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的基于Web的双语翻译对获取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稷 吕雅娟 刘群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命名实体和新词、术语的翻译对机器翻译、跨语言检索、自动问答等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翻译很难从现有的翻译词典中获得。该文提出了一种从中文网页中自动获取高质量双语翻译对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网页中双语翻译对的特点,... 命名实体和新词、术语的翻译对机器翻译、跨语言检索、自动问答等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翻译很难从现有的翻译词典中获得。该文提出了一种从中文网页中自动获取高质量双语翻译对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网页中双语翻译对的特点,使用统计判别模型,融合多种识别特征自动挖掘网站中存在的双语翻译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构建的双语翻译词表,TOP1的正确率达到82.1%,TOP3的正确率达到94.5%。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利用搜索引擎验证候选翻译的方法,经过验证,TOP1的正确率可以提高到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双语翻译对 统计判别模型 网络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词典翻译的等值原则——兼谈双语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被引量:23
2
作者 章宜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意义—篇章理论的研究表明 ,自然语言就是反映意义和语篇之间关系的符号系统 ,深层语义与表层语言形式之间存在着多重对应关系和不同的对应特征。不同的翻译文体或领域要求有不相同的等值标准。双语词典的例句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征 ,在翻... 意义—篇章理论的研究表明 ,自然语言就是反映意义和语篇之间关系的符号系统 ,深层语义与表层语言形式之间存在着多重对应关系和不同的对应特征。不同的翻译文体或领域要求有不相同的等值标准。双语词典的例句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征 ,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语义、语用、修辞、句型结构、文化信息和标记特征等方面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与文学翻译都有较大的差别。认识这些差别 ,弄清词典翻译的等值原则 ,有利于提高双语词典的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词典翻译 等值原则 双语词典翻译 文学翻译 内容 形式 翻译背景 翻译单位 翻译语用 翻译指称 表达形式 表述内容 功能 语义 标记 修辞 文化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基百科中翻译对的模板挖掘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建勇 闫启伟 +1 位作者 张梅 胡熠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8,共9页
双语翻译对在跨语言信息检索、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尤其是专有名词、新词、俚语和术语等的翻译是影响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些翻译对很难从现有的词典中获得。该文针对维基百科的领域覆盖率和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从维... 双语翻译对在跨语言信息检索、机器翻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尤其是专有名词、新词、俚语和术语等的翻译是影响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些翻译对很难从现有的词典中获得。该文针对维基百科的领域覆盖率和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从维基百科中自动获取高质量中英文翻译对的模板挖掘方法,不但能有效地挖掘出常见的模板,而且能够发现人工不容易察觉的复杂模板。主要方法包括三步:1)从语言工具栏中直接抽取翻译对,作为进一步挖掘的启发知识;2)在维基百科页面中采用PAT-Array结构挖掘中英翻译对模板;3)利用挖掘的模板在页面中自动挖掘其他中英文翻译对,并进行模板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发现翻译对的正确率达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翻译对 维基百科 模板挖掘 信息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入语分类抽取研究方法探讨
4
作者 周宥良 狄萍 +1 位作者 贡正仙 周国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4期33-36,共4页
命名实体、术语的翻译对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这些翻译很难从现有的翻译词典中获得充足的信息。提出了一种从网页中自动获取高质量命名实体短语翻译对的方法,首次探索了对双语文本中对齐缺失部分自动补... 命名实体、术语的翻译对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这些翻译很难从现有的翻译词典中获得充足的信息。提出了一种从网页中自动获取高质量命名实体短语翻译对的方法,首次探索了对双语文本中对齐缺失部分自动补充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网页双语翻译对的特点,使用统计判别模型,融合多种识别特征自动挖掘网站中存在的双语短语翻译三元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高效处理命名实体双语翻译对,正确率达到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中文信息处理 双语翻译对 命名实体短语 对齐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