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蜗壳泵压力脉动特性及叶轮径向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
70
1
作者
杨敏
闵思明
王福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为揭示双蜗壳离心泵的水力不稳定性,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和SSTk-ω湍流模型,对一双蜗壳双吸离心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泵内部流场特性及双蜗壳内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双蜗壳内存在比较明显的压力...
为揭示双蜗壳离心泵的水力不稳定性,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和SSTk-ω湍流模型,对一双蜗壳双吸离心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泵内部流场特性及双蜗壳内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双蜗壳内存在比较明显的压力脉动。设计工况下压水室内的压力脉动强度小于非设计工况。在设计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区压力脉动频率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其中隔板起始端的脉动幅值最大,约为隔舌处的2.5倍。在大流量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起始端压力脉动频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而小流量工况下以叶轮转频为主。叶轮受到的径向力随着叶轮的旋转呈现不稳定性,其中小流量工况时最明显。3种工况下径向力均指向隔板起始端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蜗壳泵
压力脉动
径向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双出口双蜗壳泵的压力脉动及径向力特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蒋跃
李红
刘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8-753,共6页
为研究两种不同双蜗壳型式离心泵的水力特性,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单出口双蜗壳及双出口双蜗壳离心泵进行了不同工况下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型式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同时对两种型式泵的径向力进行定常...
为研究两种不同双蜗壳型式离心泵的水力特性,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单出口双蜗壳及双出口双蜗壳离心泵进行了不同工况下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型式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同时对两种型式泵的径向力进行定常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出口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高于双出口双蜗壳泵内的压力脉动;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两种型式泵的隔舌及出口处压力脉动的频率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在小流量工况下,单出口双蜗壳泵的出口及隔板起始端位置处频率以叶轮转频为主;两种型式双蜗壳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有效地平衡径向力,由于单出口双蜗壳泵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压力脉动,导致其叶轮受到的径向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蜗壳泵
双
出口
单出口
压力脉动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吸式双蜗壳泵隔板优化设计
被引量:
5
3
作者
肖若富
吕腾飞
+1 位作者
王福军
刘竹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6期477-482,共6页
双蜗壳可减小离心泵的叶轮径向力,但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不合理的隔板设计会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处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21.8%和41.3%,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隔板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取隔板起始位置、曲线...
双蜗壳可减小离心泵的叶轮径向力,但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不合理的隔板设计会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处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21.8%和41.3%,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隔板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取隔板起始位置、曲线方程中的常数、蜗壳第Ⅷ断面至隔板末端的长度3个参数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两个水平,制定L4(23)标准正交试验,并对每一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隔板起始位置(因素A)对泵的水力性能和径向力影响最为显著.由正交试验得到隔板的最优方案,并对其构成的双蜗壳泵进行内部流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隔板应为隔板起始位置旋转至与蜗壳隔舌成180°对称结构、曲线方程中的常数为蜗壳基圆半径、隔板终止位置与隔舌处于同一铅直线,由此隔板构成的双蜗壳泵在保持泵原有的水力性能的同时,平均削减1/2的叶轮径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蜗壳泵
隔板
计算流体动力学
正交试验
径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蜗壳泵隔板长度对径向力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施瀚昱
牟介刚
+3 位作者
郑水华
甘建军
林玲
范文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8-1382,共5页
为探究蜗壳隔板长度对离心泵径向力平衡的影响,以IH-200-150-400型双蜗壳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5个不同的流量工况点对单蜗壳泵和3种不同隔板长度的双蜗壳泵内部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双蜗壳结构方案分别为L1:隔板弧度110°;L2:...
