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尹国俊 鲁松 陈劲松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0,共9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融合专业教育的新时期,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仍存在系统性不强、与专业教育割裂而孤立发展等问题。研究采取归纳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基于“师生共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融合专业教育的新时期,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仍存在系统性不强、与专业教育割裂而孤立发展等问题。研究采取归纳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基于“师生共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其构建要求从鼓励师生共创开始,在师生互动和彼此参与中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全过程深度融入专业教育链条,在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课外活动、学业评价六大关键节点开展系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师生共创 双螺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E理念下动态双螺旋模式“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数字化增值评价体系探究
2
作者 李晓静 韩宗元 +4 位作者 林海生 罗威 李萍 杜玉杰 钟萍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18-120,124,共4页
动态双螺旋模式是在螺旋式教学基础上创新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增值评价注重学生个体间的相对发展,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使增值评价体系向数字化转型。依据“食品保藏技术”课程的知识技能特点,在5E教学理念下... 动态双螺旋模式是在螺旋式教学基础上创新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增值评价注重学生个体间的相对发展,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健康发展,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使增值评价体系向数字化转型。依据“食品保藏技术”课程的知识技能特点,在5E教学理念下构建了以“保藏原理”与“保藏技术”关系的动态双螺旋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增值评价体系,阐述了数字化增值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实施策略,以期为“食品保藏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借鉴,促进食品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理念 双螺旋模式 食品保藏技术 数字化增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 被引量:17
3
作者 柴改英 徐丽月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3,共7页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用建构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通过对70名浙江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420篇英语习作的跟踪,以及对作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本研究发现:(1)在该模式指导下的为期16周的同伴互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一方面,同伴...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用建构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通过对70名浙江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420篇英语习作的跟踪,以及对作文前测和后测的对比,本研究发现:(1)在该模式指导下的为期16周的同伴互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一方面,同伴互评的正确率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学生评价的内容已经逐渐从微观语言层面扩展到文章结构、观点发展和得体性方面;(2)该模式提高了同伴间的信任感,表现为学生在习作的二稿中对同伴意见的采纳率渐次提高;(3)伴随着学生评价能力和同伴信任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同伴互评 双螺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的“双螺旋”模式研究——基于湖北省两院院士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涛 王慧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视阈,以湖北省81位院士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双螺旋”因素以及在内外生态系统双循环的动态影响下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特征,并提出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模型。研究发现,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 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视阈,以湖北省81位院士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科技人才成长的“双螺旋”因素以及在内外生态系统双循环的动态影响下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特征,并提出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模型。研究发现,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具有以下成长特征: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是院士成长的基础;区域经济条件是院士成长的助推器;合理的工作流动是院士成长的加速器;院士的平均成长周期为27年;适当兼职对院士成长具有推动作用;海外留学及博士后经历有效促进院士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院院士 成长特征 双螺旋模式 履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H.264/AVC双螺旋FMO模式
5
作者 冯正勇 文光俊 +1 位作者 胡莹 徐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5期189-191,248,共4页
灵活宏块排序FMO(Flexible Macro block Ordering)是H.264/AVC标准提出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容错机制,其中包括六种标准的FMO方式,其针对不同的视频序列以及信道特点各有优劣。通过仿真分析了标准中六种FMO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双螺旋... 灵活宏块排序FMO(Flexible Macro block Ordering)是H.264/AVC标准提出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容错机制,其中包括六种标准的FMO方式,其针对不同的视频序列以及信道特点各有优劣。通过仿真分析了标准中六种FMO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双螺旋FMO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式在一定的编码码率条件下能取得更好的信道传输适应性,且容错效果优于大多数标准的FMO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AVC 灵活宏块排序(FMO) 容错机制 双螺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二级学院“双螺旋”育人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汲婧 韩慧瑜 樊瑜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和行政单位,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程度和效果。文章从高校二级学院的育人实践出发,借鉴双螺旋模型特点,以立德树人为轴心,以...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和行政单位,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人才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程度和效果。文章从高校二级学院的育人实践出发,借鉴双螺旋模型特点,以立德树人为轴心,以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为两条主链,以组织、能力、资源、评估为连接耦合主链的四体系,构建了高校二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双螺旋”育人模式,旨在促使育人队伍有效实现理念统一和工作协同,降低高校不同职能体系间开展育人工作的能耗,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形成向心合力,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教学工作 双螺旋”育人模式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双螺旋”模式:高中生创新素养培养的校本探索
7
作者 李有毅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共4页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薄弱及培养不足等问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经30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高中生创新素养“双螺旋”培养模式。一是搭建了“金字塔”结构模型,提出“四位一体”的创新素养培养目标并明确了具体的创新指标。二是创建...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薄弱及培养不足等问题,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历经30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高中生创新素养“双螺旋”培养模式。一是搭建了“金字塔”结构模型,提出“四位一体”的创新素养培养目标并明确了具体的创新指标。二是创建了“双主线”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大学科课程,学思型活动、对话型活动、服务型活动三大活动课程,实现螺旋上升、整体育人。三是构建了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包括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学-研-训-赛-用”一体化教师创新素养培养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育人方式变革 创新素养 创新思维 双螺旋”培养模式 金字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滕州 高素质农民培训田间课堂“双螺旋”模式的实践探索
8
作者 赵磊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6期59-62,共4页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因其内在逻辑,有特定产业、特定范围、特定主体、特定时间等要求。滕州马铃薯是滕州农业的品牌和名片,经过9年探索,构建了对种植户的田间课堂“双螺旋”培训模式,该模式是实践促进与理论归纳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实...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因其内在逻辑,有特定产业、特定范围、特定主体、特定时间等要求。滕州马铃薯是滕州农业的品牌和名片,经过9年探索,构建了对种植户的田间课堂“双螺旋”培训模式,该模式是实践促进与理论归纳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实践是“出卷人”,教师和学员同为“答卷人”,田间课堂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素质农民 田间课堂模块 双螺旋模式 滕州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的生成路径
9
作者 黄静 《学前教育研究》 2025年第8期76-81,共6页
构建“根系·萌芽·生长”框架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生成路径,旨在化解传统预设课程与儿童主体性发展之间的矛盾。课程通过在根系层整合传统文化智慧、多层次的环境与已有认知方式,为儿童哲学探究提供基础支持;在萌芽层以自... 构建“根系·萌芽·生长”框架下的幼儿园哲学探究课程生成路径,旨在化解传统预设课程与儿童主体性发展之间的矛盾。课程通过在根系层整合传统文化智慧、多层次的环境与已有认知方式,为儿童哲学探究提供基础支持;在萌芽层以自然现象与幼儿疑问为触发事件,运用互动工具激发幼儿思考;在生长层于动态跟踪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用自然评估方法让课程自主调整发展。实践表明,该路径使幼儿自主生成探究主题增加,有效促进了幼儿生态认知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取向 幼儿园课程 哲学探究 课程生成 双螺旋模式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