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双螺旋结构的超弹性柔性导体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盛斌 徐达 +2 位作者 贺铭净 文斌 陈上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稳定、高导电性和高拉伸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制备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TPU)线和铜(Cu)丝组成的双螺旋柔性导体(DHFC),导体初始电导率为5.71×10^(7) S/m。通过增大螺旋直径,使其拉伸性能增加,DHFC可... 柔性电子器件由于其稳定、高导电性和高拉伸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制备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TPU)线和铜(Cu)丝组成的双螺旋柔性导体(DHFC),导体初始电导率为5.71×10^(7) S/m。通过增大螺旋直径,使其拉伸性能增加,DHFC可恢复的最大形变量可达6706%。在弹性应变范围内,DHFC在重复形变(1000次循环的拉伸,应变为2200%)下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电阻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此外,由于导体外部涂有水性聚氨酯(WPU)而使其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在水中所测的电阻值与在空气环境中所测的电阻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可拉伸柔性导体 热塑性聚氨酯 可防水电子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结构与百合心剥落——《万川归》叙事风格探析
2
作者 张德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万川归》完成了一个有关个体在经历活跃与奔流之后,最终回归曾经有情的物理世界的生命叙事,是作家朱辉在长篇小说叙事风格与主题实现上的全新尝试与实践。小说自如运用全知叙述控制下的内视角,以带有世故与感伤两种话语品质的声音交... 《万川归》完成了一个有关个体在经历活跃与奔流之后,最终回归曾经有情的物理世界的生命叙事,是作家朱辉在长篇小说叙事风格与主题实现上的全新尝试与实践。小说自如运用全知叙述控制下的内视角,以带有世故与感伤两种话语品质的声音交错于情节的叙事时空中,并创造性地采取DNA双螺旋般的象征性结构方式,在对各条人物命运线索之间交互、干涉与影响的呈现过程中,立体地展示了个体从充盈到“剥落”、从拥有到逐渐丧失这一如百合花剥落般的生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辉 《万川归》 全知叙事 叙述声音 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双螺旋结构流道液冷板数值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斌洋 任晓龙 +1 位作者 赵江铭 丁顺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5-3555,共11页
液冷系统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比热容,而液冷板在液冷系统中至关重要,液冷板内部流道的结构状态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为了实现在5C放电速率、环境温度为299.15 K的工作情况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在安全... 液冷系统具有高热导率和高比热容,而液冷板在液冷系统中至关重要,液冷板内部流道的结构状态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为了实现在5C放电速率、环境温度为299.15 K的工作情况下,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在安全工作范围内的目标,本工作设计了一种由余弦函数组成的双螺旋状流道液冷板,以电池最高温度和温差为评价指标,运用Ansys Fluent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双螺旋流道不同函数振幅、入口流速、函数周期和流道宽度对冷板散热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对4种影响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入口流速和流道函数周期能够显著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温度均匀性和温度一致性;增加入口流速、流道宽度和流道函数周期,锂离子电池的最高温度和温差均减小,温度均匀性得到提升;函数振幅对电池温度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优结构的组合为振幅25 mm、入口流速0.2 m/s、周期2、流道宽度5 mm。与初始结构相比,优化后的结构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了2.36 K和1.27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冷板 双螺旋结构流道 余弦函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系统中DAG任务调度的双螺旋结构遗传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徐雨明 朱宁波 +1 位作者 欧阳艾嘉 李肯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0-1252,共13页
任务调度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基于启发式的方法通常被用来求解次优解,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启发的成效,在复杂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不理想的结果.鉴于此,根据染色体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异构计算系统中依赖任务调度的双螺旋结构遗... 任务调度问题是一个NP完全问题,基于启发式的方法通常被用来求解次优解,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启发的成效,在复杂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不理想的结果.鉴于此,根据染色体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异构计算系统中依赖任务调度的双螺旋结构遗传算法.算法将遗传算法和启发式方法有机地结合,首先针对任务图的数据依赖关系,采用启发式方法,控制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操作合理改变一个染色体主链结构,以产生较佳的任务调度优先队列;然后模仿碱基互补配对方法,利用启发式异构环境下最早完成时间算法,实现从一个染色体主链(任务集)到另一个染色体主链(异构处理机集)的映射,以提高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速度.随机任务图和真实问题任务图的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调度性能上明显优于启发式算法,最大完成时间平均减少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完全问题 遗传算法 双螺旋结构 DAG任务调度 调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结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晓东 冯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7-550,共4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壳程的流动方式与单弓形结构下具有很大的差别,在采用扇形板拼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结构中采用双螺旋结构来布置更多的折流板,减少流体在扇形板拼接处的漏流,使壳程流体流动更接近于平推流。分别以重柴油和水作为壳程介...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壳程的流动方式与单弓形结构下具有很大的差别,在采用扇形板拼接而成的螺旋折流板结构中采用双螺旋结构来布置更多的折流板,减少流体在扇形板拼接处的漏流,使壳程流体流动更接近于平推流。分别以重柴油和水作为壳程介质,对普通螺旋折流板以及双螺旋结构螺旋折流板的传热性能、阻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双螺旋结构在相同Re时,阻力提高9.9%和6.15%,Nu提高14.12%和11.72%,同时可以增大单位压降的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双螺旋结构 传热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双螺旋结构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延奇 吴史博 毛自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6,61,共4页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olid-state13C CP/MAS NMR)分别对天然马铃薯淀粉和无定型马铃薯淀粉进行测试并对得到的图谱进行分峰和拟合,以无定型马铃薯淀粉13C CP/MAS NMR图谱中C4在化学位移为84处的值为参考点,用Excel差减法从天然马铃薯...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olid-state13C CP/MAS NMR)分别对天然马铃薯淀粉和无定型马铃薯淀粉进行测试并对得到的图谱进行分峰和拟合,以无定型马铃薯淀粉13C CP/MAS NMR图谱中C4在化学位移为84处的值为参考点,用Excel差减法从天然马铃薯淀粉图谱中减去无定型部分,再从得到的结晶淀粉图谱中分出由单螺旋和双螺旋结构所引起的峰,从而通过峰面积的比值计算出天然马铃薯淀粉中所含双螺旋结构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淀粉 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权利”视野中的数字赋能双螺旋结构 被引量:25
7
作者 郭春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融合的今天,国家、企业和个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数字赋能,由此带来了三方关系结构的新变化,并引发了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智慧法治与数字人权等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问题。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在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融合的今天,国家、企业和个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数字赋能,由此带来了三方关系结构的新变化,并引发了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智慧法治与数字人权等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问题。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仍在“权力—权利”这一经典命题的问题域之中。一、前沿问题蕴含于经典论题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加速从工业社会迈进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加速变迁的信息时代正向身处其中的思想者提出各种现实、真切、紧迫的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在呈现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被时代赋予先进性、科学性、技术性的五彩光环。在五彩光环的映射与反照下,问题的前沿性日益凸显,数字技术、数字化以及与之伴随的数字赋能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技术 五彩光环 思想者 智能社会 网络安全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从中 王万录 戴大临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2-134,共3页