为探究蜗壳隔板长度对离心泵径向力平衡的影响,以IH-200-150-400型双蜗壳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5个不同的流量工况点对单蜗壳泵和3种不同隔板长度的双蜗壳泵内部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双蜗壳结构方案分别为L1:隔板弧度110°;L2:隔板弧度180°;L3:隔板弧度195°。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能较好地平衡径向力,随着双蜗壳泵隔板长度的增加,双蜗壳泵径向力平衡效果有所提高,但效果提升并不明显,当隔板绕叶轮弧度大于180°时,隔板长度对径向力平衡影响非常小;隔板长度取L3是较合理的,在平衡径向力的同时,兼顾了铸造难度;较之单蜗壳泵,双蜗壳泵的效率和扬程有所下降,随着双蜗壳泵隔板长度的增加,泵的效率呈上升趋势,泵的扬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蜗壳泵
隔板长度
径向力平衡
数值模拟
静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隔板起始位置对大型双蜗壳双吸泵径向力和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牛茂升
朱强
+2 位作者
芦洪钟
肖功槐
蔡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7,共8页
为研究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该研究以某大型双蜗壳双吸泵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非定常计算对不同隔板起始位置对水力性能、叶轮径向力、蜗壳内各点压力脉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蜗壳结构后,设计点效率下降4%~5%;径向力...
为研究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该研究以某大型双蜗壳双吸泵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非定常计算对不同隔板起始位置对水力性能、叶轮径向力、蜗壳内各点压力脉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蜗壳结构后,设计点效率下降4%~5%;径向力大小在叶轮旋转过程中呈周期性变化,径向力大小受隔板起始位置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布置隔板起始位置;隔舌附近各点压力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变化,隔舌后测点压力峰值、平均值及脉动值要远小于隔舌前测点,仅为隔舌前测点相应值的25%~50%,而且随着隔板起始位置后移,隔舌附近各点压力波动逐渐减弱;综合考虑水力性能及压力脉动影响,隔板起始点应布置于自隔舌点以叶轮中心为圆心向蜗壳出口方向旋转200°位置,该结构下水力效率最高,径向力最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型双蜗壳双吸泵水力性能改进及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
试验
隔板位置
双蜗壳泵
径向力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蜗壳泵压力脉动特性及叶轮径向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
70
1
作者
杨敏
闵思明
王福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907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1002)
文摘
为揭示双蜗壳离心泵的水力不稳定性,采用雷诺时均方法和SSTk-ω湍流模型,对一双蜗壳双吸离心泵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泵内部流场特性及双蜗壳内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双蜗壳内存在比较明显的压力脉动。设计工况下压水室内的压力脉动强度小于非设计工况。在设计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区压力脉动频率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其中隔板起始端的脉动幅值最大,约为隔舌处的2.5倍。在大流量工况下,隔舌处和隔板起始端压力脉动频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而小流量工况下以叶轮转频为主。叶轮受到的径向力随着叶轮的旋转呈现不稳定性,其中小流量工况时最明显。3种工况下径向力均指向隔板起始端侧。
关键词
双蜗壳泵
压力脉动
径向力
数值模拟
Keywords
Double volute pump
Pressure fluctuation
Radial forc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H325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K730.1 [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双出口双蜗壳泵的压力脉动及径向力特性
被引量:
13
2
作者
蒋跃
李红
刘宜
机构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8-753,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F14B02)
文摘
为研究两种不同双蜗壳型式离心泵的水力特性,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单出口双蜗壳及双出口双蜗壳离心泵进行了不同工况下三维非定常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型式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同时对两种型式泵的径向力进行定常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出口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高于双出口双蜗壳泵内的压力脉动;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两种型式泵的隔舌及出口处压力脉动的频率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在小流量工况下,单出口双蜗壳泵的出口及隔板起始端位置处频率以叶轮转频为主;两种型式双蜗壳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有效地平衡径向力,由于单出口双蜗壳泵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压力脉动,导致其叶轮受到的径向力较大.
