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补偿和对比调节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1
作者 赵西超 刘浩 +1 位作者 宫晓蕙 陈根龙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69,共7页
光在水中传播出现衰减和散射,会导致所成的水下图像出现色偏和模糊,这些问题会给后续水下图像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任务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通道双补偿和对比调节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颜色通道进行双补... 光在水中传播出现衰减和散射,会导致所成的水下图像出现色偏和模糊,这些问题会给后续水下图像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任务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通道双补偿和对比调节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颜色通道进行双补偿,有效地解决了水下图像色偏的问题。通过参考原始图像对颜色矫正图像在HSV空间进行调节,进一步优化了图像质量。在三个数据集上对比所提方法和其他八种典型的方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客观评价结果在三个数据集上均位于前列;另外,所提方法的运行时间比其他方法中最快的方法还少36%左右,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衰减程度的水下图像都具有良好的颜色矫正能力,并且具有较低的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颜色补偿 对比调节 双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大洋 刘政杰 +1 位作者 薛鹏 张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 针对目前广义椭偏仪双旋转补偿器控制旋转比例单一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STM32单片机与步进电机的广义椭偏仪双补偿器任意比例旋转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M32F1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两个步进电机旋转的基础速度、速度比、旋转光学周期数,并通过LabVIEW软件进行编程,获得与之配套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完成双补偿器的任意比例旋转控制。通过搭建的广义椭偏实验系统采集双补偿器不同转速比下对空气样本测量的图像,并将其中转速比为5∶3的数据采集结果与理论空气样本波形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实际空气穆勒矩阵与理论穆勒矩阵元素的最大误差为0.014,平均误差为0.004 3,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椭偏仪 旋转补偿 速度调控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补偿结构Ⅰ-Ⅴ转换电路在红外接收芯片中的应用
3
作者 田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70-2174,共5页
设计了一款用于红外通信中的Ⅰ-Ⅴ转换电路,该电路包含了一个跨阻放大器和两个补偿结构。直流补偿电路用来补偿由环境光产生的直流光电流,避免后级电路出现饱和;交流补偿电路用来提高输入交流阻抗,从而保持电路对输入信号的灵敏度。研... 设计了一款用于红外通信中的Ⅰ-Ⅴ转换电路,该电路包含了一个跨阻放大器和两个补偿结构。直流补偿电路用来补偿由环境光产生的直流光电流,避免后级电路出现饱和;交流补偿电路用来提高输入交流阻抗,从而保持电路对输入信号的灵敏度。研究表明,通过对Ⅰ-Ⅴ转换电路实现双补偿,整体电路的增益控制及灵敏度均有显著提高。该电路采用VIS0.6μmBiCMOS工艺进行设计与流片,在3V工作电压下,对10nA到300μA的直流光电流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使电路的增益恒定在110 dB,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接收芯片 I-V转换电路 双补偿结构 跨阻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机驱动椭偏双补偿器旋转结构及系统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聪 张瑞 +3 位作者 薛鹏 尚琰 刘政杰 徐跃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3,共5页
针对目前双伺服电机控制补偿器旋转的椭偏测量技术中电机同步旋转控制复杂,且探测器同步信号触发采集困难、长时间运行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单电机驱动的双相位补偿器旋转结构以及控制方法。该结构中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同步齿轮... 针对目前双伺服电机控制补偿器旋转的椭偏测量技术中电机同步旋转控制复杂,且探测器同步信号触发采集困难、长时间运行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单电机驱动的双相位补偿器旋转结构以及控制方法。该结构中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同步齿轮的直径比为5∶3,不同的齿轮直径是为实现对双旋转补偿器的差速控制,结合双旋转补偿器椭偏测量理论,实现样品的多维度信息获取;且基于控制理论设计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和信号触发采集电路,完成相关硬件方面设计。最终实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补偿器转速稳定可控,一次测量可得穆勒矩阵16个参数,为椭偏测量样品各维度信息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偏仪 穆勒矩阵 单电机驱动 旋转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阻采样双周期补偿策略及其电流谐波分析
5
