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ldflow探究孔型结构对熔接线质量的影响及案例解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颖 胡光良 +2 位作者 王笑生 陈绪波 余远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1,118,共8页
为了提高汽车内饰整体的高级感和科技感,更多的电镀零件被开发应用。现汽车内饰中双色电镀镭雕类产品多半采用双色注塑电镀后再镭雕的制造工艺,其在外观、功能和成本上存在某些不足,故引进了双色免镭雕电镀技术,而如何保证双色免镭雕电... 为了提高汽车内饰整体的高级感和科技感,更多的电镀零件被开发应用。现汽车内饰中双色电镀镭雕类产品多半采用双色注塑电镀后再镭雕的制造工艺,其在外观、功能和成本上存在某些不足,故引进了双色免镭雕电镀技术,而如何保证双色免镭雕电镀件的外观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各制造商需要面临并解决的共性问题。本文针对外观熔接线缺陷问题,基于Moldflow软件构建了系列简化模型,对不同孔型结构的熔接线成型质量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比,发现塑料熔体在尖锐结构处汇合形成的熔接线V型角更大,V型缺口更小,熔接线长度更短,成型质量更佳。基于此研究结论,以某车型中的双色电镀免镭雕P档按键为例,通过调整浇口,优化零件壁厚,增加引流结构,将熔接线优化至P档按键字符尖锐结构处,熔接线V型汇合角增加到125°,V型缺口明显减小,外观熔接线成型质量较好,电镀后满足要求。该案例的成功改善及拓展研究结果对解决外观件熔接线缺陷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熔接线 尖锐结构 汇合角 双色免镭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