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参数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宇
华倚虹
+5 位作者
陈阳
董徽
马文韬
何际宁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价双臂间收缩压差(IASBPD)联合脉搏容积图(PVR)衍生参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五病区诊断为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行同步四...
目的:评价双臂间收缩压差(IASBPD)联合脉搏容积图(PVR)衍生参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五病区诊断为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行同步四肢血压和脉搏波测量,随后在3~5天内完成选择性弓上动脉造影。以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IASBPD、PVR的脉搏波上行时间(UT)和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并分析IASBPD联合UT或UTCC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640条锁骨下动脉),年龄39~84(64.3±8.5)岁,男性248例(77.5%)。135例(42.2%)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50%,其中双侧狭窄34例(25.2%)。IASBPD、UT和UT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76和0.80(P均<0.001),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分别为9 mmHg(1 mmHg=0.133 kPa)、202 ms和23.2%。以切点作标准,IASBPD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0%和94.1%。UT与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一致(72.6%vs.72.6%,P>0.05),但UTCC的特异度更高(72.4%vs.81.1%,P<0.05)。相比IASBPD单一指标,IASBPD联合UT或UTCC的敏感度均增高(P均<0.001),分别为85.2%和78.5%(P>0.05),特异度降低(P均<0.001),分别为67.6%和76.8%(P<0.05)。结论:IASBPD联合PVR衍生参数UT或UTCC是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双臂间收缩压差
脉搏波上行时
间
脉搏波上行时
间
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参数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邓宇
华倚虹
陈阳
董徽
马文韬
何际宁
邹玉宝
蒋雄京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8-59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0440)。
文摘
目的:评价双臂间收缩压差(IASBPD)联合脉搏容积图(PVR)衍生参数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五病区诊断为弓上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均先行同步四肢血压和脉搏波测量,随后在3~5天内完成选择性弓上动脉造影。以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IASBPD、PVR的脉搏波上行时间(UT)和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并分析IASBPD联合UT或UTCC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640条锁骨下动脉),年龄39~84(64.3±8.5)岁,男性248例(77.5%)。135例(42.2%)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50%,其中双侧狭窄34例(25.2%)。IASBPD、UT和UT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76和0.80(P均<0.001),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最佳切点分别为9 mmHg(1 mmHg=0.133 kPa)、202 ms和23.2%。以切点作标准,IASBPD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0%和94.1%。UT与UTCC诊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一致(72.6%vs.72.6%,P>0.05),但UTCC的特异度更高(72.4%vs.81.1%,P<0.05)。相比IASBPD单一指标,IASBPD联合UT或UTCC的敏感度均增高(P均<0.001),分别为85.2%和78.5%(P>0.05),特异度降低(P均<0.001),分别为67.6%和76.8%(P<0.05)。结论:IASBPD联合PVR衍生参数UT或UTCC是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狭窄
双臂间收缩压差
脉搏波上行时
间
脉搏波上行时
间
占比
Keywords
subclavian artery stenosis
inter-ar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upstroke time
upstroke time per cardiac cycle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臂间收缩压差联合脉搏容积图参数筛查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研究
邓宇
华倚虹
陈阳
董徽
马文韬
何际宁
邹玉宝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