作者 蔡华麟 吴东远 +2 位作者 张新宇 陈江平 施骏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单电阻采样中存在的非观测区采样难题,提出双周期补偿策略。首先,设计对称式的开关信号调制策略,以连续2个周期为单位对开关信号占空比进行缩放和补偿,使采样窗口扩大到最小采样时间;然后,设计电流采样及重构方法,... 为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单电阻采样中存在的非观测区采样难题,提出双周期补偿策略。首先,设计对称式的开关信号调制策略,以连续2个周期为单位对开关信号占空比进行缩放和补偿,使采样窗口扩大到最小采样时间;然后,设计电流采样及重构方法,基于非观测区内的低调制区,对最大和最小占空比信号同时采用双周期对称式调制策略,基于中高调制区对中间占空比信号和最大或最小一相中占空比信号采用调制策略;再分别结合低负荷和中高负荷工况建立采样时间尺度上的相电流数学模型,并对策略控制下的相电流变化进行频谱分析;最后,基于该策略搭建电机单电阻采样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矢量移相策略进行电流谐波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周期补偿策略能够实现非观测区的电流采样及重构,且相较于传统策略能有效降低低负荷区中的相电流总谐波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单电阻采样 非观测区 周期补偿 低负荷区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LCL补偿ICPT系统双谐振点特性及最大输出功率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夏晨阳 解光庆 +4 位作者 林克章 陈国平 王延熇 任思源 张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200-5208,5401,共10页
针对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全谐振状态且处于轻载工作模式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和稳态输出功率较小问题,推导分析双LCL补偿ICPT系统双谐振点特性,并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在轻载时将... 针对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全谐振状态且处于轻载工作模式时,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畸变和稳态输出功率较小问题,推导分析双LCL补偿ICPT系统双谐振点特性,并基于该特性,提出一种在轻载时将系统频率切换至次谐振点的系统工作模式。在有效避免输出电流波形畸变的同时,实现了系统在变负载条件下的最大功率输出。论文首先分析单LCL网络特性,进而在双LCL补偿ICPT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系统的两个谐振点,并且验证次谐振点可有效消除电流波形畸变的问题;接着,通过公式推导和软件仿真得到系统输出功率以及效率与负载和频率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双LCL补偿ICPT系统双谐振点工作特性、最大输出功率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LCL补偿 谐振点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补偿光度法的研究及对微量铁的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泽南 江南梅 +2 位作者 于林亚 曹方娜 黄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56,共5页
提出了新的双波长法并应用于茜素S(ARS)光度法测定铁。该法能消除显色剂ARS褪色对生成物Fe[ARS],生色的相消干扰,测得生色法真实吸光度,消除生成物生色对有色剂ARS褪色的相消干扰,测得褪色法真实吸光度,以其生色吸光度与褪色吸... 提出了新的双波长法并应用于茜素S(ARS)光度法测定铁。该法能消除显色剂ARS褪色对生成物Fe[ARS],生色的相消干扰,测得生色法真实吸光度,消除生成物生色对有色剂ARS褪色的相消干扰,测得褪色法真实吸光度,以其生色吸光度与褪色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作为信号,按信号吸光度法测定。于波长λN=423nm,λP=555nm测得信号吸光度补偿系数fn为2.227,测得摩尔吸光系数为2.154×10^4L·mol^-1·cm^-1,为经典法的2.135倍,线性范围为0—2mg/L,反应摩尔比为1:3。应用该法测定了某些样品中的铁。结果表明,该法用于存在相消干扰的光度分析及反应摩尔比测定等研究的效果优于经典光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补偿光度法 相消干扰 真实吸光度 茜素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特性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37
8
作者 刘闯 郭赢 +2 位作者 葛树坤 蔡国伟 周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7-135,共9页
针对满足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要求的双LCL谐振补偿网络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分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磁耦合关系及4种基本谐振补偿网络特性;然后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工作特性,探讨分析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发生横向及... 针对满足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要求的双LCL谐振补偿网络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分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磁耦合关系及4种基本谐振补偿网络特性;然后基于双LCL谐振补偿的工作特性,探讨分析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发生横向及纵向相对偏移时的工作特性;最后通过Ansoft,针对圆盘型电磁耦合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并搭建一个5.5kW的双LCL谐振补偿实验系统,对在纵向距离200mm(最大横向偏移120mm)和无横向偏移(纵向距离150~250mm)时的工作特性进行验证。该系统在纵向距离200mm(无横向偏移)时,最大功率传输能力为5.5kW,同时达到最大效率点9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LCL谐振补偿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膜补偿超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设计软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红梅 李志广 张志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7-352,共6页