关键词
双蜗壳泵
双
出口
单出口
压力脉动
径向力
Keywords
double volute pump
double outlet
single outlet
pressure fluctuation
radial force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吸式双蜗壳泵隔板优化设计
被引量:
5
3
作者
肖若富
吕腾飞
王福军
刘竹青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6期477-4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9073)
文摘
双蜗壳可减小离心泵的叶轮径向力,但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不合理的隔板设计会导致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在原设计工况点处的扬程、效率分别相对下降21.8%和41.3%,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隔板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取隔板起始位置、曲线方程中的常数、蜗壳第Ⅷ断面至隔板末端的长度3个参数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两个水平,制定L4(23)标准正交试验,并对每一试验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隔板起始位置(因素A)对泵的水力性能和径向力影响最为显著.由正交试验得到隔板的最优方案,并对其构成的双蜗壳泵进行内部流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隔板应为隔板起始位置旋转至与蜗壳隔舌成180°对称结构、曲线方程中的常数为蜗壳基圆半径、隔板终止位置与隔舌处于同一铅直线,由此隔板构成的双蜗壳泵在保持泵原有的水力性能的同时,平均削减1/2的叶轮径向力.
关键词
双蜗壳泵
隔板
计算流体动力学
正交试验
径向力
Keywords
double-volute pump
splitte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rthogonal experiment
radial force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蜗壳泵隔板长度对径向力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施瀚昱
牟介刚
郑水华
甘建军
林玲
范文粲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8-1382,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2009GJC20008)
文摘
为探究蜗壳隔板长度对离心泵径向力平衡的影响,以IH-200-150-400型双蜗壳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在5个不同的流量工况点对单蜗壳泵和3种不同隔板长度的双蜗壳泵内部流场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双蜗壳结构方案分别为L1:隔板弧度110°;L2:隔板弧度180°;L3:隔板弧度195°。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双蜗壳泵较单蜗壳泵能较好地平衡径向力,随着双蜗壳泵隔板长度的增加,双蜗壳泵径向力平衡效果有所提高,但效果提升并不明显,当隔板绕叶轮弧度大于180°时,隔板长度对径向力平衡影响非常小;隔板长度取L3是较合理的,在平衡径向力的同时,兼顾了铸造难度;较之单蜗壳泵,双蜗壳泵的效率和扬程有所下降,随着双蜗壳泵隔板长度的增加,泵的效率呈上升趋势,泵的扬程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双蜗壳泵
隔板长度
径向力平衡
数值模拟
静压分布
Keywords
double volute pump
baffle length
radial force bal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隔板起始位置对大型双蜗壳双吸泵径向力和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
7
5
作者
牛茂升
朱强
芦洪钟
肖功槐
蔡婷
机构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6136)。
文摘
为研究双蜗壳泵内压力脉动情况,该研究以某大型双蜗壳双吸泵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非定常计算对不同隔板起始位置对水力性能、叶轮径向力、蜗壳内各点压力脉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蜗壳结构后,设计点效率下降4%~5%;径向力大小在叶轮旋转过程中呈周期性变化,径向力大小受隔板起始位置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布置隔板起始位置;隔舌附近各点压力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变化,隔舌后测点压力峰值、平均值及脉动值要远小于隔舌前测点,仅为隔舌前测点相应值的25%~50%,而且随着隔板起始位置后移,隔舌附近各点压力波动逐渐减弱;综合考虑水力性能及压力脉动影响,隔板起始点应布置于自隔舌点以叶轮中心为圆心向蜗壳出口方向旋转200°位置,该结构下水力效率最高,径向力最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型双蜗壳双吸泵水力性能改进及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泵
试验
隔板位置
双蜗壳泵
径向力
压力脉动
Keywords
pumps
experiments
rib location
double-volute pump
radial force
pressure fluctuation
分类号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蜗壳泵压力脉动特性及叶轮径向力数值模拟
杨敏
闵思明
王福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双出口双蜗壳泵的压力脉动及径向力特性
蒋跃
李红
刘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吸式双蜗壳泵隔板优化设计
肖若富
吕腾飞
王福军
刘竹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蜗壳泵隔板长度对径向力平衡的影响
施瀚昱
牟介刚
郑水华
甘建军
林玲
范文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隔板起始位置对大型双蜗壳双吸泵径向力和压力脉动的影响
牛茂升
朱强
芦洪钟
肖功槐
蔡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