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双苯并咪唑型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庄俊涛 钱永 +3 位作者 吴磊 王建军 龚菁 杨海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075-2079,共5页
分别以马来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种双苯并咪唑型荧光增白剂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烯(a)1,4,-二(2-苯并咪唑基)苯(b)和1,2-二(2-苯并咪唑基)-1,2-乙二醇(c)。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反应... 分别以马来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种双苯并咪唑型荧光增白剂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烯(a)1,4,-二(2-苯并咪唑基)苯(b)和1,2-二(2-苯并咪唑基)-1,2-乙二醇(c)。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微波辅助合成(a)和(b)收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产物的荧光性能,结果发现,产物在日光紫外波段均有较强的紫外吸收(λmax分别为361,347,343 nm),在各自最佳激发波长下激发均有较强的蓝紫色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416,3944,17 nm),说明它们在荧光增白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 双苯并咪唑 合成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柏林 高娟丽 +1 位作者 闫宣凯 杨鹏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以3,4-二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探讨了物料比、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催化剂PPA与HCl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步较佳反应条件为3,4-二氨基苯甲酸︰... 采用微波辅助,以3,4-二氨基苯甲酸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探讨了物料比、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催化剂PPA与HCl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步较佳反应条件为3,4-二氨基苯甲酸︰苯甲醛=1.0︰1.2,微波输出功率320W,间歇辐射30min;第2步较佳反应条件为5-(2-苯基-1H-苯并咪唑)甲酸︰邻苯二胺=1.0︰1.1,PPA/HCl=1︰1,微波输出功率500W,间歇辐射15min。该方法具有原料消耗少、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纯化、对环境无污染、产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1H 1'H-2' 5-双苯并咪唑 微波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1H-吡咯取代的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AT_1受体拮抗活性研究
3
作者 徐进宜 张立 +4 位作者 魏臻 华维一 吴晓明 王秋娟 张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寻找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的新型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方法:以替米沙坦(telmisartan)为原型物,根据分子-受体结合模型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苯基吡咯代替联苯结构,在此基础上将羧基与四氮唑两种酸性... 目的:寻找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的新型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方法:以替米沙坦(telmisartan)为原型物,根据分子-受体结合模型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用苯基吡咯代替联苯结构,在此基础上将羧基与四氮唑两种酸性基团的作用进行比较;改变苯并咪唑2-位亲脂性侧链的长度;在苯基吡咯5-位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共设计了3类结构新颖的N-苯基-1H-吡咯取代的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并完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过测定目标化合物抑制AⅡ诱导的兔胸主动脉环收缩的能力评价了其对AT1受体的拮抗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MS、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其中化合物Ⅰd的AT1受体拮抗活性大于先导物替米沙坦。结论:Ⅰd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受体拮抗剂 N-苯基-1 H-吡咯 双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合成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4″-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朋 马柏林 +1 位作者 张雄 高娟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3,共3页
微波辐射下,以对硝基苯甲醛、3,4-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化合物4″-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探讨了第2步反应条件与反应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优的反应条件是邻苯二胺︰2-(4-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5-甲酸=1.5︰1... 微波辐射下,以对硝基苯甲醛、3,4-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新化合物4″-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探讨了第2步反应条件与反应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优的反应条件是邻苯二胺︰2-(4-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5-甲酸=1.5︰1,微波输出功率500 W,微波辐射30min,产率82%。该化合物结构经IR,1 HNMR,MS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2-苯基-1H 1′H-2′ 5-双苯并咪唑 微波辐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三维柔性功能化双苯并咪唑金属N-杂环卡宾的合成和结构(英文)
5
作者 张淑芳 熊芳 +5 位作者 刘玉芬 何站 梁月 薛军儒 敬林海 秦大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7-1033,共7页
