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匀变速移动双轴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
1
作者 蔡勇 李刘鹏 +1 位作者 吕晓勇 陈海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 考虑车辆加速或减速过程中前后车轮对曲梁作用力的影响及薄壁曲梁桥的翘曲刚度和阻尼,将车辆荷载简化成移动双轴集中力,研究匀变速车辆荷载下简支薄壁曲梁桥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采用Fourier正弦变换和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方法推导匀变速车辆荷载下薄壁曲梁竖向和扭转位移的解析解,并与相关文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证明该解析解和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究车辆初速度、车辆加速度、曲梁半径对曲梁平面外弯扭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以大于16 m/s的初速度加速移动时,加速度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大;车辆减速移动时,加速度绝对值越大,桥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越小;当初速度达到36 m/s时,加速度对薄壁曲梁跨中振动位移峰值影响较小。该方法及结论可为匀变速移动荷载下曲梁结构振动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梁 匀变速 双轴车辆 动力响应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车辆与桥梁的耦合振动与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征 黎明安 +1 位作者 李芳 冉宝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6-982,共7页
当运动的车辆通过跨度较大的桥梁时,车辆会引起桥梁的振动,而桥梁的振动又会使车辆发生振动,这就是车辆和桥梁之间的耦合振动。研究这种耦合振动,可以揭示这种耦合振动的发生原因,以便找到抑制对策。本文建立了比较结合实际车辆的双轴... 当运动的车辆通过跨度较大的桥梁时,车辆会引起桥梁的振动,而桥梁的振动又会使车辆发生振动,这就是车辆和桥梁之间的耦合振动。研究这种耦合振动,可以揭示这种耦合振动的发生原因,以便找到抑制对策。本文建立了比较结合实际车辆的双轴车辆模型,以一定速度通过简支桥梁模型的耦合振动方程;并以桥梁为被控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最优控制模型,构建了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速度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引入主动控制,相对于无控制模型,其控制效果高达77.5%,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车辆模型 耦合振动 最优控制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车辆俯仰振动及凸块路面平顺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晋 杨秀建 +1 位作者 牛子孺 陈蜀乔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20-29,共10页
建立了双轴车辆仿真模型,在模型前后轮上加载有时间延迟的正弦波激励以模拟汽车的俯仰振动情况。仿真计算出轴距中心处车身的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折算幅频特性曲线。分析幅频特性曲线得出车身纯垂直振动和纯角振动的激励频率以及... 建立了双轴车辆仿真模型,在模型前后轮上加载有时间延迟的正弦波激励以模拟汽车的俯仰振动情况。仿真计算出轴距中心处车身的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折算幅频特性曲线。分析幅频特性曲线得出车身纯垂直振动和纯角振动的激励频率以及幅频特性曲线的频率间隔,确定敏感的振动频率。改变样机模型的轴距和前后轮输入的相位差,分析轴距和车速对幅频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减小,轴距变大,幅频特性曲线的频率间隔减小。由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幅频特性曲线计算出加速度均方根值,得出沿车身纵轴线方向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为确定最佳座位点提供依据。分析仿真模型通过凸块路面时的加速度均方根值变化量,结果表明:前后脚部地板纵向加速度都是在后轮通过时较大,而前后脚部地板垂向加速度则分别对应前后轮通过时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顺性 俯仰振动 凸块路面 双轴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车辆随机响应与道路激励的定量关系
4
作者 郭维俊 王芬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运用随机理论,综合道路状况、车辆特性、结构参数及行驶速度等因素,给出了双轴四轮车辆隔振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道路谱矩阵.推得车辆垂向振动、横向摆动、纵向颠簸的位移、加速度响应谱和均方值的一般公式.
关键词 双轴车辆 随机振动 道路激励 随机响应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驱动混合动力车辆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江冬冬 李道飞 俞小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45-2253,共9页
建立双轴驱动混合动力车辆(DDHEV)效率分析模型,并构建杭州市循环工况.根据动态规划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获得新规则控制策略,评估新规则控制策略的节油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规则控制策略,新规则控制策略可以使车辆燃油经济性在拥... 建立双轴驱动混合动力车辆(DDHEV)效率分析模型,并构建杭州市循环工况.根据动态规划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获得新规则控制策略,评估新规则控制策略的节油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规则控制策略,新规则控制策略可以使车辆燃油经济性在拥堵工况下提高35.5%,在顺畅工况下提高24.9%,在高架工况下提高4.8%.为提高新规则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的适应性,采用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识别实际运行工况,调整相应的控制参数,并评估节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相比于采用单个新规则控制策略,采用工况识别来调整新规则控制策略参数可使燃油经济性提高28.2%以上.所提出的模型满足了双轴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实际应用需求,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驱动混合动力车辆(DDHEV) 工况构建 能量管理 规则提取 工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轴车-桥接触力灵敏度的桥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柳成荫 曾清 +1 位作者 龚毅 乔志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6-1354,共9页
考虑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竖向和俯仰运动耦合的问题,基于双轴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从车身响应中获取车辆过桥时的接触力,并利用接触力灵敏度和正则化方法识别桥梁结构损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路面不平度的基础上,与采用车身或... 考虑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竖向和俯仰运动耦合的问题,基于双轴四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从车身响应中获取车辆过桥时的接触力,并利用接触力灵敏度和正则化方法识别桥梁结构损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路面不平度的基础上,与采用车身或车轴响应灵敏度的方法相比,基于接触力灵敏度方法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精度更佳。与基于单轴车接触力灵敏度的损伤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迭代的次数。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损伤识别结果受车速、噪声和建模误差影响;该损伤识别方法也适用于连续梁桥。此外,存在合适的车桥质量比和车桥一阶频率比使得基于接触力灵敏度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损伤识别 车桥耦合作用 车桥接触力 响应灵敏度 双轴四自由度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