由于超扭曲向列相 (STN LCD)的双折射效应 ,使其在关态时出现一些颜色 ,达不到黑白显示。基于液晶连续体理论 ,用琼斯矩阵描写偏振光 ,运用邦加球表示 ,对STN盒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设计了软件 ,实现了双膜补偿下很好的黑白显示。
关键词 超扭曲向列相 液晶显示 蓝模式 补偿 设计软件 折射效应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CSIRO双温补偿方法的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远 刘子斌 +3 位作者 乔兰 付双双 王茜 吴世兵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6,共9页
围岩应力扰动是引起工程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应力扰动的获取尚无有效手段和技术。随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扰动应力监测成为深地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提出双温度补... 围岩应力扰动是引起工程失稳、破坏的直接因素,目前针对应力扰动的获取尚无有效手段和技术。随着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的发展,对扰动应力监测成为深地课题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提出双温度补偿技术,研发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并在工程现场实现对岩体扰动应力的实时监测。针对长期监测中环境温度影响过大、供电不稳、采集通道调平范围小等不足,研发了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基于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基本理论和完全温度补偿技术原理,提出采集电路的双温度补偿方法,并用该方法对采集电路进行室内标定。考虑应力监测环境特点,设计了岩体近开挖面测点应变片布片方案,并基于地应力测量原理推导了测量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公式。断电续采型数字化采集电路的研发,实现了调平通道大范围量程的原位同步温度监测,克服了常规采集电路供电不稳造成的监测数据无法接续的问题,室内试验测定断电20 d数据连续性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根据室内标定数据,双温度补偿方法有效地剔除温度变化对监测系统监测精度的影响,并针对岩体边坡和地下硐室两种不同工程环境设计研发出相应的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显示,岩体扰动应力长期监测系统充分体现了断电续采和双温度补偿方法的优势,通过应变与应力关系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显示,系统能对岩体扰动应力实现有效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包体 完全温度补偿 应力长期监测 温度补偿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Br-PADAP双波长系数补偿吸光光度法测定钯铑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友芬 柳立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文研究了5-Br-PADAP与Pd、Ru的显色反应,加入OP增溶,CTMAB作稳定剂,在pH3.1~4.5形成1:1的橙色络合物,ε<sub>pd</sub>=4.3×10<sup>5</sup>,ε<sub>pd</sub>=1.3×10<sup>5</s... 本文研究了5-Br-PADAP与Pd、Ru的显色反应,加入OP增溶,CTMAB作稳定剂,在pH3.1~4.5形成1:1的橙色络合物,ε<sub>pd</sub>=4.3×10<sup>5</sup>,ε<sub>pd</sub>=1.3×10<sup>5</sup>,表观稳定常数k′<sub>pd</sub>=6.0×10<sup>7</sup>,k′<sub>Rd</sub>=1.52×10<sup>5</sup>。Pd在0~1.01μg/25ml及Ru在0~2.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最大吸收波长λ<sub>pd</sub>=488nm,λ<sub>Rd</sub>=484nm。本文采用系数补偿法捉高了双波长光度法的灵敏度,于Pd、Ru混合液中同时测定Pd、Ru,回收率分别为97.07%和100.9%。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5-BR-PADAP 波长系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酸性铬蓝K的A_N=0双波长补偿系数光度法测定铜(Ⅱ)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泽南 周琦 +1 位作者 邓昌爱 李红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3-586,共4页
