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业活跃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双螺旋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翟庆华 叶明海 苏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5,共5页
构建了创业活跃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双螺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活跃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滞后2年的翘尾效应;经济增长也会促进创业活动的产生。短期内,创业活跃程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更明显,长期则反之。
关键词 创业 经济增长 双螺旋模型 活跃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双螺旋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奎 陈丽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186,共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聚焦点,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来推动本国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各地各部门也在加紧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决策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充分比较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扶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聚焦点,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来推动本国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各地各部门也在加紧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决策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充分比较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扶持政策上的不同侧重点,分析了我国各主要省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择上的异同,在充分借鉴"创新2.0"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双螺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衍生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的钻石模型,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和具体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双螺旋模型 创新链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刚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创客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席卷孕育了新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成为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当前创客教育在社会和学校领域的深入开展衍生出两种教育模式,即基于利益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链和基于专业驱... 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创客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席卷孕育了新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成为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当前创客教育在社会和学校领域的深入开展衍生出两种教育模式,即基于利益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链和基于专业驱动的学校创客教育链,虽然两者在目标定位、价值意义、资源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通过内聚耦合的方式可以形成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创客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呈现出螺旋动态特征,强调内聚耦合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反映了社会教育实践创新的新取向。为保障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各要素的协调运行,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支撑和合作的创客教育联盟支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 创客教育 双螺旋模型 模型构建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基因的物质本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翼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1-694,共4页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他们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沃森-克里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沃森和克里克为遗传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作出了非凡贡献。
关键词 DNA双螺旋模型 基因 物质本性 沃森-克里克模型 遗传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双螺旋模型带给我们的启示——发展学科交叉,促进创新思维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晓慧 张秀文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DNA双螺旋模型 学科交叉 创新思维 DNA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 《自然》杂志 结构模型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互动对话模型:真实语境下核心写作知识创生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从华 钟怡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共7页
写作思维是一种文体思维。写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核心写作知识。本文以SECI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交互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知识学习与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改善的思维模型,构建了核心写... 写作思维是一种文体思维。写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核心写作知识。本文以SECI理论为基础,充分发挥语文教师与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交互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知识学习与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改善的思维模型,构建了核心写作知识创生的双螺旋互动对话模型,并借助课例研究转化为写作教学的实践,为新课程背景下写作知识的创生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真实语境 双螺旋互动对话模型 核心写作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文化资源双螺旋融合与设计应用
7
作者 尹晶 贺雪梅 匡胤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0-187,共8页
目的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与发展,西部文化作为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亟待焕活与创新。方法从西部文化资源的多元信息整合视角出发,以文化资源创新融合及设计应用为目标,引入生命科学的双螺旋模型系统,以西部历史文化、民族民... 目的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与发展,西部文化作为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亟待焕活与创新。方法从西部文化资源的多元信息整合视角出发,以文化资源创新融合及设计应用为目标,引入生命科学的双螺旋模型系统,以西部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独立发展态势及二者融合发展为双链路径,对西部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创新。结果从文化资源选择、文化内容突破和文化设计建构三个层面,完成面向设计创新的文化资源双螺旋模型构建,并对模型展开完整的解构和系统化应用。结论西部文化资源融合双螺旋模型从综合视角,立足于多元文化要素的协同共融,为西部文化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参考,为西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注入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化 资源融合 双螺旋模型 文创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 被引量:57
