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刘帅 熊畅 +5 位作者 UMUHOZA Fabiola 刘春良 赵玉萍 季海波 茅燕勇 卢河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黑曲霉与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发酵,通过设计不同接种模式,考察两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各组发酵豆粕中粗蛋白、酸溶蛋白、粗纤维、粗灰分、赖氨酸、水苏糖、尿素酶和β-... 试验旨在研究双菌种发酵中不同接种模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黑曲霉与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发酵,通过设计不同接种模式,考察两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各组发酵豆粕中粗蛋白、酸溶蛋白、粗纤维、粗灰分、赖氨酸、水苏糖、尿素酶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并监测饲料中6种常见霉菌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乳酸菌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双菌同时接种时乳酸菌能够抑制黑曲霉的生长;而先接种黑曲霉后接种乳酸菌时,两菌均生长良好。毒素检测结果显示,黑曲霉CICC 2377能产生赭曲霉毒素A,后接种乳酸菌导致该毒素的产量显著升高(P<0.05),含量分别为2.2×10^(3)μg/kg和5.8×10^(3)μg/kg。最优接种模式为先接种黑曲霉CYW-25,后接种乳酸菌,该接种模式使豆粕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分别为50.6%和46.1%;酸溶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分别为25.2%和2.8%;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6.7%和15.7%;水苏糖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2 mg/g和35.7 mg/g;尿素酶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未检出和0.18 U/g;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15.5 mg/g和112.3 mg/g;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T-2毒素、伏马毒素(B1+B2)、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镰刀菌烯醇6种霉菌毒素均未检出。研究表明,合理的接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双菌种发酵豆粕的品质,且发酵过程中应加强霉菌毒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乳酸菌 发酵豆粕 双菌种发酵 接种模式 赭曲霉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种发酵苦荞麦酸乳饮料及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魁 赵素娟 路洪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92,共5页
以苦荞麦、奶粉、山药为主原料,辅以蔗糖、食盐和枣花蜜,应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lobacillusbulgo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ococcus thermophilus)发酵,生产苦荞麦酸乳饮料,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原料总质量为基础得出试验工艺技... 以苦荞麦、奶粉、山药为主原料,辅以蔗糖、食盐和枣花蜜,应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aclobacillusbulgo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ococcus thermophilus)发酵,生产苦荞麦酸乳饮料,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原料总质量为基础得出试验工艺技术参数为:苦荞麦、牛乳、山药的比例为1∶0.5∶0.2(W∶V∶W),蔗糖、食盐和枣花蜜的添加量分别为8%0、.01%、0.02%;接种量4%;CMC 0.12%;发酵温度(38±1)℃,发酵时间12 h。经检验,微生物学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规定标准(GB/T 21732—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双菌种发酵 酸乳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渣皮双菌种固态发酵生产细胞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绵斌 夏黎明 +1 位作者 虞炳钧 岑沛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8,共5页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玉米渣皮在盘式固态发酵反应器中用 Aspergillus niger B1 1和Candida utilis ATCC92 56共培养生产细胞蛋白的影响 ,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为 :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 3 2℃ ,通风量 1 .2 5m3/min/m3(WS) ,料层厚度 8cm... 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玉米渣皮在盘式固态发酵反应器中用 Aspergillus niger B1 1和Candida utilis ATCC92 56共培养生产细胞蛋白的影响 ,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条件为 :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 3 2℃ ,通风量 1 .2 5m3/min/m3(WS) ,料层厚度 8cm。在此条件下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 2 7.8%和 3 9.8% ,真蛋白增加量为 6.2 3 % ,干基中蛋白质含量由 6.2 9%提高到 2 1 .0 4 % ,必需氨基酸组成由 4 0 .97%提高到 4 8.56% ,且含有较高活力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渣皮 菌种固态发酵 黑曲霉 细胞蛋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种固态发酵木糖渣生产饲料蛋白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文慧 吴绵斌 +1 位作者 刘黎黎 夏黎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 菌种固态发酵 木糖渣 饲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毛霉与根霉共生发酵生产腊八豆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岩石 夏延斌 +1 位作者 蒋立文 黄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8,共3页
