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器疱疹与艾滋病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潜类模型的双轨迹分析
1
作者 郭剑 王媛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索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患病的关联性,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204个国家于1990—2019年间30年的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逐年男、女年龄别标准化患病率,使用基于类的轨迹模型分别将两个患病率指标... 目的探索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患病的关联性,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204个国家于1990—2019年间30年的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逐年男、女年龄别标准化患病率,使用基于类的轨迹模型分别将两个患病率指标划分为不同水平的“潜类”组,并采用双轨迹分析这两种疾病“潜类”间的关联程度。结果将男性生殖器疱疹和男性艾滋病均划分为:低、中低、中高、高4个水平。女性生殖器疱疹划分为低、中低、中、中高、高5个水平,而女性艾滋病则分为低、中、高3个水平。双轨迹分析表明:生殖器疱疹患病率处于高水平的国家,艾滋病患病率亦处于高水平的概率女性(52.2%)高于男性(22.4%)。而艾滋病患病率处于高水平的国家,其生殖器疱疹患病率处于高水平组概率非常高:男性100%、女性92.3%。结论生殖器疱疹流行对艾滋病流行预警作用有限,而艾滋病流行的国家应重视生殖器疱疹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艾滋病 患病 潜类模型 双轨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基础模型的HIV/AIDS发病和死亡纵向资料双轨迹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剑 高洪艳 王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介绍组基础模型双轨迹分析原理,以HIV/AIDS发病和死亡纵向资料演示。方法建立HIV/AIDS发病、死亡组基础模型,确定最优轨迹组数目和发展轨迹形态,将发病、死亡组基础模型参数带入双轨迹分析,以概率形式反映1990-2015年195个国家或地... 目的介绍组基础模型双轨迹分析原理,以HIV/AIDS发病和死亡纵向资料演示。方法建立HIV/AIDS发病、死亡组基础模型,确定最优轨迹组数目和发展轨迹形态,将发病、死亡组基础模型参数带入双轨迹分析,以概率形式反映1990-2015年195个国家或地区HIV/AIDS发病、死亡轨迹组间关联性。结果组基础模型将HIV/AIDS发病和死亡都分为4组: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低水平。双轨迹分析表明,发病高水平组成为死亡高水平组概率为66.7%,成为死亡中高水平组概率为33.3%;发病中高水平组成为死亡中高水平组概率为80%,成为死亡高水平组概率为20%。发病低水平组、中低水平组与死亡相应组别100%对应。结论组基础模型双轨迹分析能以概率形式反映两测量结局发展轨迹间关联程度和离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基础模型 双轨迹分析 纵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