8
作者 余胜泉 段金菊 崔京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6期37-47,56,共12页
深度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内容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利用蕴含在社会人际网络中的集体智慧,形成丰富的社会知识网络。聚合了人际网络、知识网络与学习活动等综合性信息的学习元平台,能为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基于学习元的双... 深度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内容的建构,更重要的是利用蕴含在社会人际网络中的集体智慧,形成丰富的社会知识网络。聚合了人际网络、知识网络与学习活动等综合性信息的学习元平台,能为促进在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反映了一种社会互动、群建共享、认知递进的深度学习理念。在该模型中,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是两条基本支架,通过学习活动衔接而形成社会知识网络;而社会知识网络以知识内容为核心节点,通过知识内容建立起知识之间、知识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和教学者在该模型中处于平等地位且可以角色互换。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通过接受式学习,初步建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随着参与式学习的不断深入,基于知识交互的协同建构促进知识网络的发展,基于人际交互的网络节点生成促进人际网络的拓宽,个人学习网络动态形成并得到螺旋式发展;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主动连接网络,通过创造性学习活动以及基于活动的知识贡献与创造,构建群体的社会性知识空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深度学习 学习元 双螺旋学习模型 社会知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双螺旋立体教学模型的改进
9
作者 何森木 《生物学教学》 1989年第1期32-32,共1页
我们教学中使用的DNA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本来是用塑料做的,整个模型固定不能活动,只能演示DNA双螺旋立体结构。现在我们对该模型作了如下的改进。首先,将原来的DNA双螺旋立体模型中表示磷酸的塑料块(扁园形,两端有小柄)
关键词 双螺旋模型 DNA双螺旋 结构模型 小柄 教学模型 立体模型 碱基对 平面模型 细绳 套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双螺旋结构模型 被引量:50
10
作者 王光明 黄蔚 +1 位作者 吴立宝 卫倩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138,共7页
建构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明晰与聚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教师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精神、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和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 建构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明晰与聚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教师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结构要素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教育精神、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和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习和反思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和四大核心能力类似DNA的糖一鱗酸和碱基,教师教育、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等类似DNA的酯键,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通过这些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互联互通,实现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双重螺旋、多向耦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共同轴心旋转,形成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核心素养 教师核心能力 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城镇化的双螺旋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德智 赵德森 邵慧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民族文化系统和城镇化系统两大系统链条,二者存在着互动自反的双螺旋耦合关系,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城镇化"双螺旋耦合模型。其中,人、知识、产业、生态这四大"碱基对"形成的双链结构... 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民族文化系统和城镇化系统两大系统链条,二者存在着互动自反的双螺旋耦合关系,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城镇化"双螺旋耦合模型。其中,人、知识、产业、生态这四大"碱基对"形成的双链结构,既是关联民族文化链条与城镇化链条的联结要素,同时也是二者相互作用、耦合发展的基本内核。民族文化在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复制和传递,进而推动民族文化与城镇化的螺旋上升与协同发展。推进民族文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需要构建城镇人文化、城镇知识化、城镇产业化和城镇生态化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耦合模式,而政府推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文化驱动力则共同形成了驱动民族文化与城镇化耦合发展三元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城镇化 耦合机制 双螺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DNA双螺旋发现的里程碑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智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9-752,共4页
从研究资源分配的调整、研究模式的转变和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讨论了DNA双螺旋模型提出的里程碑意义。提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无可阻挡的 ,人类的理性之光总会驱走黑暗 ,为世界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 DNA双螺旋模型 研究资源分配 研究模式改变 人类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智慧课堂双螺旋耦合模型及其设计
13
作者 许继莹 韦雪艳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5期83-86,共4页
尽管智慧课堂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经规模化普及应用,但迄今课堂教学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改变。本文以师生生命需求为视角,从师生互动这一微小切入口,分析小学智慧课堂中人的生存境遇,围绕“互动与共生”这个共同轴心旋转,构建... 尽管智慧课堂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已经规模化普及应用,但迄今课堂教学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改变。本文以师生生命需求为视角,从师生互动这一微小切入口,分析小学智慧课堂中人的生存境遇,围绕“互动与共生”这个共同轴心旋转,构建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双螺旋耦合模型,其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类似于DNA的糖-磷酸和碱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则类似于DNA的酯键,教师教的路线和学生学的路线通过这些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互联互通,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螺旋,多向耦合,以此探寻小学智慧课堂的有序发展路径,为小学智慧课堂教学提供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双螺旋耦合模型 互动共生 动态设计 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教学
14
