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质量硅微陀螺仪驱动模态测试(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勇
王寿荣
+3 位作者
王存超
杨波
盛平
田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5-1360,共6页
考虑双线振动双质量硅微陀螺仪环境适应性强且两个质量块的差动输出能够有效消除共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质量陀螺仪。依据双质量硅微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陀螺的驱动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利用AN...
考虑双线振动双质量硅微陀螺仪环境适应性强且两个质量块的差动输出能够有效消除共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质量陀螺仪。依据双质量硅微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陀螺的驱动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陀螺的驱动模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陀螺仪样品进行了电路测试。通过几种不同的加载方式,分别得到了相应的仿真和测试的幅频曲线,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且双边驱动方式要优于单边驱动方式,反向驱动方式可以使陀螺仪在工作模态运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质量硅微陀螺的驱动模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陀螺
驱动模态
ANSYS仿真
扫频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带宽拓展系统设计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王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3,共6页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机械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陀螺带宽以增强其动态环境适应性。首先,建立了陀螺检测系统的模型,并进一步得到了陀螺结构的传递函数和机械带宽。其次,分析了带宽拓展控制器的系统特性,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控制方法的带宽拓展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级和电路级仿真,验证了设计参数。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将陀螺带宽从原有的13 Hz拓展到了104 Hz,且具有较好的带内平整度,验证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质量
硅微机械
陀螺
仪
带宽拓展
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
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
8
3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测相位误差对正交耦合刚度值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其次,结合正交校正梳齿结构介绍了耦合刚度校正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左、右结构单独校正的方法设计了双质量结构正交校正控制系统;最后,对正交校正前后的双质量微机械陀螺仪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证实了双质量单独校正比整体校正效果更好,各项参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零偏稳定性从校正前的540(°)/h提高到了正交后的24.05(°)/h(1σ),证明了提出的两质量块单独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质量
硅微机械
陀螺
仪
正交误差
正交耦合刚度校正
两
质量
块单独校正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姜劭栋
苏岩
+1 位作者
施芹
裘安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6,共10页
考虑硅微陀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了陀螺固有频率及模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固有频率的理论公式,对硅微陀螺的低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
考虑硅微陀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了陀螺固有频率及模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固有频率的理论公式,对硅微陀螺的低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8.6%,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0.6%。利用Allan方差分析法对陀螺进行了静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其角度随机游走为0.0578(°)/hr12,零偏不稳定性为0.459(°)/hr。与传统的单纯依靠有限元仿真的模态定阶相比,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省略繁琐的结构参数调整过程,更高效地完成陀螺模态定阶,而且可用于陀螺的结构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质量
振动式硅微
陀螺
固有频率
能量法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质量硅微陀螺仪驱动模态测试(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殷勇
王寿荣
王存超
杨波
盛平
田忠
机构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指挥学院通信系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55-1360,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CPLA General Equipment Depart ment during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Grant No .6922002055)
文摘
考虑双线振动双质量硅微陀螺仪环境适应性强且两个质量块的差动输出能够有效消除共模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质量陀螺仪。依据双质量硅微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该陀螺的驱动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陀螺的驱动模态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陀螺仪样品进行了电路测试。通过几种不同的加载方式,分别得到了相应的仿真和测试的幅频曲线,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且双边驱动方式要优于单边驱动方式,反向驱动方式可以使陀螺仪在工作模态运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质量硅微陀螺的驱动模态特性。
关键词
双质量陀螺
驱动模态
ANSYS仿真
扫频实验
Keywords
dual-mass gyroscope
driving-mode
Ansys simulation
scanning frequency experiment
分类号
U666.1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带宽拓展系统设计
被引量:
5
2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王华
机构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3,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225504)
973(2012CB723404)
+2 种基金
总装预研基金项目(9140A09011313JW06119)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14003-3)
中北大学校基金
文摘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机械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陀螺带宽以增强其动态环境适应性。首先,建立了陀螺检测系统的模型,并进一步得到了陀螺结构的传递函数和机械带宽。其次,分析了带宽拓展控制器的系统特性,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控制方法的带宽拓展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级和电路级仿真,验证了设计参数。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将陀螺带宽从原有的13 Hz拓展到了104 Hz,且具有较好的带内平整度,验证了设计方案。
关键词
双
质量
硅微机械
陀螺
仪
带宽拓展
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
模型仿真
Keywords
dual-mess MEMS gyroscope
bandwidth expanding
proportional integral phase lead controller
model simulation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
8
3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机构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基金
总装预研基金项目(9140A09011313JW06119)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14003-3)
+4 种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225504)
国防973(2012CB723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资助(U1230114)
中北大学校基金
文摘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测相位误差对正交耦合刚度值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其次,结合正交校正梳齿结构介绍了耦合刚度校正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左、右结构单独校正的方法设计了双质量结构正交校正控制系统;最后,对正交校正前后的双质量微机械陀螺仪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证实了双质量单独校正比整体校正效果更好,各项参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零偏稳定性从校正前的540(°)/h提高到了正交后的24.05(°)/h(1σ),证明了提出的两质量块单独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双
质量
硅微机械
陀螺
仪
正交误差
正交耦合刚度校正
两
质量
块单独校正
性能测试
Keywords
dual-mess MEMS gyroscope
quadrature error
coupling stiffness correction
two mass separate correction
performance test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姜劭栋
苏岩
施芹
裘安萍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6,共10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11AA040402)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资助项目(No.9140A09011011BQ02)
江苏省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CXZZ13-0197)
文摘
考虑硅微陀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了陀螺固有频率及模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固有频率的理论公式,对硅微陀螺的低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8.6%,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0.6%。利用Allan方差分析法对陀螺进行了静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其角度随机游走为0.0578(°)/hr12,零偏不稳定性为0.459(°)/hr。与传统的单纯依靠有限元仿真的模态定阶相比,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省略繁琐的结构参数调整过程,更高效地完成陀螺模态定阶,而且可用于陀螺的结构优化过程。
关键词
双
质量
振动式硅微
陀螺
固有频率
能量法
模态
Keywords
dual-mass vibrating silicon micro-gyroscope
dynamic eigen frequency
energy theorem
modal
分类号
V666.123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质量硅微陀螺仪驱动模态测试(英文)
殷勇
王寿荣
王存超
杨波
盛平
田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带宽拓展系统设计
曹慧亮
李宏生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王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曹慧亮
李宏生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
姜劭栋
苏岩
施芹
裘安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