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最佳拉伸温度和径向拉伸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建国 孙建凯 +1 位作者 侯培培 何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34,共5页
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挤出加工方式,采用纯净配方,在配方和轴向拉伸比不变的情况下,将拉伸温度设置为80、85、88、90℃,径向拉伸比设为1.8(坯料管外径63 mm、壁厚5.2 mm)和1.9(坯料管外径为60 mm、壁厚6.0 mm)制备... 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挤出加工方式,采用纯净配方,在配方和轴向拉伸比不变的情况下,将拉伸温度设置为80、85、88、90℃,径向拉伸比设为1.8(坯料管外径63 mm、壁厚5.2 mm)和1.9(坯料管外径为60 mm、壁厚6.0 mm)制备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通过对不同工艺生产的管材进行静液压试验、落锤冲击试验、拉伸试验、环刚度试验来表征管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适合此配方和轴向拉伸比的PVC-O管挤出成型的最佳拉伸温度为85℃,最佳径向拉伸比为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 拉伸温度 径向拉伸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解取向研究
2
作者 顾建国 孙建凯 +2 位作者 侯培培 何浩 焦文亮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将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段进行加热,使其发生2种不同程度的解取向:完全解取向、轴向解取向。通过对PVC-O成品管段、完全解取向管段、轴向解取向管段、坯管进行低温抗冲试验,另对PVC-O成品管段和轴向解取向管段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 将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段进行加热,使其发生2种不同程度的解取向:完全解取向、轴向解取向。通过对PVC-O成品管段、完全解取向管段、轴向解取向管段、坯管进行低温抗冲试验,另对PVC-O成品管段和轴向解取向管段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试验,分析解取向前后管材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完全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拉伸性能会降低;轴向解取向管材的低温抗冲性能和轴向抗拉性能降低,径向拉伸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材 取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取向聚氯乙烯管材标准对比分析
3
作者 侯培培 顾建国 +2 位作者 孙建凯 何浩 焦文亮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8,共10页
从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标准的范围、术语与定义、原材料、材料等级、管道的等级和选择、几何尺寸、力学性能等方面具体分析和总结了国际标准ISO 16422:2014、中国标准GB/T 41422—2022、欧洲标准EN 17176-2:2019、澳大利亚/新西兰标... 从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标准的范围、术语与定义、原材料、材料等级、管道的等级和选择、几何尺寸、力学性能等方面具体分析和总结了国际标准ISO 16422:2014、中国标准GB/T 41422—2022、欧洲标准EN 17176-2:2019、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AS 4441:2017、巴西标准ABNT NBR 15750:2020、印度标准IS 16647:2017之间的差异,并简单概括了以美国标准ASTM F 1483-17和加拿大标准CSA B137.3.1:20为代表的北美标准体系与ISO标准体系的不同。并对我国PVC-O管材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聚氯乙烯 管材 标准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创新开发,开拓聚氯乙烯压力管道系统的新局面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玉川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64,共11页
近年来聚氯乙烯管道取得了重大进步。PVC-M管材(改性聚氯乙烯管材)、PVC-O管材(取向聚氯乙烯管材)兼有非凡的强度和韧度,和传统的硬聚氯乙烯管材比可以采用较高的设计应力,显著地节约材料。
关键词 聚氯乙烯(PVC—U)管材 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 取向聚氯乙烯管材(PVC-O) 韧度 设计应力 节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工艺制备PVC-O管材料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琪 缪呈上 +2 位作者 方海峰 王靖 吴少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6,72,共6页
分析了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自身的优劣势,引出基于双轴取向拉伸工艺的技术改进方法。通过对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PVC-O)现状分析,提出PVC-O管量产化的改进工艺成型方法,并完成了PVC-O管的制备。对成品管与未改进的PVC-U管进行了三组对... 分析了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自身的优劣势,引出基于双轴取向拉伸工艺的技术改进方法。通过对双轴取向聚氯乙烯管(PVC-O)现状分析,提出PVC-O管量产化的改进工艺成型方法,并完成了PVC-O管的制备。对成品管与未改进的PVC-U管进行了三组对比关联试验,通过环刚度、环柔度试验,观察两种PVC制品的裂纹微观结构,得到两种管材的制品指标和特性,三组试验均证实了PVC-O管优于传统PVC-U管材,且改进工艺提升了PVC管材产品的质量,这为PVC-O管生产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双轴取向 改进工艺 对比关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管法双向自增强管材连续扩胀装置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博 任冬云 +1 位作者 董维煜 吴大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7,共3页
采用布管法连续扩胀装置加工了聚氯乙烯(PVC)环向扩胀管和双向自增强管。实验结果表明,直径从40mm扩胀到50mm的环向扩胀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3%~25%,环向弹性模量提高了12%。双向自增强PVC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6%~33%,弹性模量... 采用布管法连续扩胀装置加工了聚氯乙烯(PVC)环向扩胀管和双向自增强管。实验结果表明,直径从40mm扩胀到50mm的环向扩胀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3%~25%,环向弹性模量提高了12%。双向自增强PVC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6%~33%,弹性模量提高了30%~33%。通过对不同轴向拉伸比的双向自增强管的拉伸强度比较发现,随着轴向拉伸比的增加,环向拉伸强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自增强 双轴取向 聚氯乙烯 管材 力学性能 轴向拉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PVC-O管材项目填补国产空白
7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160,共1页
新疆城轩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t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材项目继获得国家产业基金支持8400万元后,近日再获新疆战略性新型产业专项基金110万元支持。
关键词 新疆 管材 国产 填补 专项基金 新型产业 聚氯乙烯 双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给水PVC工程管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瑞霞 甘露 武芷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58,共9页
从混配料技术要求、允许内压及抗外压能力、设备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及接口形式5个方面分别介绍并对比了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高性能硬聚氯乙烯(PVC-UH)给水管、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给水管及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给水管4种... 从混配料技术要求、允许内压及抗外压能力、设备要求、性能指标要求及接口形式5个方面分别介绍并对比了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高性能硬聚氯乙烯(PVC-UH)给水管、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给水管及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给水管4种硬质聚氯乙烯管材,并重点总结了PVC-UH管道的选取优势和应用案例,最后针对PVCUH管道的施工给出了实践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给水管 高性能 抗冲改性 双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塑料管道新产品和新型塑料管道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少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涌现的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耐热聚乙烯(PE-RT)管、β晶型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管、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管等塑料管道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介绍了塑料和...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涌现的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管、耐热聚乙烯(PE-RT)管、β晶型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管、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管等塑料管道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介绍了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道及塑料和塑料复合管道的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此外,对于一些新出现的塑料管道系统也作了详细的阐述,重点说明了它们和建筑应用技术结合的优势。最后,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管道 管道系统 改性聚氯乙烯 双轴取向聚氯乙烯 耐热聚乙烯 无规聚丙烯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建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