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双色技术的激光引信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好军 赵建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激光引信由于其性能优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自身也有对烟雾干扰敏感的不足,为了解决激光引信抗烟雾干扰的问题,在介绍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应用于引信抗烟雾干扰分析的双色技术。基于瑞利散射和米散射的分析,... 激光引信由于其性能优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自身也有对烟雾干扰敏感的不足,为了解决激光引信抗烟雾干扰的问题,在介绍引信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应用于引信抗烟雾干扰分析的双色技术。基于瑞利散射和米散射的分析,计算了不同烟雾环境下的紫外、红外双波长激光的散射比,结果表明:该比率在探测到目标时差异不明显,但在烟雾环境下常常大于2。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一套验证系统,给出了其系统组成和测试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曲线,其实际比率大于3。双色比的理论可实现性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双波长激光对烟雾散射的差异,可以确认该双色技术可应用于激光引信抗干扰,在烟雾浓度大时尤为有效。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相关光学探测系统抗烟雾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双色技术 烟雾干扰 比率鉴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技术是抗光电干扰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学锋 周鼎新 吴润畴 《红外与激光技术》 CSCD 1989年第2期7-12,共6页
为了提高红外制导导弹的抗干扰性能。本文研究了使它受到干扰的干扰弹技术。为了掌握干扰弹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特性,分解了美制307A型干扰弹,用实验测出了具体数据。根据测得的数据,论证了双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抗光电干扰措施是有效的。... 为了提高红外制导导弹的抗干扰性能。本文研究了使它受到干扰的干扰弹技术。为了掌握干扰弹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特性,分解了美制307A型干扰弹,用实验测出了具体数据。根据测得的数据,论证了双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抗光电干扰措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六项继续开展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技术 电子抗干扰 红外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克氏综合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永章 吴雪昌 +1 位作者 金龙金 董杰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 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D FISH)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建立常规分裂期染色体和间期细胞FISH技术的实验方法。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和以Dig...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 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D FISH)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建立常规分裂期染色体和间期细胞FISH技术的实验方法。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和以Digoxigenin标记的Y染色体长臂末端重复序列(pY3.4)探针对19例克氏综合征标本同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的原位杂交,分别用Avidin FITC和Rhodamine FITC及其Anti avidin进行信号的检测与放大,DAPI复染。于OlympusAX 70型荧光显微镜下,分别通过WIB、WIG及其WU滤光镜观察杂交信号及其染色体或间期核背景,并统计外周血中期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在显微镜下可见以Biotin标记的pBamX7探针显示2个绿色杂交信号,以Digoxigenin标记的pY3.4探针显示1个红色杂交信号,染色体或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18例出现XXY杂交信号的细胞,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杂交平均出现率分别为95.89%和95%,明显大于正常对照标准值2.75%,证实核型为47,XXY,与染色体检测的结果一致;其余1例染色体核型检测为嵌合体,XXY杂交信号细胞出现率为92%,同时检出6.7%的XY杂交信号细胞(>正常对照标准值4.17%)。用FISH技术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具有快速、敏感度高、信号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克氏综合征 DNA特异性探针 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诊断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扫描技术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詹勇军 王锋 +4 位作者 白黎 张素银 唐永健 吴卫东 谌家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9-102,共4页
以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测试为基础,介绍了原始Z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数据处理;重点论述了双色时间分辨Z扫描技术的理论,并分析了它在材料光学非线性效应测试中展现的优越性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根据Z扫描技术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 以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测试为基础,介绍了原始Z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数据处理;重点论述了双色时间分辨Z扫描技术的理论,并分析了它在材料光学非线性效应测试中展现的优越性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根据Z扫描技术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Z扫描技术的两条发展思路,即:CCD相机代替能量或功率计进行信号的采集和多种改进方法应用于实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扫描技术 非线性光学效应 双色时间分辨Z扫描技术 CC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