在pH=12.7的NaOH介质中,铜(Ⅱ)与酸性铬蓝K(ACBK)形成深红色配合物,应用该配合物生色对试剂ACBK褪色产生100%相消干扰的波长533 nm作为负峰波长,建立了ACBK测定铜(Ⅱ)的AN=0双波长补偿系数光度法。该法能消除显色剂ACBK褪色对生成... 在pH=12.7的NaOH介质中,铜(Ⅱ)与酸性铬蓝K(ACBK)形成深红色配合物,应用该配合物生色对试剂ACBK褪色产生100%相消干扰的波长533 nm作为负峰波长,建立了ACBK测定铜(Ⅱ)的AN=0双波长补偿系数光度法。该法能消除显色剂ACBK褪色对生成物Cu(ACBK)生色的相消干扰,测得生色法真实吸光度,消除生成物生色对有色剂ACBK褪色的相消干扰;测得褪色法近似真实吸光度,其灵敏度是上述两法之和。于波长λp573 nm,λN533 nm测得信号吸光度补偿系数fs为4.135,信号摩尔吸光系数为4.56×10^4L.mol^-1.cm^-1,是经典光度法的3.73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60 mg.L^-1,配合物的摩尔比为Cu∶ACBK=1∶1。测定了某些水样中的铜(Ⅱ),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回收率为9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0波长补偿系数光度法 100%相消干扰 补偿系数 酸性铬蓝K 铜(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视向补偿最佳入射角组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军 邵芸 +1 位作者 万紫 张风丽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双视向补偿的最佳入射角组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模拟的最优化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DEM数据模拟2个视向不同入射角下的叠掩和阴影掩模图像,用补偿效果作为评价函数选择最佳的入射角组合。将该方法应用...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双视向补偿的最佳入射角组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模拟的最优化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DEM数据模拟2个视向不同入射角下的叠掩和阴影掩模图像,用补偿效果作为评价函数选择最佳的入射角组合。将该方法应用于地形平缓、适中和陡峭3个实验区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最佳入射角组合,为双视向补偿应用中的SAR图像数据订购提供了科学依据,是SAR图像双视向补偿不可或缺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SAR 视向补偿 叠掩阴影掩模图像 入射角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补偿器
14
作者 朱久凯 吴福全 +2 位作者 李志焕 王会丽 彭敦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0,共2页
利用复合波片的基本理论,设计了一种双功能补偿器,它在不同的条件既可以将入射线偏振光变成圆偏振光,又可以将线偏振光的振动面转过9°0角。
关键词 圆偏振光 线偏振光 复合波片 功能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网络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预测控制器
15
作者 张艳 温馨 +1 位作者 胡继宝 王晓玲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有效控制,利用PMSM的线性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柔化控制增量策略的快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PMSM转速控制律.根据历史时刻的预测控制向量和预测输出向量设计一种双通道网... 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的有效控制,利用PMSM的线性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柔化控制增量策略的快速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设计PMSM转速控制律.根据历史时刻的预测控制向量和预测输出向量设计一种双通道网络补偿算法,对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中的网络时延和数据丢包进行补偿.针对因网络时延和数据丢包导致的辨识信息缺失问题,提出一种网络广义预测自校正算法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网络预测控制器能够对网络时延和数据丢包进行有效的补偿,极大地改善PMSM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广义预测控制 通道网络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药测量中双传感器补偿法失效现象的研究
16
作者 徐龙 张文 +1 位作者 王兆庆 周莉萍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9,57,共3页
介绍了膏药激光透射法测量系统及双传感器补偿法的测量原理。在测量系统中,为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分光镜将光源分为测量光和参考光,同时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接收信号并进行补偿。在实验中,这种双传感器补偿法并未达到... 介绍了膏药激光透射法测量系统及双传感器补偿法的测量原理。在测量系统中,为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采用分光镜将光源分为测量光和参考光,同时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接收信号并进行补偿。在实验中,这种双传感器补偿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分析原因之后,指出光源偏振方向的随机变化,导致系统中分光镜分光比的随机变化,若保证光源偏振方向不变,分光比也不会因光源强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可达到补偿效果。为此,给出了解决方案及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案是可行的,实验结果可以满足系统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透射法 传感器补偿 偏振方向 光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陷波补偿算法在火箭推力矢量控制中的扩展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毅 幺志刚 +2 位作者 卢红影 李昌 周海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0,共4页
