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策略 被引量:27
1
作者 郑浩 谢丽蓉 +2 位作者 叶林 路朋 王凯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05-1817,共13页
针对光伏有功功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分别建立以波动率和光滑度为平滑出力波动目标的双评价指标;其次,基于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EEMD)方法,... 针对光伏有功功率波动影响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光伏双评价指标的混合储能平滑出力波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分别建立以波动率和光滑度为平滑出力波动目标的双评价指标;其次,基于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MEEMD)方法,实现光伏有功功率信号分解,采用灰色关联度将功率重构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得到最终的高频超级电容和低频蓄电池平滑出力波动指令;然后,以滑动平均滤波平滑曲线为充/放电目标参考功率,得到混合储能的充/放电功率指令,并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电池组以5min时间尺度进行出力波动的平滑,用超级电容器组成的单一电池组以1min时间尺度进行光滑度平顺,平顺光滑度跟随平滑出力波动,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储能系统优先级平滑出力波动策略;最后,以新疆某光伏电站为例,综合对比多种光伏功率分解方法和不同评价指标,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光伏出力波动 双评价指标 混合储能 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优先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量化评价指标的千米深井大采高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
2
作者 牛艳奇 陈泰龙 +3 位作者 胡相捧 商德勇 李占平 薛卓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针对液压支架的适应性评价缺乏量化指标的问题,以淮南矿区口孜东煤矿的千米深井软岩大采高俯斜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柱和两柱支架的“支架–推移千斤顶”承载稳定性力学模型,得到了两种架型临界载荷的一般形式及推... 针对液压支架的适应性评价缺乏量化指标的问题,以淮南矿区口孜东煤矿的千米深井软岩大采高俯斜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柱和两柱支架的“支架–推移千斤顶”承载稳定性力学模型,得到了两种架型临界载荷的一般形式及推移千斤顶参与支架力学平衡的判定准则。提出了衡量液压支架与顶板和底板适应性的双量化评价指标,指导研制了适用于该煤矿的ZZ18000/33/72D型大采高四柱液压支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比了两种架型的适应性,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支架与顶板的适应性指标越大及支架与底板的适应性指标越小,则支架的适应性越强;指导研制的ZZ18000/33/72D型大采高四柱支架对顶板适应性、底板比压及对安全阀的控制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两柱支架,临界载荷曲线更适应该场景的顶板载荷特征。该支架与顶板和底板的适应性良好,未出现影响工作面安全和正常回采的大面积片帮及冒顶,底座也未发生陷入底板的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液压支架的适应性设计和评价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价指标 液压支架 适应性 临界载荷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承载力协同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扬 朱党生 +2 位作者 廖文根 史晓新 张建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10,共5页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指标评价 指标评价 承载力 协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杂化水凝胶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琦 孙锐 +2 位作者 张瑜 李霞 诸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4-240,共7页
以纯DNA水凝胶为主体,引入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因子,依次对纯DNA水凝胶进行编码和结构改造,制备了DNA杂化水凝胶.研究了DNA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元编码因子(海藻酸钠/琼脂糖)DNA杂化水凝胶符合机械强度... 以纯DNA水凝胶为主体,引入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因子,依次对纯DNA水凝胶进行编码和结构改造,制备了DNA杂化水凝胶.研究了DNA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元编码因子(海藻酸钠/琼脂糖)DNA杂化水凝胶符合机械强度和生物安全效应双评价指标,生物安全性优异,且机械性能提高了3个数量级.本文研究结果为DNA水凝胶的编程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杂化水凝胶 编码型 双评价指标 机械性能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