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双贵金属催化剂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晓猛 赵梦源 +4 位作者 华绍春 贾瑛 金国锋 沈可可 周婉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213,共8页
目的制备对偏二甲肼具有良好电催化活性响应的复合催化剂。方法运用脉冲电沉积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AuPd、AuPt、PdPt催化剂,研究了占空比、上下限电位、脉冲频率、沉积时间等条件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表面形貌和... 目的制备对偏二甲肼具有良好电催化活性响应的复合催化剂。方法运用脉冲电沉积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AuPd、AuPt、PdPt催化剂,研究了占空比、上下限电位、脉冲频率、沉积时间等条件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催化剂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和对偏二甲肼(UDMH)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3种催化剂的双金属均已合金化,AuPd催化剂为纳米晶枝状结构,AuPt催化剂为纳米球状结构。当占空比为1∶10,上下限电位分别为0.7、0.3V,沉积频率为10Hz,沉积时间为20min时,AuPd催化剂的ORR活性达到最佳;当占空比为1∶30,上下限电位分别为1.1、‒0.1 V,沉积频率为0.05 Hz时,PdPt催化剂的ORR活性达到最佳;当占空比为1∶10,上下限电位分别为1.3、‒0.2 V,沉积频率为0.5 Hz,沉积时间为10 min时,AuPt催化剂的ORR活性达到最佳。AuPd、AuPt催化剂对UDMH具有明显的电催化响应,AuPd的氧化峰积分高达0.23 mAV/cm^(2),AuPt高达0.25mAV/cm^(2)。结论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Au基AuPd、AuPt复合催化剂相较于PdPt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对UDMH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双贵金属催化剂 玻碳电极表面修饰 UD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流化床内Ru基双贵金属催化去除碳颗粒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明新 欧阳峰 +1 位作者 苏俊涛 朱荣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7,32,共6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技术研究了富氧条件下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碳颗粒的反应,考察了双贵金属活性组分比例、载体以及双贵金属组合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还对固定床与流化床内碳颗粒氧化进...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技术研究了富氧条件下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碳颗粒的反应,考察了双贵金属活性组分比例、载体以及双贵金属组合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还对固定床与流化床内碳颗粒氧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流化床内碳颗粒低温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双贵金属摩尔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复合载体TiO2/SiO2更易与双贵金属组分形成协同效应,不同贵金属取代形成的双贵金属催化剂中,Ru-X/TiO2/SiO2(X=Rh、Ag和Ir)的催化活性较高。与固定床相比,流化床因其良好的传热和传质特性,使得碳颗粒催化氧化温度最多可降低50℃左右。流化床是一种类似于尾气中气流流动状态的反应装置,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贵金属 富氧 碳颗粒 流化床 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双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江梅 张鹏 +2 位作者 王昭文 李岳锋 王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9-83,共5页
简述了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种类,指出负载型双贵金属催化剂比单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加氢体系中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针对在催化加氢反应中应用较多的负载型双贵金属Pd-Pt、Pd-Ru、Pd-Rh、Pd-Ag、Pd-Au和Pt-Ru催化剂分别... 简述了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种类,指出负载型双贵金属催化剂比单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加氢体系中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针对在催化加氢反应中应用较多的负载型双贵金属Pd-Pt、Pd-Ru、Pd-Rh、Pd-Ag、Pd-Au和Pt-Ru催化剂分别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价.结果表明,这些负载型双贵金属催化剂在各种类型加氢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贵金属 催化剂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_x 被引量:7
4
作者 朱荣淑 何建昇 +4 位作者 姚泽 吴祖力 闫庆允 曹罡 欧阳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4,共7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Ru系双贵金属催化剂(Ru-M/Zr O2,M为Rh、Ir、Pd、Au、Pt),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研究了其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并考察了含硫含水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u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Ru系双贵金属催化剂(Ru-M/Zr O2,M为Rh、Ir、Pd、Au、Pt),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技术研究了其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并考察了含硫含水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u系双贵金属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受贵金属组合的影响较为明显,Ru-Rh/Zr O2、Ru-Ir/Zr O2和Ru-Pd/Zr O2对碳颗粒和NOx同时去除表现了较高的协同活性,Tpeak低于510℃,η高于35%,其协同催化路径为:Ru催化NO氧化成NO2,Rh、Pd或Ir催化NO2与碳颗粒反应,使碳颗粒迅速氧化,同时NOx迅速还原.含硫含水条件对Ru系双贵金属催化去除碳颗粒具有促进作用,对Ru系双贵金属催化去除NOx具有抑制作用.与其他双贵金属催化剂相比,Ru-Rh/Zr O2和Ru-Ir/Zr O2表现了较强的抗硫抗水性能,而Ru-Pd/Zr O2的抗硫抗水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 钌系双贵金属 碳颗粒 NO 抗硫抗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