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表面活性剂为共模板合成中孔分子筛MCM-48 被引量:9
1
作者 翟尚儒 巩雁军 +3 位作者 张晔 吴东 孙予罕 蒲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利用水热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共模板合成了中孔分子筛MCM-48.实验中发现利用较强的范德华力和氢键,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利用水热法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共模板合成了中孔分子筛MCM-48.实验中发现利用较强的范德华力和氢键,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且利于制备有序性好、骨架聚合度高、稳定性好的MCM-48.通过调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比例,可得到不同物相结构的分子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表面活性剂 模板合成 中孔分子筛 MCM-48 水热法 共模板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面润湿特性组合筛网分离油-水乳化液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云 龚海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83-1492,共10页
通过CuCl_(2)-HCl溶液浸渍及硬脂酸(STA)表面修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超疏水/超亲油和超亲水/超亲油润湿特性的不锈钢筛网膜,并利用环氧树脂AB胶将2种不同润湿特性的筛网黏结后,得到具有双表面润湿特性的组合筛网,采用组合筛网... 通过CuCl_(2)-HCl溶液浸渍及硬脂酸(STA)表面修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超疏水/超亲油和超亲水/超亲油润湿特性的不锈钢筛网膜,并利用环氧树脂AB胶将2种不同润湿特性的筛网黏结后,得到具有双表面润湿特性的组合筛网,采用组合筛网作为分离部件的实验装置对水包油(O/W)型乳液进行分离,考察组合筛网层间距和孔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筛网能够分离无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提取液质量分数均不小于98%)。当两层筛网层间距为0.3 mm,第一层、第二层筛网孔径分别为0.100、0.180 mm时,其分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不锈钢网 润湿性 双表面 环氧树脂AB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柴红梅 高楼军 +1 位作者 孙雪花 王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013-13014,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方法]在NH3-NH4Cl缓冲溶液(pH值9.76)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共同存在的条件下,Cu^2+对H2O2氧化硫堇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方法]在NH3-NH4Cl缓冲溶液(pH值9.76)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共同存在的条件下,Cu^2+对H2O2氧化硫堇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双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4~0.480μg/ml,检出限为2.50×10^-3μg/ml,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2.05kJ/mo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表面活性剂 动力学光度法 硫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疏表面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汪怀远 孟旸 +1 位作者 赵景岩 朱艳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6,共7页
表面润湿性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作为润湿的一种特殊状态,近年来双疏表面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双疏表面在疏水、疏油、防污染、自清洁、低摩擦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归纳了双疏表面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双疏... 表面润湿性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作为润湿的一种特殊状态,近年来双疏表面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双疏表面在疏水、疏油、防污染、自清洁、低摩擦性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归纳了双疏表面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双疏表面的研究新进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制备方法 性能 疏水 疏油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低表面能修饰的超双疏涂层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静 孔庆刚 +1 位作者 张龙 钱海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2,共7页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超双疏涂层材料。方法采用三种尺寸的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制成微纳米凹凸结构,在此基础上修饰低表面能的氟碳单分子层,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超双疏涂层材料。方法采用三种尺寸的微纳米二氧化硅和环氧树脂制成微纳米凹凸结构,在此基础上修饰低表面能的氟碳单分子层,制备超疏水超疏油涂层。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涂层表面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经过砂纸摩擦、耐化学腐蚀和耐溶剂性能测试,分别评价超双疏涂层材料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结果涂层对水、乙二醇和花生油等表面张力在34~72 mN/m范围内的液体具有超疏特性。砂纸上机械摩擦5次循环后,对花生油的接触角保持在155?以上,滚动角保持在5?以下;摩擦10次循环后,对水和乙二醇的接触角均保持在154°以上,滚动角保持在2.5?以下。涂层经p H=14的碱溶液和正庚烷浸泡,168h后,对水和乙二醇仍保持超疏性能;96h后,与花生油接触角在153?以上,滚动角在10?~20?之间。结论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疏油性能及良好的耐磨损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凹凸结构 SIO2 表面能修饰 表面 耐磨损性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驱油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乔孟占 赵娜 +4 位作者 赵英杰 吴炜 张晓龙 李晓岚 董彦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142,共7页
