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阮竞兰 张学阁 杨丽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2,共4页
研究了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根据现有双螺旋榨油机榨螺的实体模型,通过构建榨膛内油料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榨膛内的油料进行分析,得出榨膛内油料受到的压力沿着榨螺螺旋线方向递增,而非沿着榨螺轴线... 研究了双螺旋榨油机榨螺参数与榨膛内压力的关系。根据现有双螺旋榨油机榨螺的实体模型,通过构建榨膛内油料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榨膛内的油料进行分析,得出榨膛内油料受到的压力沿着榨螺螺旋线方向递增,而非沿着榨螺轴线方向变化;榨螺的结构参数及压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与榨膛内油料所受压力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榨螺参数 榨膛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榨油机在脱皮菜籽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文林 黄凤洪 +1 位作者 甘维睿 王贤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5-26,共2页
介绍了双螺旋榨油机的特点以及在脱皮菜籽加工中的应用情况。双螺旋榨油机适于脱皮菜籽的冷榨,机械性能稳定,出油率高,冷榨油质量好,显著改善了产品质量,并且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菜籽加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菜籽 脱皮 冷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旋榨油机中油料出油率影响因素的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新东 宋少云 杨海沦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4,88,共5页
对油饼的压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索了油饼厚度和榨螺转速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饼厚度与榨螺转速均对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且油饼厚度影响更为显著。出油率与油饼厚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油饼厚度... 对油饼的压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索了油饼厚度和榨螺转速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饼厚度与榨螺转速均对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且油饼厚度影响更为显著。出油率与油饼厚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油饼厚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负相关,且榨螺转速存在一个最高的出油转速(30 r/min)。在油饼厚度为21 mm,榨螺转速为30 r/min时,油料出油率最高,达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油饼厚度 榨螺转速 出油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双螺旋低温榨油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梅丽 张永林 +1 位作者 李诗龙 甘维睿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为提高广大农村自给食用油的质量,推广低温榨油,对大中型双螺旋低温榨油机的榨螺进行创新改进,通过增加剪切环组和缩短螺旋来实现双螺旋榨油机的小型化。针对不同的油料,通过调整剪切环的个数及组数,组成专用榨螺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改... 为提高广大农村自给食用油的质量,推广低温榨油,对大中型双螺旋低温榨油机的榨螺进行创新改进,通过增加剪切环组和缩短螺旋来实现双螺旋榨油机的小型化。针对不同的油料,通过调整剪切环的个数及组数,组成专用榨螺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设备出油量与中大型双螺旋低温榨油机相当,压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结构改进设计 剪切环 组合榨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榨过程中油菜籽出油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涛 宋少云 +1 位作者 张恒 尹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4,169,共5页
目的:探究油菜籽在双螺旋榨油机中压榨时出油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油菜籽的压榨过程进行仿真,并探索榨螺转速和孔隙度两个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油菜籽出油率与孔隙度呈线性关系,孔隙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呈负相关。... 目的:探究油菜籽在双螺旋榨油机中压榨时出油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油菜籽的压榨过程进行仿真,并探索榨螺转速和孔隙度两个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油菜籽出油率与孔隙度呈线性关系,孔隙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呈负相关。结论:当孔隙度为0.45,榨螺转速为20 r/min时,油菜籽出油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榨油机 油菜籽 出油率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物理压榨工艺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润民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5-157,共3页
论述了油茶籽物理压榨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调试过程和毛油的处理。经30 t/d油茶籽预榨生产线实践检验,油茶籽物理压榨工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油茶籽处理量≥30 t/d,壳中含仁≤1.0%,饼残油<6.0%,毛油酸值(... 论述了油茶籽物理压榨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调试过程和毛油的处理。经30 t/d油茶籽预榨生产线实践检验,油茶籽物理压榨工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油茶籽处理量≥30 t/d,壳中含仁≤1.0%,饼残油<6.0%,毛油酸值(KOH)3.26 mg/g,毛油色泽Y35、R3.6(25.4 mm罗维朋比色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物理压榨 剥壳机 调质锅 双螺旋榨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