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肝病毒(HCV)及乙肝病毒(HBV)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涛 范公忍 +5 位作者 陈天宝 陈乃玲 胡大荣 李琳 黄树林 贾克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 :为探索HCV/HBV高效联合基因免疫策略 ,构建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HCV/HBV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真核表达载体pRSC的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RSV启动子下... 目的 :为探索HCV/HBV高效联合基因免疫策略 ,构建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HCV/HBV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分别将与HCV核心区基因互补的cDNA和HBV核心区基因克隆于具有 2套独立表达单元的真核表达载体pRSC的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和RSV启动子下游 ,称为pRSC HBV/HCV ,转染SP2 / 0细胞 ,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观测蛋白的表达 ,免疫Balb/c小鼠 ,用酶联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结果 :pRSC HBV/HCV转染SP2 / 0细胞可见HBcAg及HCV核蛋白染色阳性荧光细胞 ,SDS Page电泳显示在 14kD及 2 1kD处均可见蛋白条带 ,与HBcAg及HCV核蛋白的的理论预期值一致 ,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在 14kD及 2 1kD处可见特异性的蛋白条带。 5只免疫鼠中全部出现抗 HCV及抗 HBV抗体 ,而对照组全阴性。结论 :pRSC HBV/HCV可分别表达HBcAg及HCV核蛋白 ,免疫Balb/c小鼠后可诱导其体液免疫应答 ,为进一步开展HCV/HBV联合基因免疫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病毒 乙肝病毒 联合基因免疫 双表达载体 HCV/HBV其核表达载体 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温控双表达载体制备印第安纳沙门菌菌蜕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建森 徐敬潇 +4 位作者 付立霞 韩先干 张笛 董永毅 徐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6-251,264,共7页
为制备安全高效的印第安纳沙门菌菌蜕,本研究以温控质粒pTCV为载体,分别构建出只含噬菌体PhiX174裂解基因E的pTCK01质粒、同时含裂解基因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SNA)的pTCK02质粒及对裂解基因E和SNA密码子优化后的p TCK03质粒,分别... 为制备安全高效的印第安纳沙门菌菌蜕,本研究以温控质粒pTCV为载体,分别构建出只含噬菌体PhiX174裂解基因E的pTCK01质粒、同时含裂解基因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SNA)的pTCK02质粒及对裂解基因E和SNA密码子优化后的p TCK03质粒,分别转化印第安纳沙门菌S1105后经42℃诱导表达,并对各重组菌开展溶菌动力学监测、重组菌的基因组电泳检测和菌蜕电镜观察。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TCK01、pTCK02和pTCK03均正确构建。溶菌动力学显示,含质粒pTCK03的重组菌S1105(pTCK03/S1105)的OD600nm值在诱导后120 min达到最低,且低于重组菌p TCK01/S1105和重组菌pTCK02/S1105,之后一直稳定在最低水平;其溶菌率也显著高于pTCK01/S1105和p TCK02/S1105(p<0.05)。基因组电泳检测结果显示,pTCK03/S1105基因组在诱导1 h后即被降解且降解得最彻底。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pTCK03/S1105菌蜕表面形态明显皱缩,胞质内容物完全释放。上述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裂解基因E和SNA密码子可提高印第安纳沙门菌菌蜕的裂解效率,并彻底降解了其遗传物质,本研究为印第安纳沙门菌菌蜕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蜕 印第安纳沙门菌 双表达载体 裂解基因E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因子Myogenin和Myf5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效果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朝 孙洪敏 +1 位作者 王英泽 孙国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研究生肌因子如Myogenin和Myf5在调控肌特异基因表达时的作用机制,将这2个因子共转染非肌细胞,为确保转染效果,依次将这2个因子的编码序列克隆在双表达载体pVITRO2上。测序结果显示,克隆到载体的myogenin和Myf5编码区序列正确;初步的... 为研究生肌因子如Myogenin和Myf5在调控肌特异基因表达时的作用机制,将这2个因子共转染非肌细胞,为确保转染效果,依次将这2个因子的编码序列克隆在双表达载体pVITRO2上。测序结果显示,克隆到载体的myogenin和Myf5编码区序列正确;初步的功能检测表明,它们都能有效地激活各自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过程 双表达载体 生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6双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成骨诱导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迭小红 罗庆 +2 位作者 陈聪 罗光金 康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6重组腺病毒并探讨其对C3H10细胞成骨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6 AdEasy质粒为模板,PCR自扩增BMP9和BMP6基因序列,先后将其插入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9、6,然后与腺...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6重组腺病毒并探讨其对C3H10细胞成骨的影响。