为提高冀东油田化学驱驱油效果,以烷基胺、丙烯酸乙酯和氯乙酸钠或3-溴丙基磺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含有一个疏水链两个亲水基的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pH值缓冲区测试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阴... 为提高冀东油田化学驱驱油效果,以烷基胺、丙烯酸乙酯和氯乙酸钠或3-溴丙基磺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含有一个疏水链两个亲水基的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pH值缓冲区测试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冀东油田原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与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物中SS-1和SS-3含有双羧酸基团,SS-2和SS-4含有一羧基一磺酸基官能团。4种表面活性剂均可降低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在无碱条件下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可达到10^(-2)~10^(-3)mN/m数量级;在弱碱(1.0%Na_2CO_3)条件下SS-1降低原油界面张力效果最好,可达10^(-4)~10^(-3)mN/m数量级。弱碱条件有利于提高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表面活性剂SS-1在弱碱条件下获得了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3%~15%的良好效果,可用于冀东油田浅层油藏三次采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次采油 界面张力 采收率 冀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和酯基型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高晓荣 崔勇 +2 位作者 赵晓霞 魏文珑 常宏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0-237,共8页
以自制的羟基和酯基型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表面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研究表明,羟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其中C... 以自制的羟基和酯基型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表面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研究表明,羟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其中C_(12)-OH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最好;对于m-n-m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而言,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而降低。当疏水链长度一定时,m-6-m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比m-2-m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_(10)-OH、C_(12)-OH和12-2-12 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与其在煤沥青表面黏附张力呈线性关系。煤沥青表面的Zeta电位随Gemini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羟基 酯基 煤沥青 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在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中的分配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巩育军 薛元英 +2 位作者 李东升 王文亮 王升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7-659,共3页
The distribution of mitomycin(MIT) for injection in aqueous surfactant two phases(ASTP), consisted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and sodium oleate(SO) has been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sults show ... The distribution of mitomycin(MIT) for injection in aqueous surfactant two phases(ASTP), consisted of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 and sodium oleate(SO) has been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ASTP system with a certain ratio of CTAB to SO the volume of the upper phase decreased and that of the lower phas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of MIT added, while the distribution ratio K d and single extraction yield Y of MIT in two phases remained approximately cons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表面活性剂水相 分配规律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基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驱油性能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小瑞 解颖 +3 位作者 王海花 沈一丁 费贵强 廖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70-1378,共9页
采用丁二酸酐、N,N-二甲基乙醇胺和溴代烷C_nH_(2n+1)Br(n=10、12、14、16、18)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含酯基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为GSn-EG-n(n=10、12、14、16、18)]。利用FTIR、~1HNMR对GS14-EG-14结构进行表征,用表面张力仪、电... 采用丁二酸酐、N,N-二甲基乙醇胺和溴代烷C_nH_(2n+1)Br(n=10、12、14、16、18)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含酯基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为GSn-EG-n(n=10、12、14、16、18)]。利用FTIR、~1HNMR对GS14-EG-14结构进行表征,用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荧光光谱仪(FLD)、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和界面张力仪对GSn-EG-n的溶液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越易聚集缔合成胶束,GS18-EG-18临界胶束浓度(CMC)最低达到2.14×10^(-5)mol/L,GS14-EG-14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降至33.50 m N/m。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溶液的电导率,发现其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乳化性和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GS14-EG-14乳化系统中,油/水分离时间达到180 min,且在聚四氟乙烯板(简称PTFE)上的接触角为69.3°,说明GS14-EG-14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和润湿性能。GS18-EG-18仅用28 min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8.6×10^(-3)m N/m。GSn-EG-n的最终驱油效率达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酯基 乳化性 润湿性 驱油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特殊形貌基材构建的耐磨双疏表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琦 陈梦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89-2198,共10页