由1,1′-双苄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1)和1,1′-双(吡啶-2-甲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合成了[Hg(C32H28N4O)](CH3COO)(PF6)2(1)和[Ni Cl(C30H28N6O)](PF6)2(2),并对其进... 由1,1′-双苄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1)和1,1′-双(吡啶-2-甲基)-3,3′-氧双(亚乙基-2,1)-二苯并咪唑六氟磷酸盐(L2)为配体合成了[Hg(C32H28N4O)](CH3COO)(PF6)2(1)和[Ni Cl(C30H28N6O)](PF6)2(2),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1是一个罕见的三价态Hg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n的配合物。1和2中存在O-H…F,C-H…F,C-H…Cl,C-H…π,P-F…π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并以此分别形成了3D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双苯并咪唑 金属N-杂环卡宾 3D超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合成2″-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
6
作者 张雄 马柏林 +1 位作者 樊朋 高娟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以3,4-二氨基苯甲酸与邻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借助微波辐射,合成了2″-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研究了物料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以及催化剂PPA与HCl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步反应较佳条件为3,4-二氨基... 以3,4-二氨基苯甲酸与邻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借助微波辐射,合成了2″-硝基-2-苯基-1H,1′H-[2′,5]-双苯并咪唑。研究了物料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以及催化剂PPA与HCl比例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步反应较佳条件为3,4-二氨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醛=1︰1.3,微波辐射功率320W,间歇辐射30min,收率91%;第2步反应较佳条件为2-(2-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5-甲酸︰邻苯二胺=1︰1.2,PPA︰HCl=1︰1,微波辐射功率500 W,间歇辐射15min,收率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硝基-2-苯基-1H 1′H-[2′ 5]-双苯并咪唑 合成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6-双苯并咪唑吡啶钌配合物催化烷基芳烃氧化合成芳酮
7
作者 杨利均 褚若思 +1 位作者 张月成 赵继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8-543,共6页
以聚2,6-双苯并咪唑吡啶(pbbp)、吡啶二羧酸根(pydic)和三氯化钌共配位制备聚合物-钌配合物Ru(pbbp)(pydic),考察了该聚合物-钌配合物对烷基芳烃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底物的适用性及循环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钌配合物在无... 以聚2,6-双苯并咪唑吡啶(pbbp)、吡啶二羧酸根(pydic)和三氯化钌共配位制备聚合物-钌配合物Ru(pbbp)(pydic),考察了该聚合物-钌配合物对烷基芳烃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底物的适用性及循环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钌配合物在无溶剂条件下可高效地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直接将芳基烷烃氧化生成相应的芳酮,且底物适用性广泛,还可将环脂烃氧化为相应的环酮;Ru(pbbp)(pydic)催化剂尽管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钌流失,但容易回收,有较好的可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双苯并咪唑吡啶聚合物 钌配合物 氧化 芳基烷烃 叔丁基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苯并咪唑单元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鹏 尹朝清 张清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8,共4页
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自制的2,2′-对苯基双-(5-氨基苯并咪唑)(PBABI)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共聚,成膜后进行热酰亚胺化,得到了含双苯并咪唑共聚酰亚胺薄膜,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及自制的2,2′-对苯基双-(5-氨基苯并咪唑)(PBABI)在二甲基乙酰胺中共聚,成膜后进行热酰亚胺化,得到了含双苯并咪唑共聚酰亚胺薄膜,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ABI杂环单体的引入对聚酰亚胺的热分解温度稍有影响,但明显提高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杂环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均有所提高,当二胺单体的物质的量比为9∶1时,其力学性能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对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 聚酰亚胺 薄膜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双(2-苯并咪唑基)刚性配体Zn(Ⅱ)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致发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月义 吴鸿志 +1 位作者 金燕玲 刘法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63-2467,共5页
合成了一个配合物[Zn(OBimB)Cl2].DMF.H2O(OBimB为1,2-双(2-苯并咪唑基)苯),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51 22(9)nm,b=1.039 80(7)nm,c=1.827 94(11)nm,β=95.508(2)°,V=2.... 合成了一个配合物[Zn(OBimB)Cl2].DMF.H2O(OBimB为1,2-双(2-苯并咪唑基)苯),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51 22(9)nm,b=1.039 80(7)nm,c=1.827 94(11)nm,β=95.508(2)°,V=2.367 2(3)nm3,Z=4,Dc=1.509 g.cm-3。最后精修结果为:R1=0.043 0,wR2=0.093 9。在配合物结构中每个Zn(Ⅱ)原子分别与2个来自V构型OBimB配体的N原子、2个氯离子进行配位,形成了1个扭曲的四面体结构。配体和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测试显示光发射属于配体的分子内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配合物 双苯并咪唑 晶体结构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维忠 刘波 +2 位作者 韦少慧 高原 刘剑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7-819,共3页