用自制的STM ,经高序定向热解石墨 (HOPG)对扫描组件进行定标后 ,采用展开法制样 ,在常温常压的自然条件下 ,对猪脾DNA分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得到了石墨表面清晰的原子分辩图象以及猪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STM形貌图。介绍了生物样品的... 用自制的STM ,经高序定向热解石墨 (HOPG)对扫描组件进行定标后 ,采用展开法制样 ,在常温常压的自然条件下 ,对猪脾DNA分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得到了石墨表面清晰的原子分辩图象以及猪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STM形貌图。介绍了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DNA分子 制样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 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生物医学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福德 孟雁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7期6-9,共4页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大大推进了生物医学的研究 ,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
关键词 DNA 双螺旋结构 生物医学 发展 基因工程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螺旋结构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翔 刘晓正 谌婷 《企业活力》 2010年第11期87-91,共5页
自创业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始,各国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过。而创业机会的识别问题作为创业活动的起点,就一直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而从个人因素、机会因素两大维度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进行探讨,分析影响创... 自创业活动作为一门科学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始,各国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就从未停止过。而创业机会的识别问题作为创业活动的起点,就一直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而从个人因素、机会因素两大维度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进行探讨,分析影响创业机会识别的主要因素,将有助于完善创业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机会识别 个人因素 机会因素 双螺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材料的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圣潘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4,共5页
本文针对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的不足之处,应用塑料片、纸、绳子等材料进行了对比筛选。
关键词 DNA双螺旋结构 实验模型 材料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双螺旋结构模型 被引量:50
12
作者 王光明 黄蔚 +1 位作者 吴立宝 卫倩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138,共7页
建构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明晰与聚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教师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精神、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和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 建构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明晰与聚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教师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精神、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和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习和反思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和四大核心能力类似DNA的糖一鱗酸和碱基,教师教育、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等类似DNA的酯键,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通过这些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互联互通,实现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双重螺旋、多向耦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共同轴心旋转,形成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核心能力 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双螺旋结构换热管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传热性能
13
作者 牟晓锋 袁晟毅 +1 位作者 鲍泽威 黄卫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9-216,共8页
针对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传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更紧凑高效的单进–出口的双螺旋结构换热管。建立了内置螺旋管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3维数学模型,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2a软件进行求解。首先,通过热阻分析发现,在不同换热流体... 针对金属氢化物反应器传热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更紧凑高效的单进–出口的双螺旋结构换热管。建立了内置螺旋管的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3维数学模型,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2a软件进行求解。首先,通过热阻分析发现,在不同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0.5~3.0 m/s)下,导程为15 mm的单螺旋换热管管内对流传热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比为8.5%~45.2%,这表明管内对流传热热阻对反应器的传热性能有很大影响。然后,研究了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对反应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模拟中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的范围,对比分析了单、双螺旋结构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换热流体入口平均流速大于0.5 m/s时,能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换热流体的平均真实温升趋于稳定。减小螺旋导程可以明显提高换热流体的平均真实温升及反应器的传热和输出性能。对于导程为60 mm的单、双螺旋结构管,床层平均温度降至300 K所用时间分别为7000 s和3000 s。导程为30 mm的双螺旋结构管的单位重量输出㶲功率比导程为15 mm的单螺旋结构管更高,可见双螺旋结构管反应器的传热和输出性能均优于单螺旋结构管反应器。双螺旋结构管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在反应器床层内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了反应器的传热和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反应器 螺旋 双螺旋结构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意识形态的双螺旋结构
14
作者 李英莉 付景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隐含着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其中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拜物教逻辑;另一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两个螺旋互相补充、彼此缠...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隐含着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其中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拜物教逻辑;另一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两个螺旋互相补充、彼此缠绕,体现的并非反抗,而是作者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美国意识形态 消费社会的拜物教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有生物的DNA都具有双螺旋结构吗?