方法以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6 AdEasy质粒为模板,PCR自扩增BMP9和BMP6基因序列,先后将其插入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9、6,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BJ5183中同源重组,酶切鉴定成功后,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腺病毒AdBMP9、6,体外转染C3H10细胞,RT-PCR方法检测BMP9、BMP6 mRNA水平的表达,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晚期指标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AdBMP9、6,RT-PCR证实双表达腺病毒能成功转染C3H10细胞,并且转染的C3H10细胞早晚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活性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的腺病毒组均增强。结论双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AdBMP9、6具有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且较单一表达BMP9或BMP6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表达载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骨形态发生蛋白6 重组腺病毒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双基因表达载体pBud-TRAIL-IL-24的构建及其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潘玥 向廷秀 +3 位作者 章海林 陈妮 陈飞兰 赖国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和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tin-24,IL-24)基因的真核双基因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分子克...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和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tin-24,IL-24)基因的真核双基因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IL-24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ud-TRAIL中,构建双表达质粒pBud-TRAIL-IL-24,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TRAIL和IL-24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重组质粒对HeLa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双基因表达载体pBud-TRAIL-IL-24,并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转染48 h后可见重组质粒对宫颈癌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构建的双表达载体pBud-TRAIL-IL-24能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并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为进一步研究TRAIL和IL-24联合应用于宫颈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细胞 双表达载体 TRAIL基因 IL-2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B、D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广藿香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家明 孙雪飘 郑学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0-57,共8页
将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和天蚕抗菌肽B基因分别接上启动子和终止于,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成双价抗菌肽基因表达载体pTBD。用三亲交配的方法将pTBD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广藿... 将人工合成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和天蚕抗菌肽B基因分别接上启动子和终止于,克隆到双元表达载体PBin19上,构建成双价抗菌肽基因表达载体pTBD。用三亲交配的方法将pTBD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再通过农杆菌将抗菌肽B、D基因导入广藿香,获27个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抗菌肽B、D基因已同时整合进3个株系染色体组中。与病原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试管共培养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获得较强抗病性。盆栽接菌试验结果也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抗菌肽 基因表达载体 转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BADH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宇锋 刘君 +1 位作者 韩烈保 陈其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3-66,共4页
以pC1303质粒和pC1391质粒为基础,利用载体pBIUC和pBIB构建了分别有Ubi启动子、35S启动子调控的带有控制甜菜碱合成的CMO和BADH的植物表达载体pC1303-Ubi-CMO-35S-BADH,为进一步开展提高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基因表达载体 甜菜碱 CMO BADH 植物表达载体 BADH 基因工程 CMO 构建 35S启动子 植物抗逆性 甜菜碱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β-Gal基因RNAi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玮毅 陈晓静 +2 位作者 申艳红 卢秉国 潘东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克隆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果肉的细胞壁水解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保守区,将其反向重复插入载体pKANNIBAL,构建RNAi中间表达载体pKAN/RG,将其上的发夹结构取代经改造的载体pCAMBIA1300上hptⅡ基因,构建中间表达载体p130... 克隆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果肉的细胞壁水解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保守区,将其反向重复插入载体pKANNIBAL,构建RNAi中间表达载体pKAN/RG,将其上的发夹结构取代经改造的载体pCAMBIA1300上hptⅡ基因,构建中间表达载体p1300-/MFRG,分离单T-DNA区段,与载体pCAMBIA2301构建RNAi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p2301/TTRG。酶切分析和PCR检测表明,p2301/TTRG已被成功导入农杆菌EHA105。通过遗传转化,初步获得了GUS染色呈阳性且具Kan抗性的番木瓜胚性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Β-半乳糖苷酶 RNA干扰 T—DNA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控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应用(英文)