Bis(2-benzimidazolyl)propa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 and glutaric acid which was acceler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catalyzed by poly phosphoric acid(PPA)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 Bis(2-benzimidazolyl)propa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o-phenylenediamine and glutaric acid which was accelerated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d catalyzed by poly phosphoric acid(PPA)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 By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ptimize synthesis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eation: o-Phenylent Diamine: glutaric acid:2.2∶1.0(mol:mol),PPA:9.0g,tim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8min, and the power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160W.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highest yield of Bis(2-benzimidazolyl) propane is 77.4%.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lting point determination, IR spectrogram,1HNMR spectra and 13CNM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合成 (2-苯并咪唑基)丙烷 正交实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双(2′-苯并咪唑基)苯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逄艳 吕维忠 +4 位作者 王芳 邱琦 刘波 罗仲宽 刘剑洪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多聚磷酸为催化剂,水为溶剂,邻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合成得到1,3-双(2′-苯并咪唑基)苯.运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最优化工艺条件是n(间苯二甲酸)n∶(邻苯二胺)=1∶2.3,多聚磷酸用量为12 g,微波辐射时间为25... 在微波辐射下,以多聚磷酸为催化剂,水为溶剂,邻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合成得到1,3-双(2′-苯并咪唑基)苯.运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最优化工艺条件是n(间苯二甲酸)n∶(邻苯二胺)=1∶2.3,多聚磷酸用量为12 g,微波辐射时间为25 min,微波功率为539 W.产率达87.32%,合成产物经熔点测试、IR和1HNMR表征得到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1 3-(2'-苯并咪唑基)苯 微波合成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2-苯并咪唑基)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卫星 王勃 +1 位作者 姜红波 王小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39-540,545,共3页
用邻苯二胺分别和邻、间、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采用磷酸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的双(2-苯并咪唑基)苯系列化合物1,2-双(2-苯并咪唑基)苯(OBMB)、1,3-双(2-苯并咪唑基)苯(BBM)和1,4-双(2-苯并咪唑基)苯(PBIB),主要讨论了... 用邻苯二胺分别和邻、间、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采用磷酸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的双(2-苯并咪唑基)苯系列化合物1,2-双(2-苯并咪唑基)苯(OBMB)、1,3-双(2-苯并咪唑基)苯(BBM)和1,4-双(2-苯并咪唑基)苯(PBIB),主要讨论了催化剂、反应温度、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胺 (2-苯并咪唑基)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2-苯并咪唑基)乙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卫东 李泉 钱礼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以邻苯二胺和丁二酸为原料,在多聚磷酸存在下微波辐射得到双(2-苯并咪唑基)乙烷,考查了原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胺酸物质的摩尔比为2.2∶1、酰化反应温度180℃、酰化反应时间3.5 h、微波辐射时间10 min是... 以邻苯二胺和丁二酸为原料,在多聚磷酸存在下微波辐射得到双(2-苯并咪唑基)乙烷,考查了原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胺酸物质的摩尔比为2.2∶1、酰化反应温度180℃、酰化反应时间3.5 h、微波辐射时间10 min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其产率可达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胺 丁二酸 (2-苯并咪唑基)乙烷 工艺条件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对N80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建华 张月 +1 位作者 阴翔宇 刘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为N80油管钢缓蚀剂,采用热重分析(TGA)方法考察其热稳定性,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定Tafel极化曲线,评价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在饱和CO2环境中的投加量与缓蚀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缓蚀机理。... 以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为N80油管钢缓蚀剂,采用热重分析(TGA)方法考察其热稳定性,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定Tafel极化曲线,评价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在饱和CO2环境中的投加量与缓蚀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的热稳定性良好;将其作为油管钢缓蚀剂,缓蚀率高,当缓蚀剂浓度为1mmol/L时,缓蚀率可达87.84%。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以看出,该缓蚀剂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从而对金属起缓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 极化曲线 吸附等温线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及其La(Ⅲ)和Y(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格 王卓渊 +1 位作者 林香凤 尹帮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6-69,共4页
合成了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DBM)及其La( )和Y( )的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摩尔电导等进行表征,发现La( ),Y( )分别与DBM分子中咪唑基CN键上的N原子及ClO-4中的O原子配位,配合物呈电中性.
