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的双语现象 |
方晓华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2
|
延边地区汉语-朝鲜语双语现象说略 |
曹秀玲
|
《双语教育研究》
|
2014 |
3
|
|
3
|
网络英汉双语现象成因初探 |
吴汉平
|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
2007 |
1
|
|
4
|
试论双语现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
肖青
李宇峰
|
《新闻论坛》
|
2013 |
0 |
|
5
|
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研究——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 |
赵平
|
《语言与翻译》
|
2011 |
0 |
|
6
|
解读当代江苏民间舞蹈语言中的“双语现象” |
陈妍
符姗姗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4 |
2
|
|
7
|
喀什地区塔吉克人双语现象研究 |
安潘明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8
|
“民考汉”与双语现象 |
希日娜依.买苏提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9
|
浅议双语现象与翻译工作的关系 |
陈毓贵
王春燕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音乐中的“双语现象” |
阿列克谢耶夫
戴明瑜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1
|
创造性与表现力--莫言法语译本中的双语现象 |
黄晓敏
王若旭(译)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形成双语现象的原因 |
|
《汉语学习》
|
1981 |
0 |
|
13
|
双语、双语现象辨 |
许多会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4
|
“不可译”现象背后的双语文化差异 |
鲍刚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4 |
1
|
|
15
|
发展双语事业 增强民族团结 |
李祥瑞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6
|
《朝汉双语语码转换研究》序 |
王德春
|
《汉语学习》
|
2000 |
0 |
|
17
|
新疆“双语教学实验”类型与特点 |
郭卫东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双语双方言问题论略 |
陈恩泉
|
《汉语学报》
|
2004 |
4
|
|
19
|
应该重视“双语”问题的研究 |
马学良
|
《汉语学习》
|
1981 |
3
|
|
20
|
试论双语教学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辩证关系 |
王春燕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