9
作者 翟景波 吕昌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5-64,共10页
可严格调控性是体现原核表达载体优越性的重要指标。构建了一种双控双调节原核表达载体系统,用双载体控制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即SP6启动子(promoter)+乳糖(lac)调节基因表达系统和araB启动子(promoter)+ara C调节基因表达系统,分别由乳... 可严格调控性是体现原核表达载体优越性的重要指标。构建了一种双控双调节原核表达载体系统,用双载体控制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即SP6启动子(promoter)+乳糖(lac)调节基因表达系统和araB启动子(promoter)+ara C调节基因表达系统,分别由乳糖类似物IPTG和阿拉伯糖(L-arabinose)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该系统由2个表达载体共同完成目的基因的表达。pE SP-1为主表达载体,即目的基因克隆到此表达载体上,由SP6启动子(promoter)+乳糖(lac)调节基因调控;pA RA-SP6为辅助表达载体,该载体通过SP6 RNA聚合酶的表达来控制调节主表达载体的启动子(SP6),由araB启动子(promoter)+ara C调节基因调控。实验结果显示该双控双调节表达载体系统控制严格,并且表达蛋白的量具有可调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表达载体 严格调控 表达 调节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9、7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的成骨作用
10
作者 罗庆 陈聪 +2 位作者 迭小红 田雯 康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0-584,共5页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7腺病毒重组体并进行初步成骨鉴定。方法自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7 AdEasy质粒上扩增BMP9和BMP7基因序列,先后定向亚克隆至同一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pASG2-BMP9、7。酶切、PCR鉴定及测序... 目的构建双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BMP)9、7腺病毒重组体并进行初步成骨鉴定。方法自单一表达的BMP9或BMP7 AdEasy质粒上扩增BMP9和BMP7基因序列,先后定向亚克隆至同一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pASG2-BMP9、7。酶切、PCR鉴定及测序正确后与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获得双表达BMP9、BMP7腺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BMP9、BMP7腺病毒,体外转染C3H10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及钙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早晚期成骨作用。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BMP9、BMP7的腺病毒,RT-PCR证实双表达腺病毒在C3H10细胞中表达,其转染的C3H10细胞早期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晚期钙茜素红染色活性较单一表达的BMP7或BMP9腺病毒组增强。结论成功构建双表达BMP9、BMP7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其重组体具有定向诱导C3H10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BMP9、7载体 重组腺病毒 载体构建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分支酶基因双价块根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琼 郭运玲 +2 位作者 孔华 贺立卡 郭安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688-693,共6页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高等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包括分支酶I(SBEI)和分支酶II(SBEII)两种类型,调控着支链淀粉的合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这两种分支酶反义基因片段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中,形成双价反... 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是高等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包括分支酶I(SBEI)和分支酶II(SBEII)两种类型,调控着支链淀粉的合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这两种分支酶反义基因片段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中,形成双价反义表达载体p1301-SBEII-Spo-SBEI,其中SBEII反义基因置于CaMV35S启动子之后,SBEI反义基因置于块根特异型启动子Sporamin之后,两者具有各自的Nos终止子。通过反复冻融法,将双价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并采用PCR技术对所构建的农杆菌工程菌株进行了鉴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淀粉分支酶基因 Sporamin启动子 反义表达载体 农杆菌工程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y基因的双边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12