关键词 1 3-(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 La(I)配合物 Y(I)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2+)-2,6-双(2-苯并咪唑)吡啶配合物的巯嘌呤荧光分析法
16
作者 杨亚梅 赵希娟 +1 位作者 甄淑君 李原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63,共5页
基于配体竞争反应提出了抗癌药物巯嘌呤的荧光分析法.研究发现,在pH=6.8的HEPES缓冲中,Cu2+能与荧光小分子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imp)形成非荧光配合物Cu2+-Bbimp,但当抗癌药物巯嘌呤(MP)存在时,由于MP中的巯基(—SH)与Cu2+发生强... 基于配体竞争反应提出了抗癌药物巯嘌呤的荧光分析法.研究发现,在pH=6.8的HEPES缓冲中,Cu2+能与荧光小分子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imp)形成非荧光配合物Cu2+-Bbimp,但当抗癌药物巯嘌呤(MP)存在时,由于MP中的巯基(—SH)与Cu2+发生强烈作用而发生配体竞争,游离出的Bbimp的荧光与MP具有函数关系.据此建立了MP的荧光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4.0×10-6~7.0×10-5 mol/L,检测限为3.0×10-7 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人体尿样中MP的分析,回收率在96.7%~107.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7%.测定结果与药典标准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2 6-(2-苯并咪唑)吡啶 巯嘌呤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香羧酸和双苯丙咪唑一维双Z型链钴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国栋 姜娈 +5 位作者 杨得锁 陈强 王敏娟 罗小林 赵卫星 李宗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1-837,共7页
通过双苯丙咪唑作为含氮配体,辅以对苯二甲酸配体水热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Z链钴配合物:[Co2(BDC)2(H2C3PIm)2(H2O)2]n(1)(H2BDC=对二苯甲酸;H2C3PIm=2,2丙基双苯丙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 通过双苯丙咪唑作为含氮配体,辅以对苯二甲酸配体水热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Z链钴配合物:[Co2(BDC)2(H2C3PIm)2(H2O)2]n(1)(H2BDC=对二苯甲酸;H2C3PIm=2,2丙基双苯丙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每个Co髤原子都具有四面体配位结构,通过BDC和H2C3Pim配体连接形成Z型链结构,但由于配体BDC扭转角的不同,导致了配合物形成了由C-H…π作用与分子间氢键N-H…O,O-H…O连接的一种新颖的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双Z型链状结构(A,B),A型Z链之间与B型Z链之间通过不同的分子间氢键相连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Z型链 对苯二甲酸 双苯并咪唑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苯并咪唑)桥联配体构筑的三个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识别性能(英文)
18
作者 牛宇岚 翟丽军 +2 位作者 郝小艳 贾焦焦 范黎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77-1884,共8页
利用双(苯并咪唑)桥联配体1,4-双(2-苯并咪唑基)苯(bbib)和4,4′-双(2-苯并咪唑基)联苯(bbibp)与过渡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一维配位聚合物,{[Mn(bbib)(H2O)4](H2BTC)·2H2O}n(1),[Zn(bbib)Cl2]n(2)和[Zn(bbibp)Cl... 利用双(苯并咪唑)桥联配体1,4-双(2-苯并咪唑基)苯(bbib)和4,4′-双(2-苯并咪唑基)联苯(bbibp)与过渡金属盐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的一维配位聚合物,{[Mn(bbib)(H2O)4](H2BTC)·2H2O}n(1),[Zn(bbib)Cl2]n(2)和[Zn(bbibp)Cl2]n(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的O-H…O氢键以及配合物2和3中的C-H…Cl氢键在上述配合物的三维超分子结构的构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考虑配合物强氢键作用的基础上,配合物1的超分子结构可以简化为(4,6)-连接的{42·58·64·7}{42·64}网络,配合物2可以看做是一个5-连接的{43·67}骨架,配合物3可以简化成6-连接(48·67)-msw网络结构。此外,荧光识别性能研究表明配合物2和3可以实现对水相中Fe3+离子的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苯并咪唑)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型苯并咪唑环番的一锅法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新龙 伍爱明 肖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1-1093,共3页
The cyclophane in [2+2] structure for recognition guest was synthesized from 1,4-bis(benzimidazol-2-yl)butane and 1,4-dibromobutane.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basicity and its... The cyclophane in [2+2] structure for recognition guest was synthesized from 1,4-bis(benzimidazol-2-yl)butane and 1,4-dibromobutane.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basicity and its quantity ratio.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on the basis of IR,1H NMR and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苯并咪唑-2-基)丁烷 N-烷基化 环番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固载2,6-双(2-苯并咪唑)吡啶的Fe(Ⅲ)配合物催化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成城 聂仁峰 +2 位作者 龙宝俊 樊晓慧 胡泉源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41,共9页
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p)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上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CPS-bbp,然后与FeCl_3·6H_2O进行配合得到配合物CPS-Fe(Ⅲ)-bbp.以该配合物为催化剂分别使用过氧化氢(H_2O_2)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氧化剂对... 2,6-双(2-苯并咪唑)吡啶(bbp)在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上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CPS-bbp,然后与FeCl_3·6H_2O进行配合得到配合物CPS-Fe(Ⅲ)-bbp.以该配合物为催化剂分别使用过氧化氢(H_2O_2)和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氧化剂对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和环己烯进行了催化氧化反应研究.过氧化氢氧化能力强,15 min内反应基本完成,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氧化产物苯乙酮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高达98.49%和95.87%;TBHP的氧化缓慢而平稳,24 h后反应基本完成,对α-甲基苯乙烯和环己烯的氧化选择性较好,分别达到97.44%,和9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 铁(Ⅲ)配合物 2-6-(2-苯并咪唑)吡啶 聚苯乙烯微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