针对单陷波补偿算法滤波带宽较窄的问题,提出将双陷波补偿算法应用于单谐振点发动机伺服机构控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陷波补偿算法能够在较宽范围内相对有效地抑制谐振峰,且其低频段相角与单陷波补偿算法相比滞后并不明... 针对单陷波补偿算法滤波带宽较窄的问题,提出将双陷波补偿算法应用于单谐振点发动机伺服机构控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陷波补偿算法能够在较宽范围内相对有效地抑制谐振峰,且其低频段相角与单陷波补偿算法相比滞后并不明显。为验证分析的正确性,在试验台上对伺服机构进行陷波补偿算法试验,为双陷波补偿算法在火箭推力矢量控制中的扩展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机构 陷波补偿 谐振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阶双侧LC补偿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乔 邵英 +1 位作者 孙盼 孙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7,34,共7页
补偿网络在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起着抬升极板间电压、补偿系统无功功率、设定系统增益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近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目前的相关文献普遍采用直接分析阻抗或者增益的方法对... 补偿网络在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起着抬升极板间电压、补偿系统无功功率、设定系统增益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近年来近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目前的相关文献普遍采用直接分析阻抗或者增益的方法对补偿网络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这类方法的通用性、适应性和直观性均比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戴维宁电源等效和模块化思想的方法,对一系列具有N阶双侧LC补偿结构的复杂高阶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能够非常方便且直观地对系统的恒定输出条件、增益、输入-输出阻抗特性以及系统效率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 戴维宁等效 侧LC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传动装甲车辆母线电压双通道补偿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自力 疏歆 +1 位作者 高强 李嘉麒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82-2091,共10页
针对电传动装甲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瞬间和加速过程中出现的母线电压波动现象,开展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基于某型8×8轮式装甲车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建立计及超级电容和电机负载在内的DC/DC小信号模型,剖析以上两种工况下母线电压波... 针对电传动装甲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瞬间和加速过程中出现的母线电压波动现象,开展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研究。基于某型8×8轮式装甲车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建立计及超级电容和电机负载在内的DC/DC小信号模型,剖析以上两种工况下母线电压波动现象诱因。根据功率前馈控制策略并结合电机驱动器-轮毂电机负载“负阻抗”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双通道补偿控制策略并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和样车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功率前馈控制对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诱发的母线电压波动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加速过程中电机负载“负阻抗”特性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基本无作用;采用双通道补偿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两种母线电压波动现象,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电传动 母线电压 通道补偿控制 车载综合电力系统 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双波浪补偿系统自适应跟踪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鲁克明 《船海工程》 2011年第3期94-97,共4页
为满足深海采矿过程中管道的快速自动对接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布放回收和升沉补偿的双波浪液压补偿系统。基于波波夫超稳定理论,设计了上波浪补偿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波浪补偿系统能够在自适应跟踪控制律... 为满足深海采矿过程中管道的快速自动对接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布放回收和升沉补偿的双波浪液压补偿系统。基于波波夫超稳定理论,设计了上波浪补偿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波浪补偿系统能够在自适应跟踪控制律作用下,迅速跟踪下波浪补偿系统的升沉运动,其跟踪精度能够满足同步对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布放回收 波浪补偿系统 自适应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