双疏表面因在自清洁、防污、防腐蚀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双疏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摩擦等作用,易造成微-纳结构及双疏官能团的破坏而影响双疏性能。因此,如何提高机械稳定性能已成为双疏表面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双疏表面因在自清洁、防污、防腐蚀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双疏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摩擦等作用,易造成微-纳结构及双疏官能团的破坏而影响双疏性能。因此,如何提高机械稳定性能已成为双疏表面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基材微结构对双疏表面的影响;接着,从化学刻蚀、电化学刻蚀、激光加工、电化学沉积、压印或模板等制备方法综述了微结构基材-机械稳定双疏表面的构建;指出特殊形貌基材通过尺度较大的规整凹凸结构为附着的尺度较小的纳米粗糙表面和疏液基团提供了保护,进而实现机械稳定性;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形貌 表面 机械稳定性 制备方法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BS和SDS的复配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晶晶 吴文英 +1 位作者 魏文珑 常宏宏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1-575,共5页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Zeta电位法考察了系列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和连接基越长,cmc越小,且疏水链长度对表面...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Zeta电位法考察了系列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和连接基越长,cmc越小,且疏水链长度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较大;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显著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SDS的表面活性,当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BS或SDS的摩尔比为3:7时,复配体系的cmc最小,且与SDS复配体系的性能优于与SDBS的复配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磺酸钠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AB-月桂酸钠体系表面活性剂双水相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巩育军 朱瑶 赵国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绘制和分析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月桂酸钠(SL)组成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相图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无机盐等因素对该体系表面活性剂双水相ASTP影响的规律性.结果表明与富含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ASTPA相比较富含正离子表面活性... 绘制和分析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月桂酸钠(SL)组成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相图系统研究了温度和无机盐等因素对该体系表面活性剂双水相ASTP影响的规律性.结果表明与富含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ASTPA相比较富含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双水相ASTPC区域更大、更稳定;温度升高,无机盐NaBr的浓度增大,都引起ASTP体系上相体积的减小和下相体积的增加;囊泡普遍存在于ASTP的上下相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水相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囊泡 上下相体积比 温度 无机盐 月桂酸钠 DTAB 相图 混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磺酸钠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13
作者 陈赓 潘忠稳 周杨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3-1706,共4页
以氯苄和对二苯酚为原料,合成4-苄氧基苯酚,再分别与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反应,最后经氯磺酸磺化,制备三种烷氧二苯磺酸型表面活性剂(命名为C-12、C-14、C-16)。采用IR、1H NMR表征了结构,并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 以氯苄和对二苯酚为原料,合成4-苄氧基苯酚,再分别与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反应,最后经氯磺酸磺化,制备三种烷氧二苯磺酸型表面活性剂(命名为C-12、C-14、C-16)。采用IR、1H NMR表征了结构,并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3.35×10-3,9.10×10-4,7.40×10-4mo 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55.45,52.10,49.28 m N/m;Krafft点均<0℃,研究了其乳化性、泡沫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变量表面平滑拟合法在气动探针测量中的应用
14
作者 苏海林 蔡小舒 +1 位作者 Joachim Messner Gerhard Eyb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提高分析流场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根据气动探针标定曲线分布的特性,构造了相应的函数,并应用Akima发展的双变量表面平滑拟合法进行插值计算,给出了理论误差分析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应用在插值区间内外都能保证较高的精确度。然而,... 为了提高分析流场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根据气动探针标定曲线分布的特性,构造了相应的函数,并应用Akima发展的双变量表面平滑拟合法进行插值计算,给出了理论误差分析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应用在插值区间内外都能保证较高的精确度。然而,当由插值节点组成的插值表面出现明显的折点时,为减少系统误差,必须将整个插值区间划分为多个子区间,分别利用双变量表面平滑拟合法形成各自相应的插值函数。结合大量在试验风洞里四孔楔型气动探针的标定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给出确定各个参量的误差,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气动探针测量应用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测量与仪器仪表 变量表面平滑拟合 气动探针 气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
15
作者 马晓波 姜欢琦 陈德珍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7-284,共8页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采用复变函数法和镜像法,研究了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热波散射的温度场,并给出了热波散射温度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入射波波数、热扩散长度、缺陷的埋藏深度以及板条材料的厚度等对板条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采用复变函数法和镜像法,研究了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热波散射的温度场,并给出了热波散射温度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入射波波数、热扩散长度、缺陷的埋藏深度以及板条材料的厚度等对板条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温度波由调制光束在材料表面激发,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该分析方法和数值结果可为工程材料结构的传热分析、热波成像和材料内部缺陷评估,以及热物理反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 复变函数法 圆柱亚表面缺陷 表面温度分布 板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超双疏表面自修复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婷 范振忠 +4 位作者 刘庆旺 王继刚 才力 付沅峰 仝其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85-3193,共9页
