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跨连拱隧道两种中墙的空间力学效应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强 王明年 李玉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672,共6页
针对双跨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2.0,对两种中墙结构的空间受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在II类围岩地质条件下浅埋连拱隧道采用分离式... 针对双跨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2.0,对两种中墙结构的空间受力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在II类围岩地质条件下浅埋连拱隧道采用分离式曲中墙结构受力较为合理;左洞掌子面距研究断面3倍洞径时,中墙内力已稳定;左右洞掌子面距研究断面(-1~+1)D的施工,是中墙内力变化较大的关键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中墙 空间力学效应 三维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槽地段双跨连拱隧道的结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小兵 陈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7-521,共5页
双跨连拱隧道以设置地基梁的方式穿过大型溶槽地段。根据地基梁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模式与作用荷载;讨论连续跨越不同地基弹性地基梁的受力状态,同时对仰拱的作用及中墙在隧道结构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双跨连拱隧道以设置地基梁的方式穿过大型溶槽地段。根据地基梁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模式与作用荷载;讨论连续跨越不同地基弹性地基梁的受力状态,同时对仰拱的作用及中墙在隧道结构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地基介质的交界处是地基梁的最危险点,容易发生剪切与拉裂破坏;溶槽充填物的物理性质对地基梁具有显著的影响,充分考虑充填物的承载能力是合理的;仰拱能明显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但对分散地基梁的荷载作用不大;中墙是隧道结构的关键部位,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偏压状态,应该采取工程措施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溶槽 弹性地基梁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中墙结构合理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小兵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17,共3页
讨论双跨连拱隧道中墙与衬砌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2种不同形式的中墙对衬砌结构防水功能与受力状态的影响,并对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单一式中墙 分离式中墙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侧导洞扩挖动力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放 李存德 宋玉香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B08期5-7,共3页
博山 2号双跨连拱隧道采用三导洞钻爆法施工 ,中导洞超前 ,两侧导洞滞后 ,待中隔墙完成后进行侧导洞扩挖。为保证施工安全 ,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扩挖过程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侧导洞 扩挖 动力分析 爆破震动效应 施工 中隔墙 三导洞钻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中墙防排水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 刘小兵 刘久利 《中南公路工程》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中墙防水是双跨连拱隧道结构防水的关键。吴家庄隧道根据“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复合式中墙设计和“动态排水”的施工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连拱隧道中墙防水的难题。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复合式中墙 动态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的中隔墙施工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宏波 施建 曾恕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双跨连拱隧道采用中洞法施工。指出中洞法的技术难点在于 :( 1 )保持中隔墙顶部内力平衡 ;( 2 )保证中隔墙顶部防水层与主隧道防水层的连续。
关键词 施工 双跨连拱隧道 中导洞 隧道 中隔墙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防排水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国华 宋军 《铁道标准设计》 2002年第4期41-43,共3页
结合广东猫山隧道的施工实践 ,介绍双跨连拱隧道的防排水技术 ,包括中隔墙顶部防排水 ,施工缝的处理 ,股状、线状水的处治。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防排水技术 公路隧道 施工 渗漏水病害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跨连拱隧道防排水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华 宋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82-84,共3页
依据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猫山隧道的施工实践 ,介绍了双跨连拱隧道的防排水技术 ,内容包括中隔墙顶部防排水 ,施工缝的处理 ,股状、线状水的处治 ,以及隧道的防排水系统 。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中隔墙 防排水技术 施工 施工缝 线状水 股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双跨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韦龙林 《交通世界》 2016年第18期130-130,132,共2页
针对软弱围岩双跨连拱隧道,结合实例对隧道的开挖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对中隔墙施工;边导洞开挖支护与外边墙施工;正洞施工等隧道施工工艺做出具体分析,旨在为类似隧道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双跨连拱隧道 中隔墙 开挖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公路双跨连拱隧道中隔墙施工
10
作者 杨宏波 曾恕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1年第4期63-64,共2页
通过对连拱隧道先中导洞开挖、中隔墙混凝土灌注、中隔墙顶部混凝土回填、中隔墙防偏压处理等方面的介绍 ,总结了双跨连拱隧道先中隔墙施工后正洞掘进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双跨连拱隧道 中隔墙 施工 公路 导洞 开挖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治理技术浅谈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小苗 《交通世界》 2010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小间距双跨连拱隧道,隧道围岩大多数为Ⅲ级围岩,少数为Ⅳ级围岩,围岩主要为花岗岩,岩性呈大块状砌体结构,节理较发育,地下水丰富。隧道采用复合衬砌和洞口加强型衬砌,初期支护厚度为10cm,二次衬砌厚...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小间距双跨连拱隧道,隧道围岩大多数为Ⅲ级围岩,少数为Ⅳ级围岩,围岩主要为花岗岩,岩性呈大块状砌体结构,节理较发育,地下水丰富。隧道采用复合衬砌和洞口加强型衬砌,初期支护厚度为10cm,二次衬砌厚度为50~60cm。隧道地下水多为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病害治理 隧道围岩 技术 双跨连拱隧道 复合衬砌 工程概况 砌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