DOCCⅡ 可变电流增益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的CCⅡ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2,共3页
为获得高频率、高精度、高稳定度和易集成的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以基本RC网络的带通、低通特性为基础,利用3个CCⅡ设计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大于2 MHz.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比,因而输... 为获得高频率、高精度、高稳定度和易集成的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以基本RC网络的带通、低通特性为基础,利用3个CCⅡ设计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大于2 MHz.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比,因而输出频率的精度高、稳定度高.一电容接地,另一电容"虚地",电路易集成.电路的频谱选择性较好.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该滤波器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振荡器 环路 电流模式 CC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MIMO系统:单极化与双极化的选择
13
作者 郑子洲 张泓亮 +1 位作者 黄欢 王刚 《移动通信》 2025年第4期28-33,共6页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双极化多输入多输出(DP-MIMO,Dual-Polariz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通过极化维度的复用与分集增益,显著提升了频谱效率。然而,受限于无线极化信道交叉极化耦合效应,现有DP-MIMO系统容量难以突破单极化(...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双极化多输入多输出(DP-MIMO,Dual-Polariz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通过极化维度的复用与分集增益,显著提升了频谱效率。然而,受限于无线极化信道交叉极化耦合效应,现有DP-MIMO系统容量难以突破单极化(SP-MIMO,Single-Polarized MIMO)架构的性能上限。为此,文章提出双极化可重构智能反射面(DP-RIS,DP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的联合极化相位设计方案,并基于此系统性探究DP-RIS表面尺寸与MIMO系统容量性能的关联机制。具体来说,通过建立极化信道模型,推导了最佳相位设计下的RIS辅助DP/SP-MIMO系统容量闭合表达式。并基于此,给出了DP系统性能优于SP系统的尺寸阈值。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当RIS单元数超过该阈值时,DP-MIMO系统可实现相较于SP-MIMO的容量优势。研究结论为DP-RIS的工程部署提供了关键尺寸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极化 输入输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收发四维角联合估计
14
作者 陈显舟 杨旭 +2 位作者 陈周 白琳 方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7-923,共7页
基于收发分置双L型阵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提出了利用阵列接收数据的互相关去噪特性,进行目标辐射源收发四维角高精度联合估计的新方法。通过对匹配滤波后的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重构和互相关操作,可有效消除空间噪声影响,提高角度测量精度。... 基于收发分置双L型阵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提出了利用阵列接收数据的互相关去噪特性,进行目标辐射源收发四维角高精度联合估计的新方法。通过对匹配滤波后的阵列接收数据进行重构和互相关操作,可有效消除空间噪声影响,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将收或者发二维角的联合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估计,且只需对低维度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减轻了运算负担。利用特征值求取收或者发俯仰角,利用相应的特征向量构造出的虚拟阵列响应矩阵求取与其自动配对的收或者发方位角。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以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实现了对空域多目标收发四维角的准确估计,估得的收或者发二维角能够自动配对,在低信噪比和短采样数据情形下,具有优良的角度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输入输出雷达 收发四维角 互相关 L型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双极性电流输出电路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勇 樊迪 《信息通信》 201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电流电路由于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安全性高和适合长距离传输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机载非电信号的机上传输,设计实现了一种双仪表放大器构造电流输出电路,支持-20~20mA的高精度恒流源输出,同时支持电压反馈及电流反馈两种实时监测... 电流电路由于其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安全性高和适合长距离传输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机载非电信号的机上传输,设计实现了一种双仪表放大器构造电流输出电路,支持-20~20mA的高精度恒流源输出,同时支持电压反馈及电流反馈两种实时监测,通过MutiSim仿真及实物测试,电流输出精度满足0.1%的设计要求,可用于机载设备的电流输出电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 反馈 高精度 电流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导电模式下的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继宗 《通信电源技术》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单电感双输出DC-DC变换器结构,采用分时复用原理实现双路输出。由于电感共享,各输出支路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影响。当输出支路严格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或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下,可有效抑制交叉影响。文章首次提... 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单电感双输出DC-DC变换器结构,采用分时复用原理实现双路输出。由于电感共享,各输出支路间存在着严重的交叉影响。当输出支路严格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DCM)或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下,可有效抑制交叉影响。文章首次提出了应用于连续导电模式工作的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的峰值电流-差模电压控制方法,在连续导电模式(CCM)下实现了几乎没有交叉影响的双路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输出 连续导电模式 峰值电流 差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的AOA实现