超疏水/超双疏材料存在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因此很大程度影响了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实际应用。受自然界中荷叶、三叶草等超疏水表面在受到破坏后,表面粗糙结构和表面组成可以恢复直到生物死亡的启发,科研学者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出修复... 超疏水/超双疏材料存在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因此很大程度影响了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实际应用。受自然界中荷叶、三叶草等超疏水表面在受到破坏后,表面粗糙结构和表面组成可以恢复直到生物死亡的启发,科研学者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出修复超疏水/超双疏材料的一些方式。本文从低表面能物质和表面微观结构的自修复角度出发,综述了影响超疏水/超双疏表面的自修复方式。当超疏水/超双疏表面受到物理破坏或者化学破坏时,失去超疏水以及超疏油性能,在温度、相对湿度、机械、UV等诱导条件下,低表面能物质迁移至表面完成自修复过程以及表面微观结构的自修复,从而使超疏水以及超疏油性能得以恢复。价格低廉的环保材料和系统性地研究自修复的机理是将来超疏水/超双疏自修复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超表面 自修复 表面能物质 表面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超表面宽带高效极化转换
17
作者 刘立英 安泽琳 +2 位作者 王凤聚 艾立宏 王如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08,共10页
为了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入射电磁波的高效率、宽带反射型交叉极化转换,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超表面结构,使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双十字结构超表面的电磁响应谱产生了4个共振区,从而导致了... 为了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入射电磁波的高效率、宽带反射型交叉极化转换,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超表面结构,使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双十字结构超表面的电磁响应谱产生了4个共振区,从而导致了极化转换带宽的扩展。响应频段覆盖了Ku波段的10.7~18.7 GHz,其极化转换率(polarization conversion ratio,PCR)大于0.94。此外,在入射波角度为0°~50°内,都能保持较高的极化转换性能。该极化转换器具有简单的几何形状和较宽的工作频带,可能在伪装隐身、雷达通信和天线等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仿真 极化转换 十字超表面 宽带 KU波段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圣凤 谢铁邦 +1 位作者 高咏生 李柱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236,共4页
介绍一种新颖的双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 ,它将光学位移传感器和触针位移传感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具有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测量手段。与单一测量模式的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相比 ,它的性能价格比更高 ,应用范围更广。该测量系统已投入实用 ,... 介绍一种新颖的双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 ,它将光学位移传感器和触针位移传感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具有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测量手段。与单一测量模式的表面形貌测量仪器相比 ,它的性能价格比更高 ,应用范围更广。该测量系统已投入实用 ,接触测量模式下其垂直测量范围和垂直分辨率分别是 1mm和 10nm ,非接触测量模式下分别是 5 0 0 μm和 3nm。实践证实 ,该系统使用灵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测量系统 表面特征提取 光学位移传感器 触针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聚合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婷 曹光群 +1 位作者 杨成 孙培冬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5-407,共3页
以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盐酸盐、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产物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中间产物再和N-乙烯基咪唑(VI)发生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以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盐酸盐、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产物N-3-氯-2-羟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中间产物再和N-乙烯基咪唑(VI)发生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乙烯基咪唑双季铵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工艺条件为:n(VI):n(中间产物)=1.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的产率达到81.2%。并利用IR,MS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N-乙烯基咪唑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_(2)的超表面双气体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 万寅辉 +6 位作者 陈聪 高鹏 戴耀威 赵佳明 王馨艳 路祥宇 赵思怡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7,79,共10页
针对传统矿用气体传感器易受温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和二氧化钒(VO_(2))的相变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VO_(2)的超表面双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由上下三层组成,表面由多层金属-介... 针对传统矿用气体传感器易受温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和二氧化钒(VO_(2))的相变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VO_(2)的超表面双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结构由上下三层组成,表面由多层金属-介电-金属(MDM)结构组成。根据VO_(2)的相变特点,通过改变施加的偏置电压,以电阻加热的形式加热金属板,精细控制VO_(2)的温度,通过改变VO_(2)的电导率来模拟VO_(2)的不同状态。当VO_(2)呈高温金属态时,上三层形成MDM结构,VO_(2)表现出金属性质,并在1721.3 nm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实现甲烷检测,传感器的吸收率为94.3%,甲烷灵敏度为4.21 nm/%。当VO_(2)呈低温绝缘态时,下三层形成MDM结构,在2694.6 nm激发LSPR,实现氢气检测,传感器的吸收率为95.9%,氢气灵敏度为2.10 nm/%。当环境折射率发生变化时,VO_(2)在2种状态下的吸收峰均发生了红移,且呈线性关系,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折射率的变化。为验证该传感器的可行性,对6种不同体积分数的甲烷、氢气和4种不同的环境折射率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VO_(2)的超表面双气体传感器可有效检测出较低浓度的甲烷和氢气,且灵敏度较现有的气体传感器有较大提升;谐振峰偏移量与环境折射率变化量和甲烷体积分数变化量的计算值和理论值误差很小,说明该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通过分析环境折射率和谐振波长的关系,得出该传感器对环境折射率的变化同样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气体传感器 表面气体传感器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甲烷 氢气 气体灵敏度 环境折射率 V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