在研究毛霉M1和根霉M2的生长温度和产酶特性的基础 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的腊八豆生产实验。结果表明, 当毛霉M1与根霉M2按7:3进行接种时,最有利于产 蛋白酶,产品的理化指标好,感官评分最高,其游离氨基 酸的含量也高于纯种发酵的腊八豆。
关键词 腊八豆 根霉 毛霉 双菌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剁椒坯盐水酱油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明浩 胡璇 +1 位作者 庞立 夏延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3,共4页
研究利用剁椒坯盐水代替普通盐水按高盐稀态法制备酱油,为提高酱油的品质,对单独采用米曲霉发酵和采用米曲霉、黑曲霉双菌种混合发酵2种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为双菌种混合发酵,其中米曲霉与黑曲霉的最佳混合比例... 研究利用剁椒坯盐水代替普通盐水按高盐稀态法制备酱油,为提高酱油的品质,对单独采用米曲霉发酵和采用米曲霉、黑曲霉双菌种混合发酵2种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为双菌种混合发酵,其中米曲霉与黑曲霉的最佳混合比例为3∶1~4∶1,采用双菌种生产出来的酱油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达到了0.62g/100mg,氨基酸生成率为48.82%,原料的蛋白质利用率达到了7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剁椒坯盐水 米曲霉 黑曲霉 双菌种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酒糟与马铃薯渣双菌发酵工艺优化
7
作者 王宇勤 刘帅 +9 位作者 吴伟彬 路惠珍 常悦 黎美娟 漆一 孙偲 拜彬强 郝力壮 程建波 薛艳锋 《饲料工业》 2025年第18期114-122,共9页
试验旨在优化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双菌种固态发酵的工艺参数,以提升其作为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选取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为基础原料,通过酿酒酵母菌与地衣芽孢杆菌的协同发酵作用,以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 试验旨在优化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双菌种固态发酵的工艺参数,以提升其作为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选取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为基础原料,通过酿酒酵母菌与地衣芽孢杆菌的协同发酵作用,以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pH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发酵参数,优化发酵工艺。并且对比分析了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33℃、3 d的发酵时间及60%的含水率为青稞酒糟的最佳发酵条件,33℃、1 d的发酵时间和55%的含水率为马铃薯渣的最佳发酵条件。与发酵之前相比,青稞酒糟发酵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ADF和N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马铃薯渣发酵后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ADF和N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研究成功确定了双菌种协同发酵青稞酒糟和马铃薯渣工艺的最佳发酵参数,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糟 马铃薯渣 双菌种发酵 工艺优化 饲料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SWJS22和米曲霉混合制曲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龙 周池虹伶 +2 位作者 赵谋明 崔春 王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SWJS22和米曲霉为发酵菌株,考察米曲霉单独制曲发酵、米曲酶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曲料混合发酵以及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对酱油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曲料混合发酵的酱油氨基酸转化率有较大提高,色率和色深物质均...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SWJS22和米曲霉为发酵菌株,考察米曲霉单独制曲发酵、米曲酶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曲料混合发酵以及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对酱油理化指标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曲料混合发酵的酱油氨基酸转化率有较大提高,色率和色深物质均低于米曲霉单独制曲发酵的酱油和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的酱油,曲料混合发酵酱油和双菌种混合制曲发酵的酱油谷氨酸含量有明显提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比分析3种不同曲料发酵酱油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3种酱油的风味物质种类差别不明显,重要风味成分在3种酱油中均有检出,曲料混合发酵的酱油酸类物质的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SWJS22 菌种混合制曲发酵 曲料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开发生物法制1,3-丙二醇中试技术
9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87-887,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发酵 制备 1 3-丙二醇 清华大学 葡萄糖 粗淀粉 菌种两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