作者 刘根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36,共2页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本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践活动,深刻体验到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影响合作的要素,并从中总结出促进良好的经验,学会小组合作,体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 制作 实验教学 生物学教材 教学设计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开生命之谜的罗塞达石碑——纪念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50周年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本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沃森 克里克 DNA 双螺旋分子模型 遗传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模型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陆启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80,共7页
强化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彰显评价目的的发展性、增强评价功能的激励性、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受困于过程性评价不受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与标准难以统一以及过程性评价缺乏方法技术的支撑,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借... 强化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彰显评价目的的发展性、增强评价功能的激励性、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受困于过程性评价不受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内容与标准难以统一以及过程性评价缺乏方法技术的支撑,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借鉴DNA双螺旋模型,构建高校思政课过程性评价双螺旋模型,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链)在过程性评价(醋键)的作用下实现非线性的螺旋递进、协同化的提质增效、共生式的融合发展。基于双螺旋模型,协同教师教学子系统和学生学习子系统,聚焦知识传授、思想引导和实践转化,以及课堂教学表现、课外实践表现和自主学习表现等核心要素,并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探讨其实施过程,最终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维四元”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过程性评价 双螺旋模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史及模型构建的“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璐阳 吕秀华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8期28-30,共3页
以探究DNA分子的结构为主线,基于学生知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体验式学习,结合科学史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模型搭建,重现DNA结构解析的科学历程。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索能力,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创新热情。
关键词 DNA分子 科学史 双螺旋结构模型 体验式学习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引领学科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永清 薛勇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1-793,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核心学科。1866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实验》,开启了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大门,其提出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迄今仍是不断被证明的经典定律。1953年,沃森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核心学科。1866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实验》,开启了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大门,其提出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迄今仍是不断被证明的经典定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开启了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大门。以PCR技术、DNA重组技术、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更是让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进入了分子时代。正是源于遗传学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生命科学研究真正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分子化和大数据化的全新时代。1978年10月6日,中国遗传学会成立大会在南京举行。以李汝琪、谈家桢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遗传学工作者把握历史机遇,把“科学的春天”带到了中国遗传学研究领域。中国遗传学会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遗传学研究从“寒冬”走向“春天”,并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美好未来。40年后,中国遗传学会将再次在南京组织并召开“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不仅缅怀老一辈遗传学工作者的杰出贡献,更希望在老一辈遗传学家的精神指引下中国的遗传研究能取得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遗传学 生命科学 DNA双螺旋模型 分子遗传学 DNA重组技术 PCR技术 分离定律 会员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产业与金融人才互动发展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房茂涛 张体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7,共9页
厘清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发挥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体现为,前者通过需求牵引效应、承载保障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集聚融合效应等影响后者,而后者则通过... 厘清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发展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发挥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体现为,前者通过需求牵引效应、承载保障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集聚融合效应等影响后者,而后者则通过支撑服务效应、创新驱动效应、相对成本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反作用于前者。从演化视角看,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发展均具有周期性,且二者的发展步调基本一致,金融产业发展的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调整期与金融人才发展的涌入期、高涨期、消退期和低潮期相互关联,形成共同演进的双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业发展 金融人才发展 作用机理 双螺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莫尔·本则尔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晓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7-258,共2页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双螺旋模型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真正诞生,从而开创了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在随后的时间中许多科学家为分子生物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这些科学家中,...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双螺旋模型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真正诞生,从而开创了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在随后的时间中许多科学家为分子生物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这些科学家中,有一位重要的大师级人物,他研究了基因的精细结构,率先应用果蝇研究行为学,从而为这些领域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位科学大师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神经科学讲座教授西莫尔·本则尔(Seymour Ben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 分子生物学 加州理工学院 双螺旋模型 科学家 生命科学 精细结构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