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英双语者情绪注意偏向中的双语优势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焦江丽 刘毅 闻素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0-595,共6页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考察熟练双语者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对情绪信息加工的优势效应及该效应产生的原因。采用2(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3(靶刺激与消极词汇出现的位置一致、不一致和中性条件)×2(线索呈现时间为100 ms和40... 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考察熟练双语者在情绪注意偏向中对情绪信息加工的优势效应及该效应产生的原因。采用2(熟练双语者和非熟练双语者)×3(靶刺激与消极词汇出现的位置一致、不一致和中性条件)×2(线索呈现时间为100 ms和400 ms)的混合实验设计,记录被试对靶子的按键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发现:线索呈现100 ms和400 ms时,两组被试在注意定向分数上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100 ms时,两组被试的注意解除分数无显著差异;线索呈现400 ms时,熟练双语者的注意解除分数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结果表明,在情绪注意偏向任务中,熟练双语者比非熟练双语者表现出了对情绪词汇信息更好的注意抑制控制能力,体现出对情绪信息加工的双语优势效应,产生这一优势效应的原因是熟练双语者在注意的晚期阶段比非熟练双语者具有更好的情绪信息注意解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情绪注意偏向 双语优势效应 注意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熟练度双语者非语言任务转换的差异——来自ERP证据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淞秀 李杰 +2 位作者 刘兴宇 七十三 杨伊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6-756,共11页
考察熟练蒙汉双语者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在非语言任务转换中优势效应的脑电活动特征。采用线索任务2:1转换范式,通过操纵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熟练双语者与非熟练双语者在不同时间间隔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探索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 考察熟练蒙汉双语者和非熟练汉英双语者在非语言任务转换中优势效应的脑电活动特征。采用线索任务2:1转换范式,通过操纵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比较熟练双语者与非熟练双语者在不同时间间隔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探索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是否源于内源性准备。研究结果显示:熟练双语者在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为250 ms时反应时和转换代价都显著小于非熟练双语者;熟练双语者在线索到刺激间的时间间隔从0 ms到250 ms的转换代价减小效应更大。脑电数据结果显示:无论转换序列还是重复序列,非熟练双语者的D-Pos的平均波幅均比熟练双语者更正,说明非熟练双语者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进行重构准备。研究提示不同语言的转换经验促进了熟练双语者执行功能的转换能力,这种转换能力的优势效应可迁移到相似的非语言任务转换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优势效应 任务转换 转换代价减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