17
作者 李永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7-599,619,共4页
为获得高频率、高精度、高稳定度和易集成的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以基本RC网络的带通、低通特性为基础,利用2个AOA设计了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大于200MHz,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比,因而... 为获得高频率、高精度、高稳定度和易集成的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以基本RC网络的带通、低通特性为基础,利用2个AOA设计了双环路电流模式正弦振荡器,该电路的振荡频率大于200MHz,振荡幅度与振荡频率可独立调节,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比,因而输出频率精度高。两AOA输入端"虚地",较少受寄生电容的影响,因而频率稳定性高。一电容接地,另一电容"虚地",电路易集成。此外,电路的频谱选择性较好。计算机仿真证明该滤波器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振荡器 环路 电流模式 伴随运算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5G的高隔离度双频MIMO天线设计
18
作者 段铸 BILLAH MASUM 白茹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5G的高隔离度双频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采用圆形单极子作为天线单元,通过在圆形辐射贴片上刻蚀C型槽来产生新的谐振,实现了天线的双频特性。天线单元间的边缘间距仅为12 mm(0.14λ_...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5G的高隔离度双频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采用圆形单极子作为天线单元,通过在圆形辐射贴片上刻蚀C型槽来产生新的谐振,实现了天线的双频特性。天线单元间的边缘间距仅为12 mm(0.14λ_(L),λ_(L)为低频谐振点3.5 GHz处的自由空间波长),为避免距离较近导致天线单元间产生强烈的相互耦合,在金属地板上引入T型去耦枝节并刻蚀矩形槽结构,有效提高了天线单元间的隔离度。天线最终尺寸为58.0 mm×34.0 mm×1.6 mm。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工作频段(|S_(11)|<-10 dB)为2.71~3.92 GHz和4.45~5.60 GHz,其相对带宽分别为36.5%和22.9%,天线单元间的隔离度分别大于26 dB和28 dB,包络相关系数均小于0.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 频段 高隔离度 单极子天线 去耦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ck和移相控制的三相双有源桥变换器黑启动策略
19
作者 车凯 伏祥运 《分布式能源》 2025年第1期72-80,共9页
大功率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是直流微网的关键装备,其性能对微电网运行具有重大影响。在微网启动及故障后恢复工作时,隔离型DC-DC变换器往往会产生大冲击电流,给微网的可靠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此,以三相双有源桥变换器为研究对象,... 大功率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是直流微网的关键装备,其性能对微电网运行具有重大影响。在微网启动及故障后恢复工作时,隔离型DC-DC变换器往往会产生大冲击电流,给微网的可靠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此,以三相双有源桥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可极大降低启动冲击电流的软启动方法,结合Buck模式与移相控制进行启动。此外,对输出电压调节器进行设计,并在其中加入负载电流前馈,在瞬态过程中采用改进型瞬时电流控制,使移相角之间能平滑切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黑启动过程中可极大地减小冲击电流,且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有源桥 软启动 Buck模式 移相控制 瞬时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侧变流器开路故障下双馈风机输出电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晓悦 张新燕 罗建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4-99,共6页
由于新疆电网运行事故与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设备异常而产生的大量谐波有关,但其谐波产生模式一直没有认识清楚。文中从单台双馈风机变流器故障角度出发,分析了网侧变流器在不同开路故障状态下输出电流异常的原理;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 由于新疆电网运行事故与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设备异常而产生的大量谐波有关,但其谐波产生模式一直没有认识清楚。文中从单台双馈风机变流器故障角度出发,分析了网侧变流器在不同开路故障状态下输出电流异常的原理;在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中搭建双馈风机并网模型,变流器采用SVPWM调制策略进行仿真;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输出电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网侧变流器中同一桥臂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出电流基本无谐波分量,而在其他两种故障状况下输出的2倍频谐波含量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风机 网侧变流器 开路故障 变流器故障 输出电流分析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