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双腔引流管在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1
作者 邬晓薇 付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盆腔双腔引流管在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Miles术)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 分析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304例Miles手术患者采用盆腔双腔负压引流的护理过程及其疗效。结果 会阴切口感染率为5.6%,平均住院天数为25d。结论 盆腔双腔... 目的 探讨盆腔双腔引流管在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Miles术)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 分析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304例Miles手术患者采用盆腔双腔负压引流的护理过程及其疗效。结果 会阴切口感染率为5.6%,平均住院天数为25d。结论 盆腔双腔负压引流为Miles术后有效的引流方法,其护理在术后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引流管 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 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易双腔引流管的制作
2
作者 赵凤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2期25-25,共1页
双腔引流管引流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引流方式,其费用较高,且由于规格、大小等原因经常造成堵塞,给工作带来不便。我们在工作中应用一次性硅胶吸痰管和橡皮引流管制成双腔引流管,并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双腔引流管 常见 吸痰管 引流方式 简易 术中 外科手术 大小 制作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引流管引流治疗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
3
作者 易智峰 方好 +2 位作者 丁斌 万金中 吴文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9-509,共1页
关键词 双腔引流管 引流 治疗 小儿 慢性硬膜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腔与传统负压引流管引流实验性兔脓肿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宝忠 张立群 +3 位作者 倪秀凤 童坚坚 应莲 黄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自制双腔负压引流管与传统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方法:对家兔背部皮下接种粪便造成皮下脓肿,分别用自制双腔负压引流和传统引流管引流脓肿,观察创面愈合状况,引流物性状以及引流物带菌量。结果:用自制双腔负压引流管引流脓肿较传... 目的:比较自制双腔负压引流管与传统引流管的引流效果。方法:对家兔背部皮下接种粪便造成皮下脓肿,分别用自制双腔负压引流和传统引流管引流脓肿,观察创面愈合状况,引流物性状以及引流物带菌量。结果:用自制双腔负压引流管引流脓肿较传统引流管引流效果好,创面愈合速度快,创面带菌量少(P<0.05)。结论:用自制双腔负压引流管引流脓肿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能够加快脓肿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引流管 脓肿 动物实验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在肠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培芳 代利 +1 位作者 岳婷 管敬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37-38,共2页
目的改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腹腔引流的工具,提高引流效果。方法将3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置入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进行... 目的改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腹腔引流的工具,提高引流效果。方法将3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自制双腔引流管行腹腔冲洗引流;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置入自制双腔免缝合引流管进行腹腔冲洗与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换药次数及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腔免缝合引流管的应用可提高冲洗引流效果,缩短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肠瘘 免缝合引流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囊摘除+残腔双套管引流”手术治疗复杂型肝包虫病3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智德 彭顺舟 +4 位作者 王先贵 冯国君 晏明义 赵玉峰 何井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28-1229,共2页
关键词 内囊摘除 套管引流 手术治疗 复杂型肝包虫病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78-4080,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7mm气管导管。PLMA插入位置正确后测试喉罩封闭压(Ptop),随后行机械正压通气。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中及麻醉恢复期各相应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相关呼吸参数,并观察术中胃胀气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PLMA组平均Ptop为(37.1±3.9)cmH2O;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SpO2≥98%,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气腹后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痛ETT组9例,PLMA组3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PLM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镜检查 麻醉 插管法 气管内 食管引流型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声门上通气装置在全麻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引法 王立中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25-3727,共3页
目的:比较经典喉罩(LMA)、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食管引流型喉管Ⅱ(LTSII)在全麻患者控制呼吸时的应用情况。方法:90例ASA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MA组、PLMA组和LTSII组(n=30)。麻醉诱导后置入各通气装置,记录成功置入所... 目的:比较经典喉罩(LMA)、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和食管引流型喉管Ⅱ(LTSII)在全麻患者控制呼吸时的应用情况。方法:90例ASA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MA组、PLMA组和LTSII组(n=30)。麻醉诱导后置入各通气装置,记录成功置入所需次数和时间。测定气道封闭压(PTOP),记录相关通气参数及需要调整装置位置以维持气道通畅的患者数。手术结束后拔除装置,记录装置外壁血迹和术后24h咽喉部不良反应。结果:LTSII有3例失败(2例置管失败,1例术中不能有效通气),喉罩则均成功(P>0.05)。与LMA和PLMA比较,LTSII所需置入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多(P<0.05)。PLMA组PTOP(29.1±4.9cm)H2O明显高于LMA组(24.0±5.2cm)H2O(P<0.05),但与LTSII组(28.1±4.8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峰压LTSII组高于LMA和PLMA组(P<0.05)。术中需要调整装置位置患者数LTSII组高于PLMA组(P<0.05)。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各组相似(P>0.05)。结论:三种装置均可有效用于短小手术全麻患者的气道管理。但LTSII置管相对较为困难,维持过程中需要调整位置的次数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喉罩 食管引流型喉罩 食管引流型喉管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