15
作者 胡家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6-26,共1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性状的遗传.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的DNA,有的是单链的RNA,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现已发现的单链DNA病毒有:动物的小DNA病毒、植物的双生病毒、X<sub>174</su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性状的遗传.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的DNA,有的是单链的RNA,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现已发现的单链DNA病毒有:动物的小DNA病毒、植物的双生病毒、X<sub>174</sub>噬菌体等,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前两者的DNA为线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双螺旋结构 亚单位 RNA 环状分子 内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测量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策略——基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岚 邱阳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60,共9页
教师工作强度是教师减负的核心问题,应给予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问题必要的关注。参照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从学校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务管理工作以及外部事务工作四个维度,依据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与其在工作中主观感受到的心理... 教师工作强度是教师减负的核心问题,应给予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问题必要的关注。参照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从学校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务管理工作以及外部事务工作四个维度,依据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与其在工作中主观感受到的心理负荷两条线索,构建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测量模型。并基于全国48 874份中小学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等级时间标准。为更好地发挥该测量工具的正向评价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绘制教师职业画像,明晰教师工作边界;关注现实情境差异,实施动态监测机制;以智能技术为依托,精准监测深度挖掘;以质量产出为导向,构建教师“强度—活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强度 测量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 教师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时空理论与生物体DNA双螺旋结构
17
作者 余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对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理论与生物体DNA双螺旋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哲理性思考控制生命时间程序的生物钟基因编码及调控细胞分裂的正、负向基因对应表达的严格时间程序,在DNA双螺旋结构上可能具有“时空弯曲”的原理。地球上不同经纬... 对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理论与生物体DNA双螺旋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哲理性思考控制生命时间程序的生物钟基因编码及调控细胞分裂的正、负向基因对应表达的严格时间程序,在DNA双螺旋结构上可能具有“时空弯曲”的原理。地球上不同经纬度地区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应该具有相对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时空 DNA双螺旋结构 相关性 生物钟基因 时间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技术解析出30nm染色质的双螺旋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明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I0003-I0005,共3页
2014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员和李国红研究员课题组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以研究论文(Research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Cryo—EM study of the chromatin fiber reveals a double helix twisted by tetranuc... 2014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员和李国红研究员课题组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以研究论文(Research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Cryo—EM study of the chromatin fiber reveals a double helix twisted by tetranucleosomal units”的学术论文,解析了30nm染色质纤维的三维结构,提出了“左手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重大发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染色质 电镜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析出 HELIX 研究论文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操作长链DNA双螺旋结构微型装置
19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64-64,共1页
日本东京大学研制出可操作长链DNA双螺旋结构的微型装置,并开发出研究遗传物质的新方法。他们利用电动缠绕机对DNA双螺旋进行拉伸,其中每一个的长度不超过2微米,并使用高灵敏摄像机和荧光谱仪监控微型装置和DNA双螺旋线的转动;
关键词 DNA双螺旋结构 微型装置 长链 操作 日本东京大学 遗传物质 荧光谱仪 缠绕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所有制关系的双螺旋结构
20
作者 宋养琰 王海东 《江海学刊》 1986年第2期31-34,68,共5页
我们对所有制关系双螺旋结构的认识,受到了生物学中一个典型事例的启示。 1953年,两个青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向人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这个消息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所有制关系 脱氧核糖核酸 青年科学家 DNA分子 典型事例 空间结构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