作者 赵鄢鹏 李杰 +4 位作者 刘琦 夏善勇 吴立成 王秀君 李希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97,共4页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泡盛曲霉中克隆了1515bp的植酸酶基因,与黑曲霉(A.niger963)phyA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以植物表达载体pTTBUG8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具有磷高效利用功能基因(phy)的双边界植物表达载体pBSP。解决了bar基因... 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泡盛曲霉中克隆了1515bp的植酸酶基因,与黑曲霉(A.niger963)phyA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以植物表达载体pTTBUG8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具有磷高效利用功能基因(phy)的双边界植物表达载体pBSP。解决了bar基因及其产物PAT蛋白的安全性及产权等问题,并为植物养分高效利用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基因 BAR基因 边界植物表达载体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拟南芥转化
13
作者 钟胜 段瑞军 +2 位作者 郭建春 胡新文 符少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CBF3冷诱导转录因子和细胞渗透调节物质AtGloS3在抗寒中的相互作用,寻找理想的抗寒转基因方式。[方法]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克隆包括CBF3(C-repeat Binding Factor 3... [目的]为了研究CBF3冷诱导转录因子和细胞渗透调节物质AtGloS3在抗寒中的相互作用,寻找理想的抗寒转基因方式。[方法]根据GenBank中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克隆包括CBF3(C-repeat Binding Factor 3)基因以及基因上游启动子的DNA序列:CP-CBF3,共2 075 bp。CP是CBF3基因的启动子,受低温诱导。用EcoRI和BamHI双酶切CP-CBF3并置于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构建CBF3基因冷诱导表达载体pCA-CP-CBF3。然后将带有组成型启动子的肌醇半乳糖苷酶基因AtG-loS3合并于pCA-CP-CBF3中,构建双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CP-CBF3-35S-AtGloS3。用真空抽滤虑法将这两个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并用潮霉素筛选出转基因植物苗。[结果]CBF3和AtGloS3基因均来自拟南芥,而CBF3不存在内含子,AtGloS3基因存在内含子,故以CB-1、CB-2为引物的非转基因植物中也能得到带,而以AT-1、AT-2为引物的非转基因植物不能得到带。[结论]该研究中pCA-CP-CBF3是1个对照,实验的后续工作需进一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F3冷诱导表达载体 CBF3和AtGolS3基因表达载体 拟南芥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Flt3配体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永林 张学光 黄祖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粒;再取该表达质粒中的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序列和基因片段克隆入pJW4303载体中,获得相应的双表达核酸疫苗,经筛选鉴定后,以293T细胞瞬时表达检测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成功以pIRES、pJW4303为载体的4种HBcAg和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体外表达证实HBcAg和FL胞外段均能高效表达,基因位于IRES上游时表达水平较高。结论:用IRES元件实现了HBcAg和FL胞外段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pJW4303为载体的核酸疫苗两基因表达水平优于pIRES为载体的核酸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FLT3配体 双表达载体 核酸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FSH真核表达载体pVITRO-FSHαβ构建及在CHO细胞内稳定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武 陈秀萍 +1 位作者 严正杰 丁家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在对山羊促卵泡素α、β亚基基因克隆和瞬时表达的基础上,构建促卵泡素αβ双表达载体,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在潮霉素B的抗性筛选下,进行稳定表达,获得了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为重组激素制剂的研... 在对山羊促卵泡素α、β亚基基因克隆和瞬时表达的基础上,构建促卵泡素αβ双表达载体,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在潮霉素B的抗性筛选下,进行稳定表达,获得了稳定表达的CHO细胞株,为重组激素制剂的研制提供了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促卵泡素 双表达载体 CHO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β-Gal基因的克隆分析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玮毅 陈晓静 +1 位作者 申艳红 卢秉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番木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迅速软化与β-Gal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利用常规PCR结合反向PCR技术,分离了一条4501bp的番木瓜β-Gal基因组序列。其共含有17个内含子,外显子部分与相应的cDNA序列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 番木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迅速软化与β-Gal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利用常规PCR结合反向PCR技术,分离了一条4501bp的番木瓜β-Gal基因组序列。其共含有17个内含子,外显子部分与相应的cDNA序列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番木瓜β-GAL属于糖苷水解酶超级家族42中家族35的成员,在进化过程中与拟南芥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鳄梨和北美云杉则较远。同时,它还具有一段定位于胞外的信号肽,再次表明其可能参与了果肉细胞壁的降解和果实软化。进一步分离了β-Gal基因启动子,初步验证了其果实表达特异性。将该启动子替换载体p2301/TTRG上的CaMV 35S启动子,构建出RNAi-β-Gal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酶切分析和PCR检测结果表明,载体p2301/BPTTRG已被成功导入农杆菌,可用于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Β-半乳糖苷酶 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T-DNA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中基于5′UTR及其下游序列的增强型表达载体构建
17
作者 方求武 高雄 +4 位作者 孙曼曼 刘秀霞 李业 杨艳坤 白仲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7,共5页
从谷氨酸棒杆菌CGMCC1.15647基因组中鉴定蛋白丰度最高基因的5′UTR(5′-untranslated region)及其下游序列,并利用这些5′UTR及其下游序列与两种高强度启动子P H36和P tac组合分别构建一系列单顺反子和双顺反子表达载体。5′UTR及其下... 从谷氨酸棒杆菌CGMCC1.15647基因组中鉴定蛋白丰度最高基因的5′UTR(5′-untranslated region)及其下游序列,并利用这些5′UTR及其下游序列与两种高强度启动子P H36和P tac组合分别构建一系列单顺反子和双顺反子表达载体。5′UTR及其下游序列显著提升启动子的表达强度,其中表达强度最高的pTac-B2826-EGFP荧光强度是阳性对照pTac-Positive的3.6倍。使用筛选的增强型表达载体在谷氨酸棒杆菌中成功地表达VHH蛋白(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在摇瓶发酵水平,VHH的分泌表达量达到85.4 mg/L。筛选的双顺反子载体可成为谷氨酸棒杆菌内源基因过表达和重组蛋白生产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5′UTR 顺反子表达载体 V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抗菌肽基因转化辣椒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乃坚 余小林 +3 位作者 李颖 黄自然 张银东 王得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5-51,共7页
在建立高效快速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昆虫抗菌肽B、D基因构建而成的双价质粒pCDB-II以农杆菌为介导转入5个辣椒栽培品种,共获得KanR植株1200多株... 在建立高效快速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昆虫抗菌肽B、D基因构建而成的双价质粒pCDB-II以农杆菌为介导转入5个辣椒栽培品种,共获得KanR植株1200多株,对部分KanR植株进行点杂交、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证明了外源基因被成功整合。盆栽接青枯菌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菌肽 基因表达载体 基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协调表达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尧辉 魏东芝 +2 位作者 周宇荀 沈立新 刘寿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通过 PCR获得 E.coli B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 ( gsh I,gsh II)片段 ,结合定点突变稀有起始密码子 ,设定 gsh I与 gsh II位置与距离 ,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 gsh II,建立GSHI、GSH- II蛋白表达体系。结果表明 :以 0 .... 通过 PCR获得 E.coli B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基因 ( gsh I,gsh II)片段 ,结合定点突变稀有起始密码子 ,设定 gsh I与 gsh II位置与距离 ,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 gsh II,建立GSHI、GSH- II蛋白表达体系。结果表明 :以 0 .0 8mmol/L IPTG于 2 8℃诱导工程菌 E.coli BL2 1( DE3) ( p Trc99A/gsh I- gsh II) ,GSH- I、GSH- II蛋白比为 4.5∶ 1 ( m∶ m)时谷胱甘肽合成能力最高 ,达到每克湿菌体 8.5 mg。通过构建单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p Trc99A/gsh I、p Trc99A/gsh II测定GSH- I与 GSH- II蛋白的最适配比 ,结果表明 :在 GSH- I、GSH- II蛋白总量恒定的情况下 ,要提高谷胱甘肽产率 ,两者比例以 3∶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合成酶系 蛋白表达体系 顺反子重组表达载体 协调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氨酸酶基因联合抗黏液病毒基因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德智 张亚妮 +6 位作者 陈昊 李伟 郑蒙蒙 王丹 张振韬 施青青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6,共9页
拟构建神经氨酸酶(NA)基因和抗黏液病毒(Mx)基因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并检测基因表达以及转染鸡成纤维(CEF)细胞后的抗病毒效果。克隆了NA基因和突变型Mx基因的cDNA;分别定向插入真核细胞双顺反子载体pVITRO2中,酶切和测序鉴定双基因... 拟构建神经氨酸酶(NA)基因和抗黏液病毒(Mx)基因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并检测基因表达以及转染鸡成纤维(CEF)细胞后的抗病毒效果。克隆了NA基因和突变型Mx基因的cDNA;分别定向插入真核细胞双顺反子载体pVITRO2中,酶切和测序鉴定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VITRO2-Mx-NA的正确性。用pVITRO2-Mx-NA转染NIH-3T3细胞,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随后用pVITRO2-Mx-NA转染CEF细胞,利用RT-PCR及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蛋白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效果。结果: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pVITRO2-Mx-NA,在转染后的NIH-3T3和CEF细胞中同时检测到了NA和Mx基因的表达。联合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保护CEF细胞在孵育的72h内免受NDV的感染,而转染了突变型Mx或者NA单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CEF细胞在孵育的48h内亦未受到NDV的侵染;与单基因转染组相比,联合基因转染组明显延迟NDV感染CEF细胞的时间,差异显著(P<0.05)。构建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VITRO2-Mx-NA转染CEF细胞后,其表达的重组蛋白Mx-NA在细胞水平上具有协同延缓NDV感染的能力,且优于单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MX 基因表达载体